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质量的途径
2019-11-26杨翠玉
杨翠玉
(四川省广汉市和兴镇中学校 四川 广汉 618300)
引言
初中阶段的道德与法治课程,以教育引导学生遵纪守法成为一名合格公民作为课程教学的目标。但在初中阶段的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依然还存在着许多阻碍课程教学的因素,直接影响了我们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质量与效率的提高。本文结合自身多年经验和思想教育方面的一些心得,对如何做好学生的道德与法治教育工作进行了一些分析和研究,总结的一些经验和看法。
1.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困境
1.1 常用的德育方法。德育方法是指在德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为了达到一定的德育目的,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而好的德育一定是能够将实际生活与学生实际学情进行内在联系的教学方法。可以说,好的德育方法是德育工作能够有效开展的重要条件和有力保证。而德育方法的运用,通常受到目标、内容、环境的限制。所以,德育教学方法的运用,是一种个性化的特征体现。基于此,我们应该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有针对性的进行德育教育。从整体来看,通常可以运用说服教育、实践锻炼、品德评价等方法。实践证明,这些方法的运用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
1.2 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困境。我国的中小学德育工作起步较晚,虽然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德育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积累了一些好的教育教学方法,但是由于受到传统教学理念的束缚,这些方法在很大程度上依然不能起到促进学生德育发展的工作。而在实际的德育教育过程中,教师的德育意识还不够强烈,德育工作也不能满足当前社会的实际需求。
2.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创新思路
2.1 提升学生的参与度。提升初中学生的参与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利用多媒体开展教学。通过多媒体教学,能够增加学生的兴趣,使他们更好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2)加强交流。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离不开教师及学生的共同努力。在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积极交流,不仅有利于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同时对于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也有一定的帮助。(3)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初中生由于年龄差距较小,在生活中由很多共同的话题和爱好,因此交流起来更加顺畅,也有助于学生合作意识的培养。
2.2 注重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初中学生面对毕业升学考试的压力,已经由一开始的盲目和幼稚,变得目标明确和清晰,这时教师要为学生构建出良好的学习氛围,良好的学习氛围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的提升,对学生明确学习任务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首先,要形成竞争机制,如果没有竞争机制,这样的集体变得缺乏活力,学生就会没有危机感。所以,教师在课程教学的过程中,要创造一种竞争局面,用竞争来激发学生的学习斗志,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同时通过竞争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紧迫感,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帮助部分学生改掉拖拉懒散的学习习惯。其次,要让学生由“学会”变成“会学”,我们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在竞争中相互促进与交流,可以组织学生展开主题班会来介绍自己的学习方法和经验,让学生通过借鉴来完善自己的学习方法。教师还要关注学生的偏科现象,通过一帮一的方式来进行优势互补,并帮助偏科生建立自信心,让学生都能够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共同进步和发展。
2.3 教师的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素质教育的核心思想是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良好的发展,初中的学生虽然面对中考升学的压力,但是这一阶段也是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不可否认的是中考成绩会对学生今后的择业产生重大的影响,而思想教育的缺失则会影响学生的一生。所以,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不能把眼光仅仅放在知识理论的学习上,还应该在学习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学生思想的教育与引导,我们的教育应该面向全体的学生,决不能放弃那些学习差的学生,更不能让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自暴自弃、随波逐流,教师要用热情和尊重去点燃学生心中的希望,让学生坚信“人人能够成才”。
2.4 教师要尊重和理解学生。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信息技术已经被广泛的应用,许多学生也出现了早熟、思想复杂、个性强等心理特征,甚至有些学生还出现了明显的青春叛逆倾向等情况,所以我们的课堂教学工作一定要从尊重学生为前提,教师要富有耐心地与学生进行交流。初中学生自我意识还很强,对事情已经有了自己的判断和理解,有着强烈的自我表现欲望。所以,在日常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核心目标并充分地发挥民主精神,这样不仅让学生的管理能力得到充分锻炼,也能够让学生在日常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感受到理解和尊重。
总之,要想让我们的道德与法治教学工作取得良好的效果,就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要把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提上我们的工作日程,只有这样才能把学生培养成为真正的接班人和建设者,才能彰显我们初中课堂教学中思想政治教育所起到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