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走一步,再走一步
——我们这样读《格列佛游记》

2019-11-26周建友

读与写 2019年16期
关键词:格列佛语段游记

周建友

(新疆博州博乐市第一初级中学 新疆 博乐 833400)

同一本书,深人所见者亦深,浅人所见者亦浅。如何引导学生在名著阅读中拥有最丰富的遇见,一直在思考,一直在探索。

阅读《格列佛游记》这样大部头的著作,应由学生自己通过阅读、交流建构阅读整本书的经验,形成自己的阅读方法,并最终提升自我阅读鉴赏能力。当然,学生由原初阅读到达深入阅读,中间还隔着千山万水,非常艰难。为了取得效果,“敞放式阅读”必须转为“小步轻迈式阅读。”对于此本书阅读,我们则经历了这样几个阶段,现做简要梳理。

第一阶段:学生自主阅读。此阶段,完全交由学生,每周布置一定量的阅读任务。做好班级阅读量的协调工作。紧跟着,做了个小调查,远没有想象的理想,繁重的课业负担让他们的阅读“如坐针毡。”拗口的外国人名、地名让学生连连摇头。赶快,递个拐杖,铺个阶梯。

第二阶段:带有任务的深入阅读。学生的原初阅读,大部分是由兴趣来驱使,阅读随意性比较大,对于情节性较强的大人国、小人国关注点高,而诸如描写或者议论性的语言则一目十行,阅读粗糙。针对此种情况,我布置学生抽取段落做摘抄,写出自己个性化的理解和思考。并抛出问题,让学生自主探索:

1.格列佛游历的四个国家,顺序能否替换?为什么?

2.聚焦名著段落,你觉得最具有讽刺性的是一个语段?结合你所调查的英国当时历史,猜猜他讽刺的是英国哪类现象或者哪类人?

3.《格列佛游记》中,作者对于子女的教育,对于人类的饮食,对于长生不老的理解,对于如何面对死亡,对于历史的真相都有自己独特的理解,请选择能够引发你共鸣的一处,摘抄并谈感受。

第三个阶段:交流呈现分享阅读。这是学生最喜欢的部分,各小组呈现本组对名著某一个段落或者某一个点的思考,小组的展示稀释了应试的功利性。活动就是一个互相学习的平台。你的思想会点燃我的思想,而我的思想又能丰富、深化或修正你的思想。

最后,就是我们的阅读提升课了。如何让学生在原初阅读和交流分享后能再深入一层,是这节课面对的首要问题。查阅了知网上关于《格列佛游记》的一些论文和赏析,一直在思考。如何能深入浅出的把学生引入名著阅读深处呢?

1.在思维碰撞中,走入名著丰富多彩的世界

中学生的思维是发散的,他们具有非常丰富的想象力,如何“呵护”而不去“扼杀”,就需要下一番功夫了。首先,便是课堂上开放题目的设置。在课堂上,我首先让学生用“在这部名著中,用“有……有……”说一段话。孩子们所说的真是丰富啊:这部书里有大人国、小人国,还有飞岛国、慧骃国;这部书里有辛辣的讽刺、深沉的哀叹,还有殷殷的期盼;这部书里有生动的叙述、细腻的描写还有精彩的反讽;这部书里有在钢丝上跳舞的大臣,还有只比大臣高一个指甲盖的国王。有的学生关注了内容;有的学生关注到了情感;有的学生则把关注点放在滑稽的人物上或者文章的讽刺手法上。这样一组交流,让我们有了“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之感。似乎,瞬间便把我们带入到了这些神奇的国度里。

针对这部经典的魅力之处,我则提出这样的问题:这是一个虚构的故事,为什么作者会写得如此真实、生动呢?我们可以从作者细腻的描写,来自于真实事件的想象,格列佛这个主人公身份的设置等方面探讨。孩子们的目光无处不在,思考也在无限延展。

2.在对比感悟中,慢慢走入名著深处

“比较”可以让我们的思考更加深入,让我们的视野与格局得到进一步提升。如何给学生创设情境呢?我选择尝试了以下几个角度来比较。

我搜寻了不同内容与风格的六个封面,给学生提供选择:如果你重新翻译了名著,你将选择哪一个作为你新书的封面呢?有的学生选择扬帆起航的图片作为封面,因为此图更有意境,能够把人们立刻带入作者的游记中;有的学生选择比较有趣的“大人国”封面,认为图片怪诞,特别能吸引孩子们去阅读;还有的学生选择慧骃国的图片,因为慧骃在此书中是最美好,最有爱,最仁慈的,图片中的主人公对着马微笑,也感觉到了作者对美好社会的向往,此图,最能突出作者的写作目的。

此番讨论,带给我们一次次震撼与惊喜,凭借这个桥梁,学生们更深刻的表达出了自己的想法,也给我们呈现了此本名著阅读的不同视角:有的人把它当作一本游记小说;有人把它当作一本讽刺小说;还有的人,尤其是孩子,更喜欢把它当作一本童话故事来读。由此,大家则更深刻的感到此本名著最大的特点:“神奇的想象以及辛辣的讽刺。”

语段的对比,可以让学生的阅读更细腻,不仅仅停留在表面的热闹,而静下来,文字就会呈现更丰富的表情。选择的对比语段,既要有相同点,不同点,又要在这比较中让学生获得对整本书的思考。

3.在方法总结中,升华阅读感悟

课堂上,教师必须要有极大的推动力量。深入名著之中,激发、碰撞、提升学生的阅读感受,是教师首要任务。或追问、或总结、或启发,或评判,要时刻给予学生的阅读指导,要对学生表达后的补充与深化,要以点睛之笔提升学生的感受质量。

人物的赏析,是每部名著必做的功课,而价值在哪?我们可以告诉学生:有时候,人物并不依赖情节而存在,未来,也许情节早已经被我们淡忘,但人物依然活在心中。聚焦语段时,要引导学生名著阅读的方法,一定要结合当时社会背景,关注特定背景下的时代性。除此以外,更要常读常新,了解跨越时代的永恒性。《格列佛游记》发生在十八世纪的英国,工业革命刚刚起步,而我们现在是二十一世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如果剥离开政治、经济、文化等内容,那么,剩下来的就是“人性。”在慧骃国中,对于人性的批判则是人类发展永恒的主题,批判人性的名著才是不朽的经典。

猜你喜欢

格列佛语段游记
浅谈中年级“语段学习”实践策略
在王宫里
基于语段加标推导和特征核查的TCG分析及接口区分条件
格列佛游记之利立浦特游记
【重点】语言文字运用:语段压缩
格列佛游记
地心游记(十)只剩我一个人
寻梦环游记
寻梦环游记
像格列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