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意义分析
2019-11-26李培虎
李培虎
(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苏武镇教学辅导站,甘肃武威 733399)
引 言
在语文教学体系中,特别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对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价值[1]。但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小学生年龄小,他们的认知水平及理解能力相对较弱,加之教师的教学模式滞后、方法单一,教学评价也不合理,所以阅读教学的效果并不理想,进而影响了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因此,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阅读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意义,并采取有效的策略,提高阅读教学的质量,以促进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意义分析
(一)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积极性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开展阅读教学能够让学生对课文进行再认识,在阅读中有所收获。这样一来,学生就能体验到阅读的乐趣,从而深化对阅读教学的认知,激发参与阅读的兴趣,调动学习语文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促进整体教学质量的提高
众所周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与识字、听力、口语表达及写作教学具有十分密切的联系[2]。教师通过开展阅读教学,能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从而为整体教学质量的提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培养并发展小学生的语文素养
当前,我国的课程改革已经步入核心素养培养时代,所谓核心素养,就是指学生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教师通过开展语文阅读教学,不仅能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同时还能培养他们的思想道德修养。由此可见,语文阅读教学能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高。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分析
(一)教学模式滞后
虽然课程改革已经进行了很多年,但我国的教育体制仍然以应试教育为主,因此很多教师仍然以传统教育模式为主。在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仍然是课堂的主导者,对学生进行“灌输式”教学,并没有根据学生之间的差异而因材施教,导致学生只能被动接受知识,缺乏自己的思考,综合素养也无法得到提升和发展。
(二)教学方法单一
当前,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比较单一。在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大都形成了自身独特的教学模式,例如,有的教师先让学生对全文进行阅读,然后引导他们划分文章的层次结构,找出主旨句或中心段,最后进行讲解;有的教师先讲解生僻字,然后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阅读,最后进行讲解。这些方法都比较有效,但长期使用,会让学生感觉比较枯燥、沉闷,从而影响到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课堂教学的质量[3]。
(三)教学评价不合理
除教学方法单一外,小学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评价的方式也较为单一,且不太合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的教学评价大多以“很好”“不错”“正确”等较为简单的词语进行总结。开始还能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但长此以往,很多学生就会麻木。由此可见,教师的教学评价直接关系到小学生自主阅读的积极性,因此,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评价方式。
三、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有效策略
(一)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在素质教育理念下,传统的教师“一言堂”的做法已经不适应时代的发展,与课程改革的要求相背离。因此,在当前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必须更新自身的教学理念,与时俱进,根据新课程“以人为本”理念的要求,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将课堂教学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激发他们阅读的兴趣,调动他们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4]。
例如,在教学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课《观潮》时,教师就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展现钱塘江大潮的壮观景象,然后设置几个问题,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进行自主阅读,之后让学生在合作学习模式下,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组内成员之间的交流讨论,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并解答问题。这种教学模式不但能够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还能够帮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文章的内容,在提升他们阅读理解能力的同时,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从而促进他们综合能力与素质的发展。
(二)灵活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想提高阅读教学的质量,还必须灵活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不断丰富课堂教学的内容,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正如笔者在前文中所言,在当前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很多教师受到长期教学实践经验的影响,经常采用自认为很有效的教学方法,这样一来,就会降低学生阅读的兴趣,无法使他们有效体验阅读的乐趣。因此,教师必须创新教学方式,灵活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不断丰富课堂教学的内容,以此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例如,在教学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十四课《小英雄雨来》时,教师就可以对文章的背景进行简单的讲解,然后设计有效的提问,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当讲解完以后,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将其改编为一幕情景剧。这种教学模式,不仅能够丰富课堂教学的内容,还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三)构建多元化的评价体系
小学语文教师在对学生的阅读行为进行评价时,还必须构建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在实际操作中,教师应该对学生在阅读时的态度、行为等进行全面、综合性的评价,然后鼓励学生进行自评和互评,通过这种多样化的评价,构建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从而使学生不断完善自己、提升自己。
结 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对学生未来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当前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帮助他们感受到阅读的乐趣,并培养他们良好的阅读习惯,从而不断提高小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为其全面发展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