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古诗词教学中比较阅读的应用研究
2019-11-26江苏省苏州相城实验小学校耿艳艳
江苏省苏州相城实验小学校 耿艳艳
小学古诗词教学作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部分,除为了让小学生通过学习,更好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之外,还培养了学生对中国古文化的认同感。通过小学古诗词教学,也丰富了小学生古诗词的积累,使其具有更高的文化涵养,也能让学生在学习古诗词文化的过程中增加对语文的学习兴趣,能够积极主动地学习掌握语文知识。小学语文教师若想达到古诗词教学的目的,就要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并指导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方法。
一、比较阅读
比较阅读的概念就是指在阅读的时候,把内容或形式相近或者相对的文章放在一起进行不断的对比,分析出文章之间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并能在此过程中加深读者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开阔自己的阅读思维,对文章的特点有所掌握,进而提高读者的阅读理解能力。
新课程改革提出,阅读教学不应遵循传统的死板模式,应该在阅读教学中运用多角度的阅读方式,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能力,让学生通过阅读能够拓宽其思维空间,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水平。
所以将比较阅读这种方法运用到小学古诗词教学中,不仅能改变其传统教条的小学古诗词教学模式,也能让学生的知识面更为广泛,更能让学生能够掌握古诗词的学习和阅读方法。
二、小学古诗词教学的要求
古诗词与现代文有着极大的不同,首先就表现在语言词句上,古诗词都是文言词句,现代文都是白话语言。二者之间让学生接受程度最高的当然是有着白话语言的现代文,因此古诗词的阅读学习方法与现代文有着极大的不同,由此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古诗词教学时,应该考虑古诗词的文体特点以及教学目标等方面来选择阅读教学方法。
新课程改革标准提出:“教师要使古诗词的创造性和主动性得到全面的发挥”,这就使得小学语文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古诗词教学前,要深入钻研教材内容,对诗词文本内容进行多方面、多角度的理解和分析,在对学生讲解时避免出现远离诗词文本内容的分析或者对诗词语句分析过度的情况,小学教师在进行古诗词教学时,要重视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阅读能力,指导学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提高学生阅读和鉴赏诗词的能力。另外,小学语文教师要在古诗词教学中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让他们在古诗词教学过程中感受到古诗词的魅力以及学习古诗词的乐趣。最后,小学语文教师要在古诗词教学中对学生进行鼓励式的评价,以此来增加学生对古诗词学习的自信和热情,教师还要在课堂上考查学生对古诗词的掌握情况,并且要注重考查学生对诗词中所表达的感情的体验,便于充分地准备下一次的古诗词教学。
三、小学古诗词教学中比较阅读的应用
1.比较点的确立
比较点的确立是比较阅读方法中的重点,选择小学生可以接受的比较点能够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的求知欲,还能够帮助学生在阅读和感受古诗词时获得良好的效果。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古诗词教学应用比较阅读时,让学生通过对古诗词之间的比较得出多首古诗词存在的共性,其共性可以是相同的主题、相同的题材、相同的表达方式等,将这些古诗词的共性放在一起进行对比,让学生掌握不同古诗词的特点,从而使得小学生加深对古诗词的理解,让他们对古诗词的记忆更加深刻,进一步积累更多的古诗词素材。
2.比较阅读方法的运用
小学语文教师将比较阅读应用到古诗词教学中时,要考虑小学生的思维发展规律,使得小学生容易接受并掌握比较阅读的方法,且能灵活运用到不同的古诗词中。因此,选择比较阅读方法中较为常规的求同存异法能够帮助小学生更容易体会古诗词中的思想感情,完善小学生对古诗词的认知结构。
(1)求同比较法
求同法就是指找寻不同的事物之间的相同点,将这些相同点放在一起进行比较,以此来推出这些不同事物之间的发展规律。这种方法运用到小学古诗词教学中,就是探索不同古诗词之间的共同点,小学语文教师可以把不同体裁、不同人物,不同情感的古诗词放在一起探索它们之间的相同点,让学生通过运用求同的比较方法能够构建不同古诗词之间的联系,提高对不同诗词的理解能力,也能培养小学生归纳知识的能力。
(2)求异比较法
所谓的求异法就是与求同法相反的比较方法,它是指对比两个事物之间的不同点,以此来区别两个事物之间的差异,而运用到小学古诗词教学中则是将两首有着明显相同点古诗词的不同点放在一起进行比较,比如同一题材的不同诗词、同一描写景物的不同诗词等,使得小学生能够辨别相似古诗词之间的差异,也锻炼了小学生独立自主的思考能力和阅读能力。
通过上述表达,小学古诗词教学中应用比较阅读法是小学语文教学改革要求的必然选择。将比较阅读应用到小学古诗词教学中,引导学生找出古诗词之间的相同点与不同点,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古诗词的效率,而且也增强了学生对学习古诗词的自信心。比较阅读法的应用,还能够增加小学生对古诗词的阅读兴趣,进而培养学生对古诗词主动学习探索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