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初中生“语文阅读心得”
2019-11-26郝思晴
郝思晴
语文是一门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课程。初中语文阅读包含散文、诗歌、小说、戏剧等不同体裁的文章,不仅有现代文阅读还有文言文阅读。在实际教学和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对语文阅读教学的认知容易走偏,要么只注重语文课程的工具性,要么仅落实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导致学生对语文阅读学习存在误解。因此,对语文阅读进行纠偏是一个亟须解决的事情。
一.提升教师文本解读的水平,培养学生解读文本的能力
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使学生养成独特的阅读心得,以便学生打下良好的学习基础,获得终身学习的能力,这应把语文课堂教学作为出发点。在教学环节中,语文教师解读文本的能力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语文教师要上好一堂课的前提是备好课,备好课需要对文本进行适度解读。俗话说“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应有一桶水”。一线个别教师养成了先裸读、裸备文本的良好习惯,在此基础上,搜集和筛选资料,使自己对文本有准确、独特的见解,最终形成自己的风格。而大部分语文教师备课先读教参,再读文本,上课仅是照本宣科,需要讲解的地方往往被教师忽略掉,学生得不到成长,更谈不上提升自己的阅读能力,构建自己独特的阅读心得。
语文是人学,“阅读”是输入,语文教师需要培养学生与文本进行对话的能力,使学生通过文字体味语言之美、情感之美、意境之美,激活语言积累、情感积累、审美体验,力求和作者产生共鸣。比如古代的文学作品渗透着古人的智慧,这些作品与学生所处的时代相隔久远,学生通过阅读可以了解古人的思想,体会古诗文的表达方式和表达技巧,感受古诗文的美,汲取古人的智慧。在阅读中接受美的洗礼,不断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将文本的现代价值和意义发挥到最大。语文教师文本解读能力影响学生的阅读水平,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把自己对文本独特的解读完美地转化为学生学的内容,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许多大师总结的文本解读方法对教学实践有一定的价值,比如孙绍振的“还原法”,方智范的“做作者之音、文本知音”等。语文教师通过课堂教学不断渗透自己解读文本的方法,教给学生如何分析研究文本,如何将自身已有经验与所学文本建立联系。使学生在语文教师课堂指导下,学会阅读语文教材的文章,获得解读文章的能力,以便在课外阅读时能够举一反三。最终使学生掌握阅读的基本方法,增强学习语文的自信心,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二.训练教师重组教学内容的能力,建立学生阅读的思辨力
部编本语文教材越来越注重提升学生阅读的能力,在探究学习中激发学生的潜力,使学生在实践中能够综合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语文教材所选篇目大都是经教育专家筛选、加工而成的,符合初中生的身心发展水平和语文学科的学习规律。语文教师在教学中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教学内容,按照初中生的学情与心理发展阶段,重组教学内容。语文教师要明白课文内容不等同于教学内容,课文内容只是学习语文的载体。毕竟学校的学习是有限的,这就要求语文教师能够充分调动课堂,达到教学利益最大化。
王荣生反复提及“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这说明了教学内容的重要性。一线教学中存在语文教学效率低下的情况。有的教师上课总想面面俱到,没有重难点,犹如蜻蜓点水,学生听后内心毫无波澜。学生认为学与不学课文,对做阅读理解影响不大。针对这一情况,训练语文教师重组教学内容显得重要。教师摸清文本的写作途径,对文本进行适当的取舍,加以润色,把握关键点,将教学内容串起来,环环相扣,引发学生的思考和感想。课本像是食材,要想做出美味的佳肴,语文教师就得像厨师那样,在食材中添加恰当的佐料,才能做出人间美味,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不同的篇目,教学的侧重点不同。比如《花木兰》,本诗运用了排比、比喻、夸张、设问、对偶、反问等修辞手法进行叙事,对人物的心理、行为动作进行细致的刻画,使作品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读起来朗朗上口,深受读者的喜爱,为后人所传唱,成为经典作品。但是好多教师在教学中,对诗句的分析只占了一堂课的百分之十,绝大多数时间都在讲解木兰的家国之情,把教学重点落实到人文精神上。这种教学忽视了语文的工具性,损失了一个教学生如何进行描写写作的机会,也违背了语文教材编写者的意图。在教学中帮助学生掌握不同文章阅读视角的方法,建立学生对文章精华的敏感度,激发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建立自己独有的阅读模式,灵活运用到课外阅读中,不断扩展自己的知识面。
三.注重学生阅读的个体体验,强化学生回归文本的思维
作品能够记录和保存一个时代的文化现象,表达本国、本民族特有的情感精神和社会价值观念。学生通过阅读能够了解不同时代和不同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内容。阅读是一项有生命色彩的活动,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作品只有与读者发生联系,其审美价值才得以成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发现文本章法的结构之美,字与字、句与句之间的结构之美、意蕴之美。在品读文本时唤起学生内心的感发,感受作者的言外之意。
文质兼美作为选文的标准之一,这样的文章传递着全世界的文明成果,对学生了解世界、享受文字之美、思考人生等有着重要意义。初中生的人生阅历不够丰富,阅读课文时,语文教师应在学生已有经验和文本之间建立桥梁,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直接从文字现象出发进行直观感受的思维,无需考虑写作背景等因素,注重学生内心的第一感觉。比如在阅读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学生从中体会到作者笔下的三味书屋不是禁锢儿童内心的囚牢,反而能感受到儿时的作者也很调皮,在私塾中能够一边学习一边玩耍,很是愉快。但有的老师在教学时,结合鲁迅所处的时代背景,就认定三味书屋是封建社会的囚牢,让学生记住他的观点,忽视学生的独特体验。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应鼓励学生有自己的见解,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同建构的,经过师生共同探讨文本不断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当学生对文本有了直接的感触,就能不断汲取文本的营养,培养其语感,得到一定的感发和感想。通过坚持不懈地累积,能够对语言文字产生独到的阅读感受,达到一定的阅读深度,形成良好的阅读意识。有的初中生只是将教师的见解机械记忆,以便在考试中加以运用,但取得的成绩不理想。初中生往往对文本无法产生共鸣,这是由于初中生不善于观察生活、缺乏经验与思考能力,缺少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对事物表现得很淡漠。比如有的学生在学习《济南的冬天》时,感受不到作者笔下济南冬天的特殊之处,这是由于学生没有体验过北京的冬天,学生的认知中没有与作品相关的经验,无法建立与作品相同或相似的认知结构。阅读只有与学生自身建立某种联系,获得某种体验,才会是有效阅读。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注重阅读的过程性体验,从文本中建构自己独特的感受,享受从阅读中获得的快感,激发阅读的兴趣,养成阅读的习惯。
四.注重学生的阅读积累,提升学生阅读的辨别能力
当今社会强调的是终身学习,终身阅读对于每个人而言有着重要的意义。语感不是一蹴而就、凭空出现的,需要经过长期的培养才可能具备,是在日复一日的阅读积累中形成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提到整本书阅读,初中生同样也需要整本书阅读,因为初中教育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是为高中阶段培养人才。语文阅读能力的提升离不开阅读量的累积。阅读伴随人的一生,除了学生时代需要阅读之外,在日后的工作、生活中同样需要阅读。大到阅读国家的政策及法律法规,小到阅读日常生活用品的说明书。
随着科技的发展,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越来越多,阅读方式也变得多样化。在知识的海洋中,不止有精华也有糟粕,这就要求学生具备辨别信息的能力。比如在校园外学生接触了太多的快餐文化,从微博、微信等软件中获取知识,初中生辨别信息的能力相对薄弱的话,会导致初中生的认知肤浅,境界不高。审美鉴赏与创造是语文核心素养的一个方面,让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与鉴赏品味。因此语文教师需要在课堂中对学生加以引导和规范,推荐一些与语文阅读相关的经典书目、好的软件或者公众号,让学生在空闲时间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阅读。长期的阅读对学生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等产生相应的影响。学生如果在阅读的过程中养成善于思考的习惯,发现语文文本的美,总结一些语文的表达手法和本质规律,那学生在阅读这一方面会取得一定的收获。每天进行阅读能够培养学生的阅读语感和兴趣,提升阅读能力,形成独特的阅读心得。将语文阅读能力迁移到学生的方方面面。长期阅读有可能帮助学生提升写作能力,通过阅读受到启发,顿时产生了不得不写作的欲望。这是学生对社会、自然、人物等产生了感触,碰触到了自己的心灵深处,才能写出感发自己和他人的作品,这样阅读与写作之间才会形成良性循环。
初中生处于特殊的阶段,兴趣爱好并不强烈,良好的阅读心得会激发其阅读兴趣。通过不懈坚持,构建适合个体的阅读方法、模式等,获得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构建自己的精神境界,阅读难、难阅读的现象就会远去。初中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不仅会得到提升,学习成绩自然而然也会得到提高。“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良好的阅读心得,会促使学生热爱阅读,热爱写作,热爱生活,从而产生永不枯竭的源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