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文化在中职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渗透

2019-11-26朱燕虹

文学教育 2019年25期
关键词:传统语文文化

朱燕虹

中华传统文化是几千年来人们创造精神财富的总和,是民族智慧的结晶,是民族精神的升华。丰富灿烂的传统文化对当下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在现代教育体系中,“语文是最直接与传统文化打交道的学科,是传统文化的载体”,因而,作为教育者,必须重视传统文化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渗透,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学习的热情,使其对传统文化产生心理认同,从而潜移默化地指导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语文课堂真正成为传统文化教育的主阵地。

一.整体感知,让传统文化学习成为常态

我国传统文化经过几千年的洗礼,有着多方面的丰富内涵。如“以天下为己任”的爱国情操,“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待人之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处事之道,“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的为学精神等等,这些对促进家庭和谐、社会进步、国家繁荣都起着重要作用。

然而对于青少年学生来说,由于长时间受应试教育影响,常常只重点掌握考试内容,而忽视了传统文化的学习;同时也由于其接受能力强等特点,在经济全球化和互联网、手机等新兴传播媒介迅猛发展的时代,其在推崇国外文化的同时容易忽略我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就中职生而言,一方面,在学习上,其主要以掌握特定职业技能为首要学习任务,不免把语文课看成工具性教育而非人文性教育;另一方面,其是非观念立场不明确,易受社会不良思想或行为方式影响,而缺失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归属感。

因而,我们语文课堂可以给传统文化留有一席之地。在课前或课间播放一些优秀古诗文的解读,或是古今优秀作家生平介绍的视频。由于视频表现形式更为直接,吸引力强,所以更易被学生接受,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加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若是恰巧有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定会引起学生对该系列内容完整学习的欲望,可以起到以点带面的效果。在课堂上,可以利用前5 分钟让学生进行传统文化读本朗诵。对内容的掌握不做刚性要求,“从中国古代语文教育开始,诵读就已经成为语言和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2,让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自然记忆、自然理解,旨在让其在诵读的氛围中感受传统文化的博大与精深,潜移默化中领悟中华民族美德与传统文化内涵。课后,每天坚持一页书法练习。硬笔书法字帖大多以经典名篇为内容,学生在联系书法的过程中不仅养成了细心耐心的好习惯,提升了审美能力,也加强了对祖国语言文字的认识,加深了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传统文化的学习不是一次“运动”,而是一种耳濡目染的熏陶和浸润,只有让其细水长流,才能达到润物无声的效果。

二.咬文嚼字,让传统文化学习妙趣横生

1.化整为零,词义自现

字词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学生顺利进行阅读和理解的基石。将传统文化学习巧妙地融入字词的学习,可以让传统文化学习变得形象、有趣。比如在讲到“孝悌”一词时,可在黑板上给出正确的读音与写法。并对字义作出详细的讲解。“孝”字的结构是上老、下子,意思是子能承其亲,并能顺其意。“悌”字的结构是左心右弟,本意专指作为兄长爱护幼小的弟弟,儒家宣扬“兄友弟恭”式的友爱,后指敬爱兄长。“孝悌”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要求人们在生活中做到孝顺父母、尊敬长辈、友爱兄弟、关心幼小。最后再让学生谈谈自己的看法,有的学生说“百善孝为先,万恶淫为源”;有的学生说,“入则孝,出则悌”;还有的学生说“‘孝’和‘文’组成教育的‘教’,说明教育的根本是建立在孝道人伦基础上的,教育随之扩展开来,起到教化人民的作用”。这些有的是传统文化读本上的句子,有的是学生自己的想法,但是很明显的一点是这样的教育实效性远远胜过费尽心思的灌输,学生在学习了语文基础知识的同时也接受了传统文化教育。

2.含英咀华,成语助行

成语是汉语文化一大特色,也是传统文化的一大亮点,大多是从古代相承沿用下来的,是传统文化艺术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在教学中,可以抓住一些古诗词中蕴含的成语和典故或是挖掘一些合适的成语,来深化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如“青出于蓝”出于《劝学》中“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一句。荀子用青与蓝、冰与水的关系来比喻学生如果能潜心研究学问,坚持不懈,他的成就也可以超过他的老师。以此来劝诫学生在做学问的时候要有专一的品质,锲而不舍的精神和持之以恒的态度;同时也应该相信,经过自己的不懈努力,一定会取得相应的成绩。再如讲到《师说》一文时代背景时,也可以通过“程门立雪”的典故来让学生感受到我国古代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再与文中唐代“耻学于师”的中中现象加以对比,得出作者韩愈“不拘于时”、“行古道”的呼吁。一方面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一方面无形中倡导学生要做到学而不厌,择善而从。在语文教学中设计一些成语和典故来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在学生理解文字背后深刻的文化内涵的同时也滋养了学生的心灵,提升了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

3.古为今用,焕发活力

很多学生误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是老思想,老古董,已经不合时宜,然而,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文化凝聚着我们人民几千年来的智慧,并对我们的生活一直有着无形的指导和影响。传统文化的影子在我们今天的生活中随处可见。因此,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可以以今天大家熟知的生活现象为例,以相对久远的传统文化指导今天的言行举止。比如《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一文,“侍坐”指陪长者闲坐。在中国古代传统礼仪中,如何坐是其中一项很重要的内容。最早的时候,没有椅子,古人都是坐在席上或是榻上。古代正坐指两膝着地,臀部压在脚后跟上,腰背挺直,双手置于膝上。它讲究的是一种心性修养,通过坐姿而达到的一种修身养性,修炼内涵气质的目的。尽管随着社会发展,正坐已被取代,但其所蕴含的文化内涵仍有一定意义,因而有“站如松、坐如钟”一说。保持正确的坐姿不仅可以预防脊柱弯曲畸形,更能体现一个人的精神风貌和礼仪修养。文中当曾皙被孔子点名提问时,他“舍瑟而作”,以表示对老师的尊重。曾皙作为孔子的得意门生,对“礼”的重视和运用得体体现出了他有教养、对长辈有礼貌、从容不迫、洒脱闲适的风度仪态。这样的解说不仅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了曾皙的人物形象孔子“礼乐治国”的思想,更是让学生加强了自身的礼仪修养,趴堂、随便插嘴、扰乱课堂秩序等现象也有了一定程度的改观。通过古今对照,大大缩短了学生与传统文化间的距离,让学生觉得传统文化就在身边,增添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亲近感。

4.寻根问源,涵养中外

当前世界,文化多元化已成为世界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世界一体化进程的发展,文化碰撞与融合不断发生。日本动漫、韩剧、西方节日等等外来文化愈来愈受到学生的青睐和追捧,与之相应而来的就是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认可度也愈来愈低。然而中国文化的影响力在亚洲乃至全世界都是不可小觑的。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可以适时引导学生正确看待我国传统文化,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如在《小树林中的泉水》一文中,作者提到俄国的文字犹如宝石绽放神秘的闪光,便可顺势引导学生挖掘中国文字的背后的魅力。如原始社会,人们用物物交换的方式来取得自己生活所需的物品,但有时受到用于交换的物资种类的限制,于是人们就把稀有的贝壳作为交换的一般等价物,这就是最原始货币。所以在汉语中,带有“贝”部的字一般都与金钱有关,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汉字、汉语对周边国家的文化也产生过巨大影响,在日本、越南、朝鲜等,他们的文字、语言都曾借鉴汉字、汉语并保留至今。更为有趣的是,你会在韩剧中发现韩语中“垃圾”、“赶快”、“我们”等词的发音更是与吴方言读音几乎一致。同时世界各地兴起的孔子学院与汉语热都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国际影响力。由此入手,再与学生谈传统文化,便不难让学生对传统文化加以认同,对传统文化学习产生兴趣。

三.活动体验,让传统文化学习落地生根

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可以将课上学得的语文知识有创意地和生活实践紧密联系起来。开展形式多样的语文实践活动是渗透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语文教学中可结合书本相应章节开展“青春诗会”、“经典重读”、“走进家乡”语文综合实践活动,通过走访、查阅资料、撰写随便等多种方式让传统文化在学生心底生根发芽。比如在讲授《登高》一诗时,向学生介绍了登高是重阳节习俗之一。重阳是指九月初九,二九相重,称为“重九”,又根据儒家阴阳关,有“六阴九阳”一说,固又称“重阳”。“九九”谐音“久久”,有长久之意,所以人们常在此日进行祭祖和敬老活动。近年来,为了表达人们对老人的尊敬爱戴,又将此节日称为老人节。在这一天,人们常常登高望远、活动筋骨,佩茱萸、驱虫辟邪,吃重阳糕、步步登高,饮菊花酒、祛灾祈福等。接着课后指导学生借助图书、杂志、网络等渠道分小组了解元宵、寒食、端午、七夕、中元、中秋等中华传统节日,做成PPT向全班介绍展示。这样的活动,不仅丰富了学生的传统文化知识,更是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日俱增,并用传统文化教育中所学、所悟、所得运用到日常生活中,让传统文化牢牢扎根在学生的心中,并内化为自身的言行修养,指导自己的生活实践。

体认传统文化、厚植民族精神,引导学生认同、欣赏、传承传统文化对于学生养成良好个性、健全人格,对于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责任感都具有重要意义。语文课堂教学渗透传统文化,对中职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是时代的要求,也是语文教学的价值追求。中职语文教学要注重教材的深挖细研、课内外知识的穿插衔接,从而对传统文化加以巧妙引导、深入渗透,切实提高中职生传统文化素养,促进传统文化教育实效。

猜你喜欢

传统语文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郑国明 立足传统 再造传统
谁远谁近?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
语文知识连连看
清明节的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