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2019-11-26王志兰

甘肃教育 2019年20期
关键词:圆面积公式思维能力

■王志兰

(民乐县乐民小学,甘肃 民乐 734500)

数学是一门最基本的工具学科,在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想要学好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必不可少的。随着新课标的不断深化,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更加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这对小学生的全面发展非常重要。因此,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必须把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寓于数学教学的全过程之中。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从以下四方面着手,谈谈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几种途径。

一、通过数形结合,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思维能力,需要采用一些灵活的教学方法。数形结合的教学方法,能够让小学生将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化为一个具体形象的数学问题,能够将数量关系和空间图形结合起来探究数学知识的本质,从而提高小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深化小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如在学习《周长》这一章节时,如果教师仅仅让学生死记硬背长方形的周长公式C=2×(长+宽),而没有讲清这个公式的来龙去脉,就会使学生在今后的数学学习过程中,遇到稍微复杂一点的求长方形周长问题时,很难做到灵活变通。在小学数学阶段,求解长方形周长一般会用到以下三个公式:(1)长+宽+长+宽;(2)长×2+宽×2;(3)(长+宽)×2。教师在讲解过程中,要画出三个长方形,将数与形紧密结合起来,根据图形分别指出这三个公式都是怎么得来的,要带领学生一起推导公式的来历,让学生对公式的推导过程熟记于心。只有这样,才能在遇到较复杂的问题时灵活变通。

二、通过一题多解,培养学生思维的拓展性

一题多解是学生产生浓厚学习兴趣的基础,有利于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拓展性。如,一辆摩托车上午3小时行驶了163.5千米,照这样计算,下午又行驶2小时,这一天共行驶了多少千米?第一解法先求出平均l小时行驶多少千米,然后求出下午行驶多少千米,最后求出这一天行驶多少千米。综合算式是163.5÷3×2+163.5=272.5(千米)。第二种方法相对比较简便一些,先求出一天共行驶了多少小时,再求出平均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最后再求出一天共行驶多少千米。综合算式是:163.5÷3×(3+2)=272.5(千米)。以上两种方法都很普通,这里还有一种新的解法,算式为:l63.5×2-163.5÷3=272.5(千米)。其中,163.5×2,表示行驶6小时的千米数,163.5÷3,表示平均l小时行驶的千米数;最后用6小时行驶的千米数减去1小时行驶的千米数,就是这一天5小时行驶的千米数了。这便是一种创新的解法。通过一题多解,能使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开阔思路,把学过的知识和方法融会贯通,大大提升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从新旧知识的联系入手,培养学生思维的创新性

教学中要使学生既长知识,又长智慧,一定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小学数学圆面积计算公式,一般是通过由教具直观演示对圆面积的割补转化,推导出圆面积计算公式。这对于小学生来说,无疑是一次具有创造性的思维过程。学习圆面积计算方法时,学生已掌握了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有了利用割补学习平行四边形、三角形面积计算方法的初步经验,教师的主导作用就应体现在帮助学生树立假设,一步一步地展开推理论证,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四、设置开放性问题,培养学生思维的发散性

在课程的设计中,教师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能带着一种高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如设计题目,在1,3,5,6,9这一串数中,哪一个数与众不同?我提问学生后,一名学生站起来说:“6与众不同,因为这五个数中只有6不是奇数。如果把6换成7就有规律了。”我很满意这名学生的回答,于是补充说:“回答得很好,把6换成7后。这一串数就成了连续的奇数。而且每一个都比它前面的一个多2。这就是你们将来到中学要学习的等差数列。”此时,教室里活跃起来了,有同学站起来说:“老师,这一串数中,3,5,6,9都大于最小的质数2;而1却小于2,所以说1与众不同。”又有同学说:“我发现,3与众不同,因为3是它前后两个相邻数的平均数。而其他的数都没有这个规律。”“1与众不同,因为1是奇数,而且是最小的奇数。”“6和其他的数不同,因为这五个数中,只有6才是2的倍数。”“这五个数中。能写成三个连续整数之积、和的只有6,这也能说明6和其余的数不同。”采用这种教学模式,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自由地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探索,选择不同的标准进行分析。充分思考、相互交流、相互启发、畅所欲言,创设了一个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猜你喜欢

圆面积公式思维能力
组合数与组合数公式
排列数与排列数公式
培养思维能力
等差数列前2n-1及2n项和公式与应用
培养思维能力
圆环面积门诊室
用物理方法推导圆面积公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