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职舞蹈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2019-11-26王莹
王 莹
(烟台艺术学校 山东 烟台 264001)
引言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高速发展,教育问题愈发广泛的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对于全新教育理念下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目标,需要广大教师在实践中不断创新、探究,并相应的做出积极的改变方可达成。对于舞蹈专业来说,是一门通过肢体语言渲染情绪、表达艺术的学科,不仅具有陶冶学生情操、提升身体素质、培养思维能力等作用,更将提升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进而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品格。但我国的很多中职学校在舞蹈教学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创新是教育发展的主要动力,也是教育培养的核心[1]。进而,中职院校应当改变在舞蹈中传统的教学方式,创新教学模式,助力我国舞蹈教育事业的正向发展。
1.中职舞蹈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1.1 学生的水平差异较大。区别于高校招生的高门槛,中职舞蹈专业并非以培养专业的舞蹈人才为目的[3],其在招生中对象广泛,进而较易遇到学生基础不一、基础水平差异较大的情况。
1.2 教学方法传统陈旧。在大多数中职学中,对舞蹈教学采用的仍然是“理论第一”的教学法。例如:老师在教授某一舞蹈动作时,还是在分解讲解理论知识,这就使原本就缺乏舞蹈基础的学生更为困惑。他们对舞蹈术语不理解,进而逐渐丧失继续学习的动力。
1.3 师生缺乏有效沟通。该问题不限于中职院校,很多高校也会存在这样的问题—为了保证课堂纪律性,老师多以不苟言笑、较为威严的形象出现。很多教师都是为了完成教学重点,多以布置任务的方式求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几乎再与学生很少沟通。
1.4 老师对教学的忽视。中职院校具有较强的职业性及实践特点,更多强调对技能的掌握及未来的就业问题,较为典型的是很多舞蹈教师对舞蹈教学也表现出较为忽视,认为只有在文艺汇演与才艺展示时,舞蹈才具有一定的重要性,在日常教学中则不需要着重对舞蹈教学的关注。
1.5 学生缺少学习舞蹈的积极性。虽然很多学生在入校时选择了舞蹈专业,但发现舞蹈并不是自己想象中的只有光鲜的一面,同时更有需要投入大量练习、较为艰苦的一面,逐渐产生心理落差,学习态度变得消极、懒散。
2.中职舞蹈教学中的创新建议
2.1 建立新的舞蹈教学观念。随着素质教育的纵深推进,中职学校也应更新舞蹈教学观念。老师要不断加强自身的专业素养,进而革新教育理念:在课堂中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将课堂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此外,在教学中不应仅关注学生的专业技巧掌握,还应引导学生学会通过肢体语言表达内心情感,以舞蹈沉静心灵、塑造品格,这也是舞蹈教学的目标之一。
2.2 完善舞蹈教学内容。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就需要接受学生的学习能力不同。在实际教学中,老师需丰富、完善教学内容,不能使课堂局限于动作展示及分解训练,更应加入更多丰富的课堂内容,譬如:对基础较好的同学,可选择现代舞、芭蕾舞、古典舞等舞种学习;对于基础相对薄弱的学生,可引导其从民间舞、有氧舞蹈等作为起步。还可以辅助多媒体教学,通过让学生欣赏舞蹈名作,感受不同的韵律,加深对舞蹈的了解。以此来开阔学生视野,提高审美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以及对其进行创造力、想象力及创新能力的培养。
2.3 创新舞蹈教学方式。在日常授课中,要注重构建轻松愉快的氛围,与学生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充分了解学生的爱好和舞蹈基础,进而制定多种教学方式。在对学生进行指导学习中,教师要多观察、与之互动,可多用诙谐逗趣的语言缓解学生的压力,激励学生积极进行舞蹈训练,还可为其制定合理的训练计划。为增强学生的发散思维,老师可以分组竞演的方式组织班级内的舞蹈大赛,多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创新、大胆想象,根据自己理解和感受来进行舞蹈创作,这样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强化学生的竞合意识,还能够提升舞蹈学习的趣味性。
3.结语
综上所述,舞蹈教学是中职院校中的重要内容,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更将使学生创造力、想象力、创新能力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因此,中职舞蹈创新教学应深入推进、坚持以学生为本,在保证创新教学与目标教学相一致的前提下[2],注意差异化教学,使教学策略具有科学性、有效性及针对性,从而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出兼具技能与素质的创新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