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层教学的意义及实施策略

2019-11-26黎霞

甘肃教育 2019年20期
关键词:因材施教分层目标

■黎霞

(临洮县洮阳初级中学,甘肃 临洮730500)

一、分层教学的含义及特点

所谓分层教学,就是教师充分考虑到学生中存在的差异程度,有针对性地加强对不同类别学生的学习指导,以便使每个学生都得到最好的发展,从而达到优化教育的目的。分层教学在教学目标上致力于促进全班学生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在教学组织形式上综合交替运用班级、小组和个别教学形式;在教学效果上则力求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分层教学充分体现了面向全体、分层优化、因材施教、主体参与的教学特点,对于激发学生兴趣,促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大面积提高学习成绩是很有效的。分层施教起点低,能多层次地调动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增强了竞争性,淡化了形式,注重了实际,具有保尖、促中、补差的作用。

二、分层教学的理论依据

1.因材施教理论。现代教育理论告诉我们:中学生在生理发展和心理特征等方面存在差异性,特别是心理方面的智力、兴趣、爱好等因素表现的差异更为明显。在传统班级授课活动中,在班级的组织形式中顺应每一个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施教是不现实的。事实上,个体与个体之间既有差异性,又有共同性,把某些方面相类似的学生划归同一层次,既可照顾学生个体间存在的差异性,避免不分对象的“一刀切”弊端,又可把因材施教提高到可操作水平。分层教学就是依据因材施教理论和学生个体差异相结合而提出的一个新的教育方法。

2.合作学习理论。合作学习是一种教学形式,它是指几位异质性的学生组合在一起,相互合作、相互支持,共同进行学习活动,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其基本要求是:(1)小组中成员不仅要对自己的学习负责,也要对组内其他同学的学习负责。(2)学生们有机会相互解释所学东西,相互帮助理解和完成作业。(3)各小组成员必须为提高组内共同的学习效率而进行合作学习。合作学习实质上是在分层教学活动中,把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异质同组组合,加强相互沟通,共同学习,以弥补分层教学在学生“学”方面表现的不足。

三、分层教学的实施策略

1.针对不同层次,采取不同办法。对第一层次的学生注重“引”,对第三层次的学生注重“灌”,而对第二层次的学生则根据情况采取比较折中的办法。对于第一层次的学生,许多问题引导他们自己去“研究”,这远比直接告诉他们答案好得多,他们一旦提高了这样的悟性,会受益终身。对于第三层次的学生,硬要让他去“研究”,很多时候是悟不出来的,一次次悟不出来,便是一次次的打击,一次次的失败。所以,对于他们,还是以“多灌少引”为好。

2.走进第二、第三层次,真正关心他们。我在初中英语教学的实践中,运用扩展延伸、举一反三等方法解决好第一层次学生“吃不饱”问题的同时,将把大部分时间放在第二、第三层次的学生上,随时关注他们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随时对他们进行提问,常常主动问他们有什么问题并给予解答。学生一旦感觉到老师是在真正地关心他们、帮助他们,绝大多数学生都会尽其全力去学习、去努力。

3.贯彻“赏识教育”的理念。我们要学会“赏识教育”,让学生有“成就感”,分层教学,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实施“赏识教育”的机会。在这里,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不同的“成就感”。一个对于第一组学生来说也许是不屑一顾的问题,对于第三组学生,只要他们解答出来就有一种“成就感”;一个上次仅考40分的学生这次考了45分就是一种“成就”、一种成功。为此,教师应善于给学生成功的机会,并对其每一个小小的成功给予表扬,千万不要吝啬“OK”、“Good”等表扬话语,让他们在一次次表扬中逐渐树起信心,从一个个小的“成就”慢慢走向最终的“成就”。

4.借鉴“合作学习”方法。“合作学习”是指促进学生在异质小组中彼此互助,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并以小组总体表现为评价依据的教学理论与策略体系。分层施教为合作学习提供了有利条件,合作学习则是分层教学的重要环节和深化。课堂上,学生除了个体自主听讲、自主练习外,教师还要给学生提供许多讨论学习的机会,以学习小组进行,这种方式,可使学生互相受到启发。组长要及时检查各组员的练习、作业完成情况及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并向教师及时反馈。教师则要对各英语学习小组的合作情况及时检查督促和指导,介绍先进小组经验,组织协调各组间关系等。

5.遵循“目标教学”原则。所谓“目标教学”,是以教学目标为导向和以反馈矫正为基本特征的教学体系。在过去的教学中,教学目标只有老师知道,学生不知道,学生的学习存在很大的盲目性。在教学每一单元前,要让学生明确各单元、各课时的学习目标。这样,学生就能根据“目标”有目的地预习,也能根据“目标”有重点地听课,更能根据“目标”进行复习和小结,学生对每一周每一节课的学习就真正做到了心中有数。“目标——合作——成功”,既让学生带着明确的目标去学习,也让学生在学习中培养合作精神,更让学生树立起成功的信心。

猜你喜欢

因材施教分层目标
小学作文如何实施“因材施教”的策略
一种沉降环可准确就位的分层沉降仪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从《论语》看因材施教
雨林的分层
中高职衔接的关键在于因材施教
跨越式跳高递进与分层设计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1练习(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