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

2019-11-26李超琼

读与写 2019年23期
关键词:过程课堂教学课堂

李超琼

(四川省遂宁市玉龙初级中学校 四川 遂宁 629200)

1.由从教材出发转化为从学生出发

备课作为教学活动的准备阶段,是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前提和保证。以往教师在备课时,往往首先考虑教师怎么教,而不是考虑学生怎么学,把教学过程看成是学生配合教师完成教案的过程,尽管也强调备课要备学生,但在教案中却很少涉及对学生情况的分析,只是在教法上考虑了学生不同年龄阶段的问题,对学生已有知识的分析只是来自于按照教材的编排体系。

但是实际上学生并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他们在日常生活,在以往的学习中,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有些问题他们还没有接触过,没有现成的经验,但当问题一但呈现在他们面前,他们往往可以根据已有的经验、认知能力,形成对问题的解释。所以,课堂教学是一种师生双边参与的动态变化过程,学生和教师各自扮演不同的角色,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课堂上主动求知、主动探索的主体;教师是教学的主人,是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所以教师的备课思路必须由从教材出发转化为从学生出发,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了解他们对即将讲解内容的兴趣、知识储备和他们所关心的话题,使课堂教学更贴近学生的实际状况。

2.搞好小组建设,做好组长的培训

一个优秀的组长是小组活动的灵魂,既是小组活动的领导者,又是小组活动的组织者,同时又是教师的小助手。我们把他归纳为“三者”,即:组织者、协助者、学习者,小组长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了更好的发挥组长的作用,班主任对组长的培训就显得十分必要,并在工作中随时随地对组长的工作加以指导督促,就像教师开会一样,每周都要给组长开小会,针对小组内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给以帮助,帮助组长建立一个比较全面的组规,形成积极向上奖罚分明的小组氛围。

3.给学生足够的信任,鼓励学生大胆发言

导学案课,既然把主动权还给了学生,必然要给予学生足够的空间。在自主学习和交流协作环节中,给学生以时间,让学生真正地利用起课堂时间,真正用读用写用思考走入课本中,开动思维。开头一段时间,难以掌控,但时长了,学生形成一定的自学习惯,效率自然提高。学生的发现探索学习是有过程的,他们不可能一下子说出问题的答案,也许会离题万里,这事就需要我们耐心用语言激励学生间展开讨论或辩论,然后因势利导,将孩子学习引到正途,当然,学生开始必然会摸不着头脑,成绩下降,但是,我相信,长此以往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成绩自然也会提高。

课堂上,只要能让学生的思维总处于活跃状态,积极地探索知识并试图将刚刚获得的知识转化为能力,我认为,这就是一节高效的课,成功的课。教师要善于根据具体教育情景,灵活运用各种教育方法,发现和培养创新人才,成为学生创造潜能的开发者,在组织课堂教学的各环节中,教师要时刻牢记学生才是课堂教学的中心,要精心设计能调动学生课堂学习主动性的方法。课堂教学的最佳效果,只有通过学生的亲身实践和领悟去获得知识,才是最佳学习途径。因此,教学过程中,要彻底改变“注入式,满堂灌,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模式。在课堂上,把“演讲者”转变为“编剧”和“导演”。

4.从“以教论学”转变为“以学论教”

衡量一节课成功与否的标准,主要看学生是否有发展,而不是看教师有没有完成教学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如果学生不想学或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再辛苦,再认真,也是低效或无效教学。所以,我们首先应该转变课堂教学评价的基本思路,从“以教论学”到“以学论教”。

关注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表现应成为课堂教学评价的主要内容,除了关注他们的知识技能目标达成以外,还应关注他们在课堂上师生互动、自主学习、同伴合作中的行为表现、参与热情、情感体验和探究思考的过程等,即关注学生是怎么学的,学生在课堂上如何讨论、如何交流、如何合作、如何思考、如何获得结论及其过程。评价课堂教学的成败,还应关注教师的行为如何促进学生的学习、如何组织学生讨论、如何评价激励学生和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等。

课堂教学改革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教师起着关键的作用。而每一教师观念的转变、知识的更新,并将这些体现在每一个教学活动之中,使教学真正产生质的变化,这需要每一位教育者共同参与和努力。

猜你喜欢

过程课堂教学课堂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在课堂花开
谈化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提问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临终是个怎样的过程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
圆满的过程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