高中地理图像教学策略分析
2019-11-26何梦婷
何梦婷
(福建省福清第一中学 福建 福清 350300)
地理图像是地理学的第二语言,在读图、析图、用图的思维过程中可体现出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学科能力。地理图像阅读及应用是公民的基本核心能力之一,地理高考更是“无图不成题”,然而高中生对地理图像的认知水平较低,一线教师对地理图像的研究也不足,因此本文提出高中地理图像教学策略,希望能引起师生重视地理学科能力和素养,使这些能力在学生的终身发展过程中发挥积极的价值和作用。
1.归纳方法,有序读图
各类地理图像一般都遵循“图名——图例——正图”的判读顺序,如地理统计图表的判读:①图名:明确统计内容;②识别坐标轴和图例;③按时间顺序或空间顺序读取数据;④归纳数值的特征和变化趋势;⑤分析地理事物或要素的时间或空间变化规律、预测趋势,或比较不同地理事物的异同。
通过有序的读图,能够获取地理图像提供的显性信息,接下来教师应当指导学生“联题目、抓关键”,根据题目的要求、理解其考查意图,从中提取、分析、整合关键信息,深入思考“为什么”,利用显性信息解读隐性信息,这样的思维训练有利于培养学生较高水平的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
2.以图释文,迁移知识
运用地理图像构建主干知识体系,“以图释文,以图析理”, 将知识图像化、结构化,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提高空间性、创造性。在“无图不成题”的地理高考中,学生能更快地将试题图像信息与地理知识建立正确的联系,充分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实现知识的迁移。
人教版高中地理教材使用地理示意图来阐释地理基本原理、过程和规律,如气压带和风带示意图、水循环过程示意图等,充分说明地理示意图是地理知识的载体[2]。
3.自主探究,综合析图
在常态课中学生更依赖教师来读图、析图、说图,缺少主动思考和表达,记录下文字内容,却忽视了地理图像。教师应采用个人独立探究或小组合作探究法引领学生自主分析地理图像,使用地理专业术语参与表达和交流。为实现有效探究,教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指导学生综合分析地理图像。
3.1 根据图像特点析图。不同类型的地理图像差异较大,需根据其图像特点来“析理”;其次分析图中地理要素的空间分布规律,“有什么,在哪里”;接着运用综合思维,分析区域自然地理、人文地理要素的特征及其因果关系,如何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进而进行区域对比,发现区域差异,推理区际物质等的联系,从时间和空间角度分析区域的发展过程;最后根据人地关系提出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方向。
3.2 化繁为简,凸显重点。地理图像内容丰富,信息繁多,易造成干扰。引导学生学会化繁为简,凸显重点,探究过程中目标会更明确,同时也降低了难度。
3.3 图图转换,图表转换。如局部图变全局图、俯视图变侧视图、平面图变立体图、统计表变统计图,使原图的地理信息变得直观、明了。图像的转换要求学生能够打破思维定式,发挥创造力。
4.基于生活,绘图用图
不能局限于课堂上以及试卷中的读图和析图,更需要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提出地理问题,自己动手绘图、灵活用图,来论证、探讨、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地理实践力。
4.1 绘图。在课堂上培养绘图能力:教师当堂绘制板图、板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不自觉开始模仿。如福清夏秋季节多台风,在《常见的天气系统》一节,可通过板图、板画引导学生绘制气旋示意图、台风剖面结构图,探讨台风对天气的影响及灾害。
在课外活动中培养绘图能力:可小组合作测量、绘制校园平面图;或电子图像的绘制,如利用Word、Excel、SPSS等软件绘制等值线图、地理统计图表等,以及难度较高的GIS软件来绘制专业地图。
4.2 用图。一图多用:一幅地理图像可运用于多个问题情境中,多角度地分析,加深认识,提高思维水平。一图多思可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如热力环流示意图,可运用于分析福清海滨地区海陆风的形成及影响,也可用于讨论福清市区与郊区之间城市风的成因及其对绿化带、工业区的布局的影响。
多图并用:综合运用多幅地理图像来综合分析地理问题。地理学具有综合性,多图并用可培养学生综合思维,更全面的认识地理事象。
教师指导学生反复练习读图、析图、绘图、用图,深化对图像的认知,逐渐内化为心理地图。即使手中无图,也能调动心理地图组织空间背景下的地理信息,形成运用地理视角、地理观点来认识世界、解决问题的思维习惯,这就是地理学科能力、地理核心素养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