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德师生互访 共话职校未来
——基于淮安市高级职业技术学校国际交流实例
2019-11-26田华昌
田华昌
(淮安市高级职业技术学校 江苏 淮安 223001)
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职责。现阶段,在中国的整个就业层面中,存在大学生就业相对困难而高级技工却供不应求的现象,劳动力的结构失衡与素质较低的问题日益凸显出来。而职业教育作为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摇篮,其重要性并没有被突出强调出来,因此导致社会对职业教育发展的不重视。
作为职业学校的一名老师,在长达13年的职业生涯中,在每年中考录取工作结束后,我经常听到,“恭喜!你家小子考上淮中啦!”,或者“祝贺你家女儿考上清中实验班!以后至少一本啦!”。可是我从未听到过,“你家孩子考上职业学校啦!真棒!”几乎所有的家长为自己孩子策划的人生轨迹都是重点高中直至重点大学,职业学校在家长和学子乃至整个社会中处于一个无人问津的尴尬状态。
2017年,我在淮安市商业中心广场做了一个随机调查报告——“您愿不愿意您的孩子在中考志愿填报时,选择我们职业学校?”一共有300余名家长参与了此次活动,根据收回的报告反馈,仅有17%的家长选择愿意孩子填报职业学校。
然而更有甚者,去年一条由浙江省某中学德育处发给学生家长的短信:“不要与社会不良少年或职高学生混在一起,以防上当受骗或被欺负。”网友“菜日文233”在微博上贴出这条短信截图。这位网友表示,自己在QQ空间里看到了这则被转发的短信,“短信里的言论严重伤害了我们职高生的感情,希望能通过发微博的形式让更多人知道这一情况,并要求行知中学道歉。”
被微博曝光后,这则短信引发多方关注。网友“末夏1573”评论:“职高生怎么了,为什么用有色眼镜看人?老师是一个神圣而纯洁的职业,本身就要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即使不是本学校的学生。”
这条短信不仅深深伤害了职业学校师生的心,更是完全折射出当前整个社会对职业教育的偏见。
是的,让一个高分的孩子放弃重点高中,来上职业学校,这事搁在当前的中国,很多人都会觉得“不可能”,“疯了”。但是随着近几年淮安市高级职业学校和德国政府、企业以及学校的几次密切互访交流,我发现这事搁在德国,那还真是习以为常的现象。
2016年8月,我作为淮安市政府青年代表团一员,赴德国进行为期两周的交流访问,在德国柏林,我结识了来自汉堡的小伙子Steven。他当时正在一家证券公司做学徒。Steven的成绩优秀,本可以申请上不错的高中,他却毅然选择接受职业教育。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在他先前已经在一家证券公司实习过4周,他感到很有兴趣,决定直接进入职业学校学习金融专业。Steven说他放弃上高中并没有遭到父母反对,相反他们很支持他的选择。
德国年轻人乐于接受职业教育在于,技工、销售员、农民等职业有很高的社会认可度,从事这些职业的人也不会轻易地看低自己。在德国,像克里斯托夫这样高中毕业后接受职业培训的人不在少数。德国联邦统计局2015年数据显示,当年签约职业培训的新生共有52.6万人,其中13.2万人持有高中毕业文凭,即拥有申请大学的资格。
德国职业教育为何如此吸引人?这与它的高质量密切相关。德国的职业教育以“双元制”为主,学生同时在企业和学校学习。
一个关于德国前总理施罗德的励志故事。施罗德自幼家贫,14岁就去当学徒,成为销售员。后来,边工作边上职业学校,最后考上大学,成为律师,直至当选德国总理。在德国,这样的例子很多。2015年1月,我校与德国卡尔夫行政区合作共建淮安市双元制实训基地。建立了苏北首家德国双元制培训机构“淮安市双元制职业培训中心”,开发和实施本土化的“双元制”课程,进行德国“双元制”AHK模具机械工职业资格认证,面向欧美企业培养输送专业技术工人。德国专家Peter常年驻校,亲自授课,学生获益匪浅。淮安市双元制职业培训中心已经招收2014级、2015级学员共48人建班,进行中职学历教育和德国“双元制”AHK职业资格证书培训,在整合利用学校现有师资基础上,市高职校高薪聘请德籍专家和国内专家担任高级顾问,引进、招聘5名具有丰富企业经验的培训师和专业理论教师任教,在“双元制”培养模式的实施的同时,也推动学校逐步走向了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模式改革的“深水区”。2016年我校派出师生近20余人赴德国多个地区进行技术培训和文化交流,近两年来,我校与德国职业院校多次互访交流,职校学子跨出国门,不断肯定自身职业价值,并促成德国卡尔夫和淮安缔结友好城市。2017年,淮安市市长蔡丽新代女士代表市政府与来访的卡尔夫地区行政长官弗兰克已正式签订友好城市合作备忘录,为淮安市市政府的国际交流增添浓重一笔。
当今时代,以习大大为首的党中央领导人和地方政府高度重视职业教育,不断加大教育投资。近年来我校师生更是在省级乃至全国职业院校大赛中频获金牌,勇创佳绩!这些获奖同学将被保送直上本科。记得一位省赛金牌得主齐君怡的父亲接受采访时,这样说:“把孩子交给这样的学校,我不仅是放心,更是自豪!”作为老师,见证自己的心血和努力得到家长和社会的认可,内心深处升起一种“高职有才,于斯为盛”的自豪。
职业教育如今逐渐被视为经济发展的“秘密武器”,其成功是多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要想发展好职业教育,需要我们全民投入。那么品质上乘的“中国制造”必将风生水起,遍及世界。俗话说的好:“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只要我们职业教育者们有信心、有恒心、有爱心、我们一定会将职校学子培养成祖国新一代“大国工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