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让学生真正走进阅读空间
2019-11-26俞亚年
俞亚年
(江苏省昆山市葛江中学 江苏 昆山 215300)
阅读理解在中学的课文中是非常重要的,在近年的课程标准中,阅读理解是改革最大的。但是教师们的教学并没有充分发挥出因材施教的目的。课程标准的改动,会影响教师的教学方向,同时也影响着学生们的阅读情感。
1.培养中学生走进阅读,融入人物
现阶段的阅读理解中,教学的方法不合理,程序化都是导致学生们无法带入阅读的根本原因。一些教学方法的错误和教学过程的缺失,让学生们没办法走进阅读,没办法对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也就没办法提高阅读理解的分数,从而让学生们失去对语文的兴趣。比如,老师在一篇阅读的讲解中,一般都是直奔主题对文章进行分析。没有引导学生们对作者的感情进行分析。这种分析的方法,会让学生们对语文感到枯燥提不起兴趣。这种日复一日的教学没办法让学生们的阅读水平提高。所以从基本的阅读兴趣开始抓起,培养学生们带入作者情感的方向,从而理解作者的真正意图。配合生动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爱上阅读理解。
2.多媒体对阅读的帮助
社会是不断发展向前进步的,同样的老师的教学也应该随着发展向前推进。在曾经,教学的方式是黑板写板书,现代社会的教学可以说是多种多样,有多媒体教学,也有课堂的小实验。其中多媒体的教书改变了课上教学的方法,也让学生们在课上更加活跃。运用活跃的同时也学到了更多的知识,有调查显示,在活跃的气氛中学到的知识,学生们是不易忘记,而且接触程度比较高的。所以,适当的运用媒体教学更能培养学生们的阅读兴趣,从而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比如,在学习朱自清的《春》的时候,可以运用多媒体,把朱自清的春活灵活现的展现在同学们面前。学生们观看着视频,对春的形象更加深入了解,不单纯的局限于字面,而是观看图片,倾听声音,让春走进了学生们的心中,这就加深了对春的认识。但是,我们也不能一味的使用多媒体,我们应该让多媒体变成我们课堂上学习的工具,有些老师使用多媒体之后就会放弃板书,完全是多媒体教学,这种极端的方法是不可取的,这样使用多媒体,反而不利于学生的教学工作,失去了教学的目的。初中的语文更加显得枯燥没意思,我们应该把课本的东西形象的展示,才能帮助学生提高阅读成绩,而不是单纯的考多媒体的教学和多媒体的那几张图片。进而失去了教学的目的。
3.让阅读理解符合实际情况
在中学的阅读理解之中,很多老师为了让教学更加完美,过多的参考教案中的书写,从而让教学更加完美,其实教学是很完美了,但是学生们未必听得懂。真正的现场教书,是很复杂的,老师们不能预料其中的情况,也不能预料学生们问的问题。这就成为了我们今天要说的,课改很多年了,教育部也很重视,但是我们的老师却仍然在用老办法,其实使用老办法这无可厚非,毕竟这都是经验得来的,但是我们也要用老办法和新办法结合,让学生们学到新的东西。
4.对阅读进行总结
每一种阅读的考察点也就那么几点,无非就是换一种方法进行询问,这就要求老师和学生们共同总结一些答题方法,在每次做阅读之前,一定要对旧的知识进行回顾,再来看如何解答的。这样的学习方法是最容易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们更好的抓住答题点。比如在李白的诗中《赠汪伦》,这其中就可以联系其他送别诗进行分析,寻找共同的知识点,分析题所表达的感情,这样不仅仅让学生们复习了知识,还找到了相同点,对新的知识也一并掌握了。
5.学生为本
课堂是学生们学习的地方,也是师生交流的地方,所以,老师应该抛弃旧的观念,让学生们做主题,充分发挥老师的特长,锻炼学生们的思维能力。尤其在阅读理解的教学中,应该让学生的学习变得主动,老师负责旁边讲解。创造一个良好的学生学习的积极氛围,真正做到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比如,在学习朱自清的《春》的时候,老师可以把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自己主动去学习,让他们自己去思考。老师可以多加引导,给学生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问题。如,春天有哪些特征?为什么说春天像健壮的青年?这些问题可以让学生从中去总结和概括,把春天的特征概括出来,这样,学生对朱自清的春就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明白这篇文章不单纯的是写春天的美景,更是借景抒情,把浓浓的情融入到优美的景色之中,让景色更加的美。
总的来说,在中学的语文阅读理解的教学之中,要让老师和学生相互配合,从而激发学生们的阅读兴趣。老师也应该在教学中起到引导、辅助的作用,找到适合初中学生的教学的方法,可以让学生们主动关注阅读,进而实现独立完成阅读的目的,打开兴趣的窗口,走进阅读空间,了解作者的想法,从而感受到知识带来的快乐。这样,学生们才能大胆的创新,提高学生阅读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