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激发与培养策略
2019-11-26吴永胜
吴永胜
(江西省抚州市崇仁县许坊中学 江西 崇仁 344215)
引言
初中语文的学习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在这一阶段,学生通过小学阶段的语文学习、课外阅读以及人生经历的累积,已经较为基础的掌握了汉语语言能力,并且能够对于其中的文化性因素进行思考。因此,在初中阶段的语文学习中,可以说学生具备了基础的文化知识与一定的文化底蕴,可以初步对于语文课程的相关问题进行探究。与此同时,这一阶段也是学生形成思考能力以及思考习惯的重要阶段,教师需要对此进行重视。
1.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激发与培养的现状
1.1 学生的问题提出能力不足。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出于对学生思考学习能力提升的考虑,往往会在课程结束时主动的询问学生有没有问题。这一环节成为教学中的固定部分,同时也形同虚设。这是由于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对于学习的内容没有进行深入的思考,因此认识的程度有限,不能够提出相关的问题。在学生的学习中,习惯了被动的知识接受,没有主动的进行问题提出的习惯。
1.2 学生缺乏进行问题提出的勇气。在笔者的教学过程中,发现有一部分的学生思维较为活跃,但是受到不同因素的限制,因此怯于在课堂上进行问题的提出。有些学生的思维能力强,然而学习的基础以及学习成绩不足,因此对于自我思考出来的问题没有信心提出,在主观的意愿上认为自己的问题没有价值。此外,还有一些学生在学习思考的过程中,没有自己的主观意识,对于课本中的内容以及教师的说法缺乏质疑的勇气。
1.3 学生的问题探究能力不足,不利于提问习惯的养成。事实上,在语文的教学中,学生不仅需要进行问题的提出,也需要结合问题的提出进行问题的探究。一旦学生只具备问题提出的能力,不具备问题的解答能力,就会造成问题的累积,学生不能够感受到问题解决中思考的乐趣。这种情况的发生,多是学生知识量的累积不足以及没有经过专门的思维训练造成的。
2.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激发与培养的优化策略
2.1 提升学生问题提出的能力。帮助学生从多个角度进行问题的思考,以自我的知识构建为中心进行问题的提出。在初步帮助学生进行问题提出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进行问题的示范,并且向学生解释自己的问题思考过程。
例如,教师可以应用思维导图的形式,将自己问题的提出过程进行绘制,并且结合学生思考内容,引导学生也应用思维导图的形式,对于自我的思考过程进行绘制,并且在其中找出具有疑问的部分,进行问题的提出。在笔者的教学实践中,思维导图的模式能够帮助学生进行有效的思维整理,在此基础上问题相对较为突出,学生能够较为容易的将自己思维中具有疑惑的点找出,根据此进行问题的提出[1]。
2.2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为学生的学习树立信心。语文科目的教学中,教师往往忽略了对于学生口头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教师需要积极的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当学生具备更佳的语言表达能力时,就能够具有更多的信心进行问题的提出。此外,学生信心的树立还需要结合教师的鼓励,以及自我能力的不断成进行。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还需要采取具体的策略鼓励学生。
例如,在笔者的教学中,通常在课程的收尾阶段,对于班级中思维较为活跃的学生进个别提问。这些学生具有的思考、思维能力相对较强,因此能够引导其他的学生产生疑问,同时这些学生也为其他学生的问题提出进行了方向性的引导。在教学中,教师的思维角度与学生的思维角度是有所区别的,因此应用学生的问题,能够更为贴切与学生的思维,更好的启发学生群体进行思考。
2.3 提升学生的问题探究能力。问题探究能力的形成,需要学生知识量的提升以及问题思考模式的建立。知识量的提升需较为长期的一个过程,学生要通过课外阅读以及纪录片、电影等的观看,不断的拓展自己的视阈范围,这种拓展中需要学生具有较强的自我学习能力[2]。
问题思考模式的掌握可以由教师进行引导,在问题的思考模式建立中,教师还可以应用思维导图的模式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在思维导图的应用中,教师需要鼓励学生应用自己的认知特性以及思维特点进行构建。问题解决的过程,不仅是问题意识和能力培养的过程,也是学习策略,特别是问题策略的生成过程。引导初中生反思对策略学习有很大的作用,能促进学生认识到自己的认知过程、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能促使学生对学习情境的变化增强敏感性;能诱导学生考虑在特定的学习情境下,采用最适应自己学习能力、学习特点的学习方法,使学生能够客观地评价自己,并相应地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3]。
结束语
语文教学的内容包括学生语言文字能力的提升,以及思想能力、文化基础的构建,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积极的促进学生的问题意识的激发,并且通过问题研究的实际过程中,树立学生的提出问题、探究问题的习惯,加强文化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文化素质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