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应从赏识与信任开始
——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方法分析
2019-11-26张爱萍
张爱萍
(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高坝镇台庄小学,甘肃武威 733000)
引 言
我国自古就对人的德行颇为注重,随着时代的变迁,我国教育一度陷入应试教育的困境,因此,社会公众和教育工作者普遍意识到德育、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在国家素质教育的号召下,一线教师的工作模式、方法开始发生变化[1]。小学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阶段,小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是生理和心理发生变化的关键时期,在这个时期内,教师尤其是班主任的工作方式对于小学生的德行、综合素质影响巨大,需要引起小学班主任的重视。
一、小学教育阶段班主任工作的现状
(一)德育方法单一
我国践行素质教育十多年的时间,始终未能完全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在德育工作过程中更偏重教师的主导作用,以教师灌输理论为主,忽视了学生的内在心理需求、心理变化规律,因此,学生表达自我、参与教育活动的机会非常少,这种方式的德育工作是表面化的[2]。
(二)德育内容简单
德育教育工作说起来简单,践行起来却难度较大。目前我国德育工作扁平化、理论化,德育内容不够生活化、灵活化,未结合当下学生的生活热点、接受能力,这导致学生对德育教育的积极性和兴趣偏低、接受程度较低,因此,我国德育教育工作始终难以深入推进。
(三)德育系统性不强
素质教育推行十多年,但小学德育工作并未真正形成系统,导致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始终呈现片段化,德育教育内容之间缺乏关联性,重点不突出,还要随时准备为考试让路,造成小学德育教育表面化,未能真正落实。
(四)班主任素质参差不齐
在我国绝大多数小学中,专业的德育教师或德育工作能力强的班主任缺口较大,学校和教师本身对德育的重视程度无法与小学应试教育相比,这使教师引进、培养过程中对德育方面着力不多,小学班主任的德育工作素质参差不齐,无法对学生开展优秀的德育教育。
二、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问题的原因分析
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始终浮于表面、未能落到实处的原因是应试教育对我国教育界的影响还很深入,德育教育被局限在课堂教育、灌输教学的范围内,教育方式缺乏多样性,教育内容不缺乏系统性,没有完整有效的评估方式;且我国小学大多未设置专职的德育教育岗位,班主任德育专业性不足、工作成就感不足、人员流动性较大,导致德育教育工作者队伍不稳定,影响小学德育教育的效果和效率。
三、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策略分析
(一)赏识学生
小学生容易产生焦虑、忧郁、厌学、逆反等心理,班主任需要重视学生的心理变化和状态,采用深入挖掘原因、及时给予鼓励的工作方式,使师生之间的关系转变为融洽。例如,班级中总存在淘气、不服管、不遵守纪律的学生,这样的学生很让班主任头疼。班主任希望用鼓励、赏识的方式进行德育教育,却无从下手。笔者建议班主任深入观察学生的学习生活,寻找学生身上的亮点和长处,也许会发现学生尊重老人、拾金不昧、爱护小动物等优点,有些学生的叛逆,仅是因为班主任和其他任课教师严厉的管教和呵斥让学生产生了逆反心理,笔者建议班主任与学生进行深谈,放下教师的姿态,以平等的交流方式,将学生置于成熟个体的位置进行对话,让学生明白教师对其的认可。
(二)信任学生
赏识学生只是班主任德育工作的第一步,走好这一步并不代表德育工作的完成,在让学生了解到班主任对其赏识后,第二步便是信任。目前,我国还处于大班教学的阶段,班主任一个人往往难以看管全班学生,且小学生正处于青春期,迫切希望证明自身的独立和成熟,希望得到教师、家长的信任,班主任的全程紧盯方式会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得不偿失。因此,笔者建议班主任联合学生家长,将管理时间、管理自身的权力下放给学生,这种权力下放并不是指班主任完全放任学生,而是要建立在管理和学习计划完备、定期评估反馈的基础上。此外,班主任还可以将班级管理的权力下放到班干部身上,否则班主任事无巨细地管理,使班干部无法发挥自身能力,不利于学生自主管理、责任心、创造力、执行力的培养,会导致班级氛围过于严肃。因此,在德育工作中,信任是非常重要的一环,班主任要将全程紧盯的工作方式逐步转变为引导、权力下放、定期检查、奖惩的形式,这样既可以缓解班主任的工作压力,又能帮助学生培养能力,引导他们顺利度过青春期,成长为学识与能力并重的新时代人才。
(三)重视联系生活实际
学生往往不愿在教师面前表现真实的自我,这让很多班主任自认为德育工作有几分成果,却无法探究真实情况,时常担心学生出现离家出走、校园凌霸等过激行为。近些年新闻报道中也经常提到,很多出现过激行为的学生在家长和教师面前表现良好。针对这种情况,笔者建议教师重视在班会等师生交流时间内,联系生活实际、社会热点问题与学生进行探讨,从学生的第一反应中探究学生真实的内心,一旦发现学生对过激行为、恶性事件存在漠然、过于感兴趣等态度时,班主任就应引起重视,积极对学生进行共情引导,探究学生在生活中是否存在隐性校园凌霸、家庭冷暴力现象,从而及时引导学生调整心理状态。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向学生开展法制教育,一方面可以保护学生的个人权利和隐私,另一方面可以为学生划定底线,让学生认识到,现代社会人们的压力普遍偏大,心理问题并不可怕,而是和感冒一样,是人类生理和心理的常态反应,应及时进行引导和治疗。
结 语
小学阶段,班主任的工作意义重大,因此,班主任必须不断学习德育工作理念、模式、方法,要求自己与时俱进,不断贴近学生的心理,认识到他们的心理状态和变化趋势,加强社会、家庭、学校之间的联系,综合运用多方面力量辅助处于青春期的小学生完成成长蜕变。班主任的德育工作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小学班主任要重视班级管理工作中的德育部分,为学生创造平等、轻松的学习生活氛围,经常对自身进行反思,用赏识、信任为德育工作开辟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