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心理社团在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

2019-11-26张会玲

关键词:心理剧咨询室社团

张会玲

(洛阳地矿双语学校)

近年来,随着社会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大众的需求从生存需求逐渐转为关注心理需求,民众心理健康状况越来越引起关注,尤其是儿童的心理健康,更是关系着个体的未来和社会的和谐。如何更好地维护儿童的心理健康,让孩子拥有健康、乐观、积极的心态,是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笔者和几位同仁对儿童心理健康教育进行了一番研究,研究心理社团对于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几年研究下来,有了一些收获和感悟。

一、小学心理健康社团开展的必要性

目前各级各类学校的社团如雨后春笋萌生,极大地丰富了学生们的生活。但在小学开展心理社团活动的学校还是寥寥无几的。笔者所在地区共有40所小学,心理咨询室长期正常运转的不到20%,建立心理健康社团的仅占8%。但小学生真的没有心理问题吗?答案是否定的。

1.小学阶段学生有心理问题存在

大众大多关注的是初高中学生及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而对于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者甚少。但近年来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还是不乐观的,因心理问题引发的自杀、校园欺凌、弑母等案件层出不穷,不得不引起教育者的深思。如家庭教育导致的心理问题:一部分父母是狼爸虎妈,望子成龙心切,恨不得让孩子处处出类拔萃,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就奔走于各类兴趣班、辅导班,参加各类等级考试,承受着高于该年龄阶段所能负荷的压力,从而产生重压下的心理问题:焦虑、烦躁。还有一部分家长与上述家长正好相反,不注重孩子的教育,听之任之,造成孩子任性、极度自我、霸道,稍有不如意就采用极端方式解决问题,造就了一些“熊孩子”和问题少年的出现。另有小部分留守儿童由祖父母辈照顾,胆小、怯懦,内心缺少温暖。

2.小学生心理问题难以被及时觉察

与成人的心理问题不同,儿童出现心理健康不良的问题往往难以被及时察觉。一个原因是成人对孩子的认知存在固化观念,总觉得孩子都是天真活泼可爱的,小小年纪不会有心理问题,因此常常造成孩子的心理问题得不到觉察和重视,给孩子今后的人生埋下隐患。许多成年人的心理问题大多可追溯到幼小时期。笔者所处地区经济较为发达,做生意者众多。父母常常为了生计顾不上孩子的教育,孩子的成长足迹大多是:学龄前交给全职保姆,吃住都在保姆家,与父母相处时间短暂;上学后交给各类托管班,晚上睡觉前才回家;再大就住校,每周末回家一次。因此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参与少,陪伴少,出现心理问题概率增大。孩子心理问题不易被察觉还有一个原因是囿于孩子自身不易体察情绪和心理的变化,无法主动发现心理问题,不能积极寻求帮助。

3.学校心理咨询室不能满足需要

在国家的重视和号召下,许多学校设立了心理咨询室,配备了相应的器材和老师。但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大多仅限于每周开设一节健康教育课,心理咨询室发挥作用有限。一方面是心理咨询老师大多兼任,平时有自己的本职工作,对咨询室的工作不能全身心投入;此外,存在着咨询室少、咨询师有限、学生众多的矛盾,无法对某一个体开展长期连续的咨询服务。而且心理咨询室面对的是来接受心理辅导的学生,难以对所有学生的心理进行持续的指导和服务。

4.小学心理社团对孩子的成长大有裨益

心理社团作为校园文化的组成部分,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阵地,发挥着心理自我教育的功能。它可以弥补学校心理咨询室的不足,还可以长期有计划地开展活动,对学生的心理成长进行指导、干预、帮助。心理社团的活动相比学校心理咨询室老师的指导,更加灵活、形式多样、有序、有计划,辐射面广,对学生问题有治愈功效,对学生的学业、心理、兴趣爱好等发展有引导和教育作用,很有发展意义。灵活多样的形式也深受学生喜爱,能在潜移默化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对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心态、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品质大有益处。

二、小学心理健康社团在小学生成长过程中发挥的作用

鉴于以上分析,笔者和同事在所在学校开设了心理健康社团,进行了长期的观察和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收获。心理社团在小学生心理成长过程中发挥着以下作用:

1.帮助学生疗伤,解决心理问题

小学是一个人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历时时间长,变化显著,孩子们从懵懂孩童成长为独立自主或叛逆软弱的少年,期间有无数问题影响其心理发展。学业问题、兴趣爱好问题、亲子关系问题、师生关系问题等,处理不当,都会影响孩子的情绪和心理。不同性格的孩子,对于自身的情绪和心理问题,所能采取的有效措施很少,需要父母和老师的帮助指导。心理社团因其成员年龄相当,面对的情绪问题有其一致性。社团长期持续地开展活动,使学生可以在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中,纾解情绪,发展人格。

2.发展学生心理,培养健全人格

笔者开设了心理剧社团,招收的对象是四到六年级学生。在社团开展活动中,学生们兴趣盎然,对每周一次的活动充满期待。随着一个个心理剧的排练与分享,学生通过故事、事例的讲解和角色的扮演,在体验和明辨中成长。在观看心理剧时,大家会将自己以前的感受、行为和现在的思考及可能采取的行动与舞台上“同病相怜”的当事人进行对照和比较,从而获得全新的见解,产生新的解决问题的办法。学生在学会分析自己所遇到的心理问题的同时,学会了调适自己的心理,调整自己的行为,获得心理提升和自我发展。

3.活动形式活泼,发展学生特长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有许多途径,比如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个别心理辅导、团体心理辅导等。我们研究发现,对小学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来说,心理社团人数一般在二三十人为好,不宜人数过多。这样的团体易于开展团体辅导,不受场地限制。比较行之有效的健康教育方式可以有心理剧、团体活动和沙盘。如心理剧社团,学生初期会排演一些现成的短小心理剧,后期会联系学生身边的故事和人,自编自导自演。此过程慢慢就涌现出一些优秀的组织者、指导者、演员。在校园心理剧的编写、组织和表演中可以挖掘出具有卓越语言才能、人际智能、音乐表演智能的学生,他们更加乐观、自信和积极地实现自我价值。

据笔者观察,在后续的学习生活中,这一部分学生中有一些学业虽不突出,但没有因此而丧失信心,内心仍然充满自信和阳光,积极参加学校的活动,自信地站在舞台上展示自己,用自己的特长给大家带去欢乐,这一切都使他们的内心充满成就感。心理社团不仅仅解决了心理问题,更是为他们今后的人生舞台打开了一扇窗户。社团成员的表演才能还可以辐射到其他科目的教学中,比如语文课、思想品德课程、音乐课等,社团成员用短小精悍的小品为课堂教学注入一股活力。

4.团员以点带面,利于学生整体成长

心理社团的成立,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起到了非常大的辅助作用。心理社团氛围的营造,带动整个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氛围。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心理社团开展的心理知识普及和推广工作,使得原本对心理知识一无所知的小学生也习得一部分心理知识及心理指导方法。这些社团成员来自不同班级,他们可以成为学校心理老师的助手,成为每个班的心理调解员,用自己学到的方法,帮助老师处理学生间出现的矛盾,指导调适学生的情绪,指导学生的学业。因其年龄的特殊性,和同龄孩子的交流比老师更顺畅。心理社团成员可以以朋友的立场开展朋辈咨询,发挥“同伴影响”的效应。这些团员,将成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助力和中坚力量。

综上所述,心理社团对于做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着至关重要的辅助作用,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补充和延伸,可以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发展成长。因此,应采取有效的措施,进一步推动学生心理社团的良性发展,发挥心理社团对学生成长的独特作用。

猜你喜欢

心理剧咨询室社团
浅析校园心理剧治疗对家庭功能、家庭关系的影响
浅谈运用校园心理剧解决小学生考试焦虑的有效方法
心理剧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意义探析与实施模式
“多彩”书法社团展示
缤纷社团,绽放精彩
社团少年
心理咨询室配套产品一览表
学校心理咨询室切莫成为摆设
文学社团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