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地图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19-11-26张立云
■张立云
(天祝藏族自治县大红沟镇初级中学,甘肃 天祝 733206)
随着信息智能化的发展,为了满足人们生活、工作、学习、娱乐等方面的需求,各种不同功能的软件被研发。只要智能设备安装了这些软件,就能满足人们多方面的需求。将这些智能软件应用到学科教学中,会对学科教学内容安排、教学方式选择等产生一定的影响。就初中地理教学而言,如果能够合理地运用互联网地图,则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了解地理信息,学习地图相关知识,掌握地图的应用技能,促进地理教学目标的实现。
一、互联网地图的相关概念
要了解互联网地图,首先我们得了解电子地图。电子地图也被称为数字地图,是安装在计算机或者其他电子设备上的一种程序或者软件,它具有随时需要则随时应用的便捷性,并且可以实现实时更新,通常人们将其应用于导航。互联网地图则是在电子地图的基础上,主要以联网的方式实现类似传统电子地图功能的一种新型电子地图。它不仅具备电子地图的优点,还随着技术的提升融入了卫星导航技术。互联网地图主要以数字方式阅读和存储,用GIS地理系统存储和传送地理信息,地图比例经过相关操作可以自由缩放,不影响浏览效果。互联网地图主要具有以下功能:一是导航功能,在线和离线状态均可提供服务;二是随意改变视角、缩放比例,不影响阅读效果;三是实景展示功能,能给使用者带来更直观的感受;四是可随意通过关键词搜索使用者想要知道的地方,展示相关信息;五是具有二维、三维体验模式,可切换白天使用模式和夜晚使用模式;六是可在卫星地图、行政图及地形图之间切换等。
二、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应用互联网地图的意义
1.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地理学科具有特殊性,涉及的知识比较广泛,研究的内容不管是空间上还是时间上都存在较大的跨度,如果以传统的知识传授方式,如教师生动的语言、多媒体图片展示,是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的。而借助互联网地图,将原本静态的地理图以优美的声音和动态的画面展示出来,在很大程度上能增强学生的体验感,可以有效消除时间跨度和空间跨度带来的教学阻碍,为学生创造一个生动直观的地理教学环境,非常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2.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地理空间素养。所谓地理空间素养就是要求学生掌握地理空间分布情况和地理空间变化规律等内容,在此基础上还需要运用已经具有的地理空间知识和技能来解决相关的空间问题,实现学生空间认知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互联网地图本身的制定就是考虑到地理事物空间特征以及与其他事物的空间关系的,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提高空间认识能力。另外,互联网地图可以对地理事物的运动变化进行情景再现,展现事物在不同平面上的变化规律,学生学会运用互联网电子地图,也能够有效提高空间思维能力。
三、互联网地图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实践应用
1.进行不同图形的直观展示。就本质来说,地理如果没有图形则不能构成地理。在地理教学中,教师需要借助各种各样的图形分析、传授地理知识。地理图形各种各样,包含地域类型的图形,以及气候类型,降水量类型的图形等,一般这些图形都是在地理教材中以图片的形式呈现,存在一定的图像清晰度和图形数量、质量上的限制,考虑到为学生提供更多教学图片和更为清晰的图形,互联网地图需要被应用起来,从而为学生展示更为清晰的地理图形甚至是实现图形的动态显示。
2.模拟现实物体。由于时间、空间等因素的限制,学生在认识某些地理景观时,难以实现亲身体验,形象地了解其相关特点,这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认识地理事物造成阻碍。而运用互联网地图,即使在“简陋”的教室中,学生也能“体验”祖国的大好河山。例如,在学习《“东方明珠”——香港和澳门》时,借助互联网地图的事物模拟功能,搜索香港和澳门的著名景点,如搜索香港的维多利亚港,就会展现出近乎真实的立体的维多利亚港,其还能动态变化,令人宛如身临其境。这样借助事物模拟功能,为学生创造了生动的学习情境,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会得以提高。
3.借助互联网地图获取更多教学资源。由于地理学科的特殊性,教师需要大量的资源作为教学支撑,而这些资源可以借助互联网地图获取。在地理教学中,教师运用其会获取丰富的教学资源。例如,使用Google Earth,教师可以获取丰富的文字、图片等静态资源和视频、图像、动画等动态资源。另外,就学生而言,学习地理仅仅依靠课堂上的知识传授是不够的,还需要课外自主学习。在课外自主学习时,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使用、浏览Google Ear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