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2019-11-26林苏运

读与写 2019年23期
关键词:两位数小明思维能力

林苏运

(浙江省苍南县巴曹第一小学 浙江 温州 325810)

引言

小学阶段,是学生打基础的阶段,这个阶段的教育尤为的重要。数学是我们教学中比较重要的一门学科,从小学开始,提高整个教学的效率,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数学,从而促进学生的发展,也能保证数学教学的发展。在数学教学中,注重渗透数学思维,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也能让整个教学更加有效,值得老师去尝试。如何进行有效地培养,还需要老师结合实际教学情况去进行适当的改变和调整。

1.面向全体,因材施教,培养学生个性化数学思维

核心素养教育理念下,教师需要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接受新思想,以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为己任。教师需要明确数学语言对培养学生数学思维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在数学教学中,应面向全体学生,并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与学习能力,做到因材施教,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思维,深究知识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做到能够分清辨别不同的知识,并能实现应用,达到挖掘问题的根源,寻找问题解决入口,选择合适数学问题解决知识,最终实现问题解决的完整的、个性化思维习惯,并能努力用数学语言表达自己的个性思维结果,培养学生乐于表达的习惯,实现知识的输出。

2.运用数学游戏,激活学生的思维能力

小学生比较爱玩,只是直白的教学不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让他们投入学习,老师可以去借助一些有效的手段。在实际教学时,借助一些数学游戏,来让整个教学更加的有趣,让学生去主动参与游戏,参与教学,从而提高教学的效率。学生在参与游戏时,老师可以去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思考,去掌握数学的理论,以及一些数学的观点,让学生在游戏中去接触数学,掌握数学,对数学产生兴趣,愿意去学习。在不断接触和运用中,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然后不断进行培养和锻炼,从而让学生去具备数学思维能力,很好地运用数学思维能力。

3.启发式教学

想要实现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就应该给学生创造更多的机会,这样才可能帮助学生思维得到发展。以往的教学,老师是教学的主体,学生没有完全参与教学,这样是不利于学生发展,老师应该去改变自己的教学。在实际教学时,老师应该发挥自己引导的作用,通过一些问题去启发学生的思考,引导学生去发现和改变,这样才利于学生的发展。教学时,不是代替学生完成学习,而是不断启发学生,这样可以给学生创造更多的机会,让学生的思维和能力得到更好的锻炼和发展,数学思维能力自然得到了培养。教学中合理利用启发教学,也利于学生思维的培养,值得老师去重视。

4.巧设数学情境,激发学生数学思维

老师在实际教学时,应该去创设一些数学的情境,让学生在充满数学氛围的情境中进行学习,从而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学生处在数学情境中,在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时,才会更加具有数学的特点和形式。在感悟情境时,去得到一些数学相关的东西,让自己的思维也和数学知识联系起来,激发自己的数学思维。因为整个情境都和数学相关,学生在适应的过程中,可以让自己的想法和思考方式变得更加数学化,思维能力自然而然也就数学化了。我们想要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在实际教学中去创设数学情境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也是可行的。

5.生活化教学,增强学生数学直观体验,激发学生参与思考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生活化教学”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其中,能够更好地学习抽象的数学知识,训练学生的数学思维。例如,三年级数学中的《两位数乘两位数》,教师设计与学生生活相关联的教学情境,用角色扮演的形式展示小明周末去书店买书的情景,小明买书12本,售货员告诉每本24元,那小明要给售货员多少钱?角色扮演时让学生感受真实的生活情境,想到购物亲身经历,更能增强数学生活问题的体验,小明不能解答时还能求助同学,让整个班级都处在问题的解决情境中,回顾两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规则,再引出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步骤,从而帮助小明解决购物问题。

结语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是必要的,逻辑思维既能使学生高效,轻松和全面地分析问题,又能激发学生探索新问题的欲望。逻辑思维能力能够让学生在掌握基本知识的基础上激发出创新灵感。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传播知识,更要注重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让学生以后得到更好地发展。

猜你喜欢

两位数小明思维能力
能拨出哪些两位数
巧算两位数加法
小明照相
培养思维能力
特殊的两位数加两位数计算技巧
写出不同的两位数
培养思维能力
培养思维能力
培养思维能力
小明系列漫画
——小明篇——请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