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客》中的“信”文化解读

2019-11-26李钰艳

文学教育 2019年25期
关键词:余秋雨诚信职业

李钰艳

一.中国“信”文化渊源

“‘信’的伦理道德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源远流长。‘信’,《尔雅·释话》释为:‘信,诚也’”。①“信”,从字形上分析,从人从言,原指古时人们祭祀时对上天和祖先所说没有欺骗的话语。即“无为”的意思,即不说假话,不做假事,既不自欺,亦不欺人,一切言行皆以诚实为本,排除一切虚伪,虚假。春秋时期,“信”开始摆脱宗教色彩,成为纯粹的道德规范,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的核心力量。儒家文化中的“五常”——仁、义、礼、智、信,信也被囊括其中。诚信文化发展至今日在我们的道德体系中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被纳入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之中。

《信客》这篇文章写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末,这个时期正是中国社会的转型期,城市和农村发生着翻天覆地的改变,社会中的各种意识、活动同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各种新旧价值观之间产生了激烈的碰撞,陈旧的、传统的信仰开始慢慢解体并被抛弃,而新的价值观正在生成,尚未完善,人们的思想道德意识不稳定,社会中出现了精神价值观混乱的局面。余秋雨在体悟中国文化的人文精神,并且在批判、比较人类的精神走向中,呼唤健全而响亮的人格,以此来参与当代人文精神的建构。

二.老信客-失信-失业

老信客行走多年,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的在乡村和城市之间搭建物质和精神往来的桥梁。做信客的这么多年里,他从未有过私心,家徒四壁。然而他一念之差,从别人托他带的红绸中裁下了细细的一条,从此也裁掉了他的诚信。老信客因为自己的小小举动而声名狼藉,再也不敢抬头见人。老信客也是从年轻信客走成了老信客,如果他是个不讲诚信的人,这么多年里对别人托付的东西暗中私扣,他不会家徒四壁。从老信客长长的一生来看,一念之差的举动不能否定老信客是个不守诚信的人,“因为他并没有‘贪’多少,他只是没想到他的细小举动竟然足以毁掉他从前付出的所有辛劳”。②因此,老信客不是一个反面教材,作者只是以老信客的红绸事件引出诚信的重要性。

老信客的名声臭了,他拿起剪刀直扎自己的手,他的悔恨不是因为自己失去了信客这个职业,而是他失去了诚信,从此他在别人眼里就是失信人,连带他以往的努力通通被否定。老信客为了惩罚自己因一念之差所犯下的过错,选择流放自我,远离人群去守坟墓。这个惩罚是老信客自愿的,从此处可得知信誉的遵守完全是出于自律,并没有制度和法律的约束。余秋雨在此处从侧面点出了诚信的可贵性以及坚守诚信的不易。老信客在离开之前,他还找到了下一代信客,在年轻人还没答应他的时候,就跟他细细的讲了他这么多年的经验,并深深地嘱咐他,信客工作要坚守诚信,切不可学他。这世间不能没有信客,不能没有诚信。无论坚守诚信的道路的多么困难,这条道路也要有人走,这也是余秋雨在文中想要透露的含义,即使坚持诚信的道路是困难的,但他仍呼唤诚信,诚信不能消亡。

三.年轻信客-守信-失业

年轻信客在世俗洪流中慢慢变老,职业病开始找上了他,每当身体不舒服犯病时,他总会想起老信客,猜想他以前是不是这有这样的困扰,他深知坚守诚信的路途实属不易,但仍然在坚守。信客携带的物件是沉重的,因为那些物件寄托着外出谋生者的血汗、眼泪和思念。诚信的道路虽然是孤独的,但承载了很多人的希望。他在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的同时还额外付出许多,当有人客死他乡,他就扮演家属角色料理后事、收拾遗物。回到乡间,他要去报丧还要安慰死者的家里人,每每这个时候他还会被死者的家里人质疑是否克扣了遗物。这是诚信作为道德力量在人们生产生活中的实践和传递,同时也表明了坚守信念要付出代价,并且可能是零回报的。

年轻信客把乡间一颗颗破碎焦灼的心亲自带向远方,但是那颗心的爱人已经与另外一个女人在城里同居。信客的到来拆穿了同乡人的谎言,为了平息那个女人的哭闹,同乡狠狠的扇了他耳光并把他扭进了派出所。年轻信客心中最后的信念崩塌了,他想到了“辞职”。诚信的道路不仅孤单,还充满了凶险,不诚信的人比比皆是,他们的存在让遵守诚信的人日子越来越难过。对诚信的坚守没有让年轻信客过上更富裕、更有尊严的生活,随波逐流不守诚信的人却过得相当不错。坚守诚信的路越来越难走,由此引起读者的思考和疑惑,是应该对“信”坚守还是随波逐流?这也是余秋雨对人性提出的拷问。由辞职风波可以看出,一个人坚守诚信却遭遇了不公的待遇,当时社会对于遵守诚信的人没有给予同等的回报。年轻信客可以任劳任怨,可以忍受风餐露宿和贫穷,但是不能忍受诬陷和侮辱。信客这一个职业的消亡,实际上是这种职业赖以生存的小农生产关系在社会转型期的解体和冲击,作为意识层次的道德力量“信”在这种时期也受到了冲击。诚信和不守诚信本应是对立的两方,然而诚信的人却因不守诚信的人而受到了好处,同乡人看在年轻信客没有破坏他的名声,请他代办邮政事物,这简直是对遵守诚信的人的侮辱。由此,余秋雨道出了诚信文化的尴尬和不幸,道出了道德的困境。年轻信客没有接受同乡的好意,他坚守自己诚信的底线,哪怕他不再是信客,他仍然坚持诚信。

四.作者意图:在社会变革中坚守诚信

幸好,年轻信客并没有像老信客一般,失去这个职业后孤单的死去。年轻信客的早年丰富的经历和他对诚信的坚守最后有了一个相对美好的结局,村里的私塾合并成小学之后,缺了一位地理老师,大家都想到了年轻信客,他最终成为了一名人民教师教书育人。信客不再是信客,但是他仍旧是一个坚守诚信的人,他会把“信”传授给他的学生,诚信文化又可以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下去,这也是作者的美好愿望。

作者从老信客引出故事,以年轻信客一生的起伏昭示了诚信的人、乐于坚守的人、甘于奉献的人最终会获得尊重和理解。信客的一生在于一个“信”字,老信客奔波大半辈子,终究因一念之差造成了悲剧的结局。老信客和年轻信客的结局对比也正是说明了坚持“信”的人结局是不一样。余秋雨在这篇文章中塑造的两个信客人物形象丰满而又深刻,从这两位信客的身上可以感受到他们勤恳朴实,恪尽职守,诚信无私,洁身自好,待人宽厚的美好品质。其中的诚信品质是余秋雨结合当时社会的现状,点出当时社会中紧缺的诚信文化,将理性思考蕴含于感性描述中,值得我们深思和咀嚼。“信”由信客这一职业引出,但是不会因为信客职业的消亡而消亡,诚信文化不是因为信客的存在而存在,而是这个社会需要诚信,点出了诚信文化的永恒性。

注 释

①张晓毓.时代的变迁与无法负重的“信”——余秋雨《信客》的文化良知[J].中学语文教学,2014年第7期.第40页

②郑建清.“信”文化的精神苦旅[J].语文教学通讯,2015年第29期.第60页

猜你喜欢

余秋雨诚信职业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余秋雨投其所好
企业不诚信怎么办?
余秋雨投其所好
职业写作
我爱的职业
五花八门的职业
余秋雨究竟捐了多少钱
照片之争,诚信之殇
《文化突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