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的构建与应用
2019-11-26江苏省泰兴市珊瑚小学丁美娟
江苏省泰兴市珊瑚小学 丁美娟
语文古诗词教学既是语文课标的要求,也是让学生开阔视野、陶冶情操的途径之一。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古诗词教学也越来越受到关注。语文教师在今后的诗词教学中,要注重教学策略的构建和应用,才能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一、初读诗文,了解作者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1~6年级的学生背诵古今优秀诗文160篇(段),7~9年级学生背诵80篇(段)。并提出了具体的分段目标:第一学段(1~2年级)要能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文的优美;第二学段(3~4年级)要能体验情感,领悟内容;第三学段(5~6年级)要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
正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对于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来说也是如此,只有让学生对古诗词进行反复诵读,在学生脑海中才会形成大概印象。古诗词的诵读方法有很多种,自读、对读、群读、默读和朗读等。反复进行诵读,主要是为了让学生掌握诗词的内在节奏。在一首诗词中,节奏可谓是诗词的生命,只有在欣赏和了解之后,才能学好诗词。让学生在反复诵读过程中获得整体感知,在诵读中有所感悟,在感悟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自然就会受到感情的熏陶,让学生喜欢上古诗词学习。教师可以在初读诗文过程中,让学生先对作者有一个初步的了解,然后感受诗词的美,掌握更多的古诗词内容。
例如教师在教授《望天门山》时,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将学生快速带入学习状态中:你们爱游山玩水吗?都去过哪些地方?然后引出“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祖国大好河山看不完、道不尽,有一位唐代诗人游历了许多名山古川,写下了千余首流传千古的诗歌,被人们称为‘诗仙’,又被称为‘游侠’。他就是——李白。”随后出示课件《望庐山瀑布》和《游泰山》,引导学生诵读诗词,寻找答案。
二、精读诗文,了解诗意
在初读诗词之后,就需要学生进一步了解诗词的意思。在小学阶段的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古诗词都比较简单易懂,而且标有注释。因此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小组合作或者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结合课本上的注释,简单了解诗词的含义,并且将自己的想法和意见表达出来,教师给予适当的引导,引导学生一句一句地去探索含义。在挖掘过程中,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例如教师在教授《饮湖上初晴后雨》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一个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人们都说“西湖风景美如画”,下面我们欣赏西湖的景色。然后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播放关于西湖的图片或者视频,并且提问学生:西湖的景色美吗?接着出示课题,展示宋代著名文学家苏轼的一首诗词《饮湖上初晴后雨》。最后提出问题:“饮”在生活中指什么?在文章题目中又指什么?通过问题提问,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和自主探究来挖掘诗词的含义。
三、研读诗文,体会情感
研读诗文分为三个步骤,第一个步骤为写作背景的挖掘和了解。不同的古诗词的写作背景不同,作者不同,表达的思想情感也就不同。如小学的送别主题诗词有李白的《赠汪伦》《送孟浩然之广陵》,还有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等,背景不同,作者不同,其中的情感也有很大的差异。
例如教师在教授《山行》时,这首诗词的作者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牧,写作背景是秋季游玩山林。诗词中出现的景物有石径、枫叶、人家等等,作者的写作重点是枫叶的红艳,表现出了秋天的无限生机及秋景的清秀迷人。
第二个教学步骤为学生想象力的培养,古诗词简洁精炼,蕴含着非常深厚的含义和情感。只有让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想象力,进入诗词的意境中,才能明确诗句的言外之意。而这些都需要学生自行想象和领悟,因此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善于想象。
第三个步骤的教学为课外拓展,教师在教授诗词的过程中,可以将同一位作者的更多诗词展现在学生面前,也可以将表达同一情感的更多诗词展现在学生面前。例如教师在教授《山行》时,就可以将杜牧的其他作品展现在学生面前,如《过华清宫》《江南春》《赤壁》等等,也可以将同样描写秋天景色的古诗词《秋词》和《临平泊舟》展现在学生面前,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教会学生纵向学习。
综上所述,在今后的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初读诗文,了解作者;再让学生精读诗文,了解诗意;最后让学生研读诗文,体会情感。循序渐进,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