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趣味,为小学劳技教育注入生命的活力

2019-11-26汪群燕

小学生 2019年4期
关键词:劳技多媒体家长

☉汪群燕

在小学阶段的教学中我们必须掌握科学的方式方法,要能够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带着兴趣出发我们的教学才会有效果,对于劳动技术课这门课程来说尤其如此,我们必须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增加课堂的趣味性,让学生能够全身心投入其中,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让学生在充满乐趣的课堂中提高动手实践能力。

一、结合多媒体实施趣味教学

多媒体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走进我们的教学视野,它具有许多教学上的优势,对于我们的小学教学来说是一个值得尝试的方向。小学阶段的学生天生就对互联网技术比较敏感,他们喜欢多媒体的形式,我们要巧妙地利用这一点,在教学的过程中发挥多媒体生动、直观的特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从而引导学生全身心投入到课堂教学中来。小学劳动技术课具有自身的学科特征,它与其他的文化课程不同,劳技课需要学生亲自动手进行操作,结合老师讲解的理论,通过手脑结合的方式来呈现出某个作品,这对于学生是很大的锻炼,对于教师的要求也很高。我们运用多媒体主要是集中在课程讲解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借助多媒体来为学生进行一些动态的步骤演示,从而方便学生理解以及学习。具体来说,比如我们在学习小学劳技课《生活中的绳结》的过程中,绳结在我们生活中很多地方都有体现,不同的地方会应用到不同的绳结,所涉及到的方法也是不同的,这时我们就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生活中常见的绳结应用,比如说用于捕捉野兽的捕兽结、用于野营时的系桩结,用于绑一些装饰品的八字结等,这些有的学生平时看不到所以理解不了,我们用多媒体可以直观的为学生展示,帮助学生加深理解。

二、家长参与实施趣味教学

劳动技术教育课本身是一门参与互动的课程,在这个课程的教学中师生之间的参与互动显得尤其重要,同时我们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环节就是家长的积极参与。对于小学生来说,家庭和学校是他们两个主要生活的场所,老师和家长在他们的生活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我们的劳动技术课可以成为一个好的沟通渠道,将家长、学校、学生三者紧密联系起来,教师可以根据实际课程的需要,适当的邀请学生家长来到课堂中,与学生们一起动手探究劳动技术,在其乐融融的氛围中,学生既能够掌握知识还可以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帮助建立和谐的家庭关系。劳动技术课程与其他的文化课程不同的一点就是家长是可以参与的,家长一般都具有比较丰富的生活经验,他们也可以给予学生一定的指导,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必须精心组织,保证家长参与的秩序,让活动可以顺利的实施进行。具体来说,比如我们在学习《水果拼盘》这个课程的过程中,对于很多家长来说他们在家都有过用水果做拼盘的经验,有些家长还会有很多新奇的点子,这个课程就是比较适合邀请家长参与进来的内容,我们就可以事先与家长沟通,尽可能选择一个大家都有时间的日期,邀请家长来到课堂中,每个家长和学生形成一个小组,在规定的时间内利用现有的食材进行水果拼盘比赛,最后还可以组织一个评比,这样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我们的这次教学就高水平的完成了。

三、实地考察实施趣味教学

劳动技术课程是一门讲究参与性与实践性的课程,它必须通过学生亲身的体验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实地考察法是我们进行劳动技术课教学需要广泛使用的一种方法,因为小学阶段的学生各方面的能力还不成熟,所以涉及到外出实地考察我们最重要的就是要保障学生的安全性。对于外出的场所教师一定要认真的调研,外出过程中的学生管理也要做到位,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实地考察教学对于学生来说是比较喜欢的,他们乐于同伙伴们一起走出课堂去学习新的知识,这个过程也是比较充满趣味性的,因此教师还是应该结合实际情况做一些外出教学的尝试。比如我们在学习《做风筝》这个课程的过程中,我们制作风筝最好的检验方式肯定是来到户外看风筝能不能飞起来,能够飞多高,这时我们就可以组织学生带着自己制作的风筝来到野外试飞,在试飞的过程中可以进行调整,比如有的学生选择的风筝形状不平衡所以总是起飞困难,有的学生选择的线太过沉重所以影响飞翔的高度等等,在实地实践的过程中要比教师单纯地讲解达到的效果更加深刻,教师可以进行尝试探索。

趣味性是我们小学阶段教学必须考虑的一个特性,对于小学劳动技术课的教学来说更是如此,在劳技课中我们要注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尊重学生的想法,让学生可以在自由的空间发挥想象,同时要利用好多媒体教学手段,还可以把学生家长邀请到课堂共同参与,适当的时候还可以走出课堂进行实地考察实践,教师要通过丰富多彩的趣味形式来赋予劳技课生命的活力。

猜你喜欢

劳技多媒体家长
借助多媒体探寻有效设问的“四度”
“人本”思想在小学劳技培育中的实践与思考
多媒体情境下培养学生阅读素养的三个维度
劳动技术课程资源开发与整合应用
多媒体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家长请吃药Ⅱ
犯错误找家长
微妙的家长QQ群,引无数家长竞折腰
近8成家长不认同只要学习好就行 健康最重重
挖掘乡土资源,推进“一校一品”校本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