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小学数学应用题的教学策略
2019-11-26杜志斌
杜志斌
(甘肃省平凉市静宁县灵芝乡中心小学,甘肃平凉 743400)
引 言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过程中,笔者发现许多学生缺乏解决应用题的能力,存在着诸如找不到关键条件、不会举一反三等方面的问题。应用题不仅是一类题目,更是与生活密切相关的知识,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改善教学策略,帮助学生形成清晰的解题思路,为其今后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下面笔者将从强化概念理解、联系生活实际、培养举一反三能力、提升耐心四个方面探讨如何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
一、强化基本概念的理解
帮助学生了解并掌握基本概念,既是数学教学的核心,更是应用题教学的重中之重。应用题不同于小学阶段的其他数学题,其综合性非常强,基本上不会直接给出条件与问题之间的关系,而是需要学生自行找出条件、列出算式进行解答。在教学过程中,最常见的问题是低年级的学生不知道该如何列式,胡乱地将题目中出现的数字联系在一起,导致得出与正确思路毫无关系的答案;高年级的学生往往不会变通,简单的题目可以轻易做出,稍做改变的题目就不知从何下手。造成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学生对基本概念理解不清,相当一部分学生仅仅记住了公式,却不理解其中的含义,这也与教学过程中没有强调概念的重要性密切相关[1]。
强化基本概念的理解,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易于理解的方式,将基本概念通俗易懂地传达给学生,不能照本宣科、按图索骥。单纯的理论知识对于小学生来说是枯燥、无味的,小学教育应以兴趣为导向,让学生乐于学习、自主学习。同时,教师应适当增加理论教学在课堂中的比重,不能以一言以蔽之或是一味强调练习,在基本概念都无法掌握的情况下,多加练习这种量变形成不了质变。极少数刚接触乘除法的低年级学生,甚至在一两个月的学习过程中都不知道何时用乘法、何时用除法,一到做题就胡乱堆砌算式,在教师讲解下才能理解,对于这种基本概念掌握不清的情况,必须及早发现、及早解决,最好的方法是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地让学生全面理解。
二、走近生活,与生活实际相结合
在小学数学应用题的教学中,取题与解题都应从生活实际出发,尽量避免抽象化的讲解,以免学生无法理解。比如,涉及倍数关系的题目,同学分课本、椅子配书桌等问题可以让学生更清晰地理解题目在说什么、需要求什么;反观一些与学生生活相距较远的问题,学生经常会纠结于题干中的一些细节,或者找不到条件之间的关系,这对于小学阶段的应用题学习是无益的,因为其中的一些常识或知识会出现在他们日后的生活或学习中,此时补充并不合适。
还需关注的一点是,目前许多学生缺乏一定的常识,走近生活不只是对教学的要求,也是对学生学习的要求。实际教学中经常出现如下情况:学生不知道一根绳子剪两下会变成几段,跑一个来回是什么意思,这些问题实际上都很简单,学生如果有一定了解便可解出,但从实际练习情况来看,学生的错误却集中在这些问题上,这说明了学生生活常识明显欠缺。在课堂中,教师可以用一个相对集中的时间,准备好绳子、卡片等应用题中经常出现的工具,将剪绳子、对折纸片等问题进行演示讲解,让学生切身感受到题目中的“对折”“剪一下”是什么意思,可能会造成怎样的结果,与解题有什么关系,尽量少说“放学后自己回家做一下”。学生自己在家会不会照做尚不知晓,即使做了也不一定会符合题目要求,更何况还有一部分学生家中可能没有相应的材料,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对这些问题进行相关演示,这样会对学生的学习有较大的促进作用。另外,联系生活实际可以增添题目的趣味性,与生活息息相关也使学生感同身受,使其对应用题的学习充满兴趣,从而避免畏难情绪,不畏惧、不厌恶是对学习最基本的态度,寓教于乐是小学学习阶段的重要手段。
三、培养举一反三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该能力有助于学生今后的自我学习,是逻辑思维培养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有些学生看似会做题目,实际上是背下了解题过程,只要题目增加了些许难度或干扰条件,他们便无从下手。学生的这种做法一时间会表现为分数的提高,然而长此以往,会造成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质量下降等问题,教师应及时发现并制止这种现象,以防发生严重后果[2]。
针对这一现象,教师可以对一类问题进行汇总、细分,由浅入深,帮助学生建立起清晰的知识结构,对一类问题进行系统的理解、掌握。由于课堂时间有限,教师在编写讲义、教案的过程中需要多加注意,事先做好归纳、整理工作,以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此外,教师可以将编写好的归类教材作为寒暑假作业让学生阅读、训练,避免寒暑假作业趋于形式化,要充分利用好时间帮助学生突破应用题的重难点。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多加思考,不因题目会做就轻易满足,而是将问题从特殊变为一般,帮助学生树立从根源解决问题的意识。教师可以采取口头、书面表扬的方式,对一些难度较低的题目稍加改变,及时适当地增加难度,引导学生思考,从而帮助学生养成积极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为其今后的学习添砖加瓦。面对解题有困难的学生,教师也要尽量避免直接的批评,学生倘若在学习过程中受挫,难免会对学习产生阴影,应用题因其难度较大,不少学生会在解题过程中产生一些错误,包括粗心写错答案、答中写错得数等,教师不能只关注学生成绩的进步情况,也要关心其心理健康状态,使其在未来的学习、生活中具备敢于尝试、不怕犯错的勇气。
四、培养耐心思考能力
应用题的一大特点是具有大量的文字信息,许多学生在读题过程中,因为字数太多而不愿意仔细阅读,而是习惯性地寻找数字,从而漏掉关键信息,最终造成解题错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耐心,让学生静下心来读题,戒骄戒躁,提取出题目中的有效信息,避免所谓的“粗心”。高年级的学生也经常出现“跳步骤”的现象,这时教师应要求他们把每一个步骤在解题过程中写清楚,这样既方便寻找解题的关键点,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粗心带来的失误[3]。
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学生也是一样,每个人的读题速度会有着一定的差异,教师在课堂上可以适当降低读题速度,尤其面对低年级的学生,教师可以带着学生一起读题,帮助其厘清思路;面对高年级的学生,教师可以选取一些典型例题,鼓励学生列举出认为有用的信息,在讲解过程中,对有效信息和干扰信息进行区分,以便学生找到一定的规律,帮助其自主解题。此外,让学生把题目中的相关变量全都列在纸上也是可取的方法,这样可以锻炼其寻找相关条件的能力,为解题做铺垫。
结 语
综上所述,应用题的教学在小学数学中十分重要,对学生中学、大学的数学学习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重视理论教学的重要性,将数学知识、课堂教学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基本概念,熟练掌握解题技巧,从而全面提升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