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年级阅读兴趣的培养
2019-11-26福建省三明市梅列区第二实验小学温丽珍
福建省三明市梅列区第二实验小学 温丽珍
一、重视课外阅读
1.认识课外阅读的重要性
人才源自知识,而知识的获得跟广泛的阅读积累是密不可分的。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也说:“靠自己读书成长起来的学生,不但结实,而且有可持续发展的后劲。”《语文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这样指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而这些目标的制订与达成,都和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教学”息息相关。不论是教材内容精挑细选的课文,还是广泛的课外阅读书籍,都能让学生从中获得丰富的文学与精神食粮,增加知识的力量。
课文阅读尤为重要,课内的教材资源总是有限的,现在语文教学正在提倡由教材转变为用教材,就是要将孩子从课内的有限阅读引向大量的课外阅读。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课外阅读对学生世界观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课外阅读越多知识越广泛,课内知识学得越轻松,是解决学生负担过重的重要手段,同时,课外阅读还是开发学生智力的有力手段,特别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国内各地开展的课外阅读实践也证实了课外阅读的价值。(1)促进个性健康发展。通过调查发现,积极地阅读课外健康读物的学生,往往文化修养比较深厚,生活视野开阔,个性心理健全。(2)形成课内外知识的有机连接。课外阅读是语文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减轻学生负担,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和效益的有机途径。(3)锻炼了思维,提高了写作能力。课外阅读引发学生积极思维,以读促思,以读促写。由此可见,课外阅读对于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具有多重功能。
2.认识课外阅读的必要性
苏霍姆林斯基这样说:“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阅读的必要性由此可见一斑,课外阅读是人类特有的最变通,最持久的学习方式,是人类吸收文化财富,获得知识,认识世界的基本途径之一。阅读可以丰富知识,发展智力,陶冶情操,造就品格。课外阅读应该充分利用孩子的好奇心,想读书,想识字的愿望。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籍是千百年来人类历史文明的宝贵财富和智慧结晶。我们都知道,人类最好的学习途径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学生因受年龄和生活阅历等方面的局限,现在用“行万里路”的方式来认识世界不尽可能,而“读万卷书”却可以做到。读万卷书既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审美能力,陶冶道德情操,还可以帮助学生从小树立远大理想,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等。
二、培养阅读兴趣
兴趣是一切学习的动力。有了浓厚的阅读兴趣,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和阅读量的增加才能成为可能。课外阅读兴趣的培养必须从低年级做起。拼音是识字的基础,识字是阅读的前提,学生在小学一年级上学期的拼音教学完成之后,就可以让学生利用拼音阅读浅显的儿童读物,这既可以巩固拼音,又可以通过随文识字快速增加识字量,是拼音与识字教学的合理有效的结合。另外,孩子因年龄关系,好奇心强、好胜心强、记忆力也很强,阅读兴趣比较容易培养。
1.校园里的阅读
低年级的孩子在入校之后,语言能力得到迅速的发展,他们已经具备把自己听来的故事讲给比如听的能力,此时,他们的求知欲非常旺盛,对于课本以外的读物很感兴趣,若有充足的读物供他们阅读,将能培养他们爱读书的好习惯。挑选读物很重要,要符合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如果太深奥或距离孩子的生活太远以致难以理解,这样会打击孩子的阅读兴趣,家长和老师不妨从孩子的角度用孩子的眼光来推荐和挑选读物,由易到难,水到渠成,有些时候急于求成,反而欲速则不达。
(1)创设阅读环境
在校园里,老师应该有意识地创造阅读环境,这种环境的创设简便易操作,成效明显,比如:要以身示范,博览群书、知识丰富,与学生共读时,给学生读书,讲故事或和孩子进行读书接力比赛;充分发挥学校图书阅览室以及班级图书角的作用,经常更新图书,增加阅读量;每周用校内的时间带领学生进行课内阅读;班级文化的布置与形成要凸显课外阅读成果;校园内走廊上、教室内墙壁张贴名言警句,课余常组织学生阅读。
(2)荐读优秀篇目
古人云: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歌德也说过:“读一本好书,就是在和一个高尚的人说话。”由于小学生年龄小,阅历浅,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对读物的选择,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因此,教师的指导尤为重要。而优秀篇目应首推我们的传统经典——古诗,古诗是祖国文化宝库中的璀璨明珠,它句式整齐,富有韵律,易读易记,朗朗上口,深受小学生的喜爱。不必重视理解,重在反复诵读体会。教师可结合季节特点或者节日、社会环境等推荐的相应的古诗。得当的古诗阅读,有助于增强小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现代儿童诗也是孩子课外阅读的最佳选择,作品通常是儿童所作,年龄相仿,志趣相投,都是从儿童的视角来描绘所看到的现实世界,语句简洁精练、语言自然清新、语义健康美好、道理简单明了,孩子们读出了自己眼中的世界,其乐融融。
其他的读物,比如经典的童话、神话、民间故事以及一些图文并茂的卡通、漫画故事,还有一些神奇的自然百科,绘图色彩艳丽,语言简单易懂,都比较适合低年级的学生阅读。从国内到国外、从古代到现代,课外阅读给孩子展示了一个丰富而美丽的世界。
(3)开展多样活动
阅读兴趣的培养不光要创设阅读环境和荐读优秀篇目,还要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与之相结合,如:朗诵比赛、讲故事比赛、评选识字、写字大王、读书交流会、知识竞赛……以赛促读,提高阅读兴趣的质量。
2.家庭里的阅读
家庭里的课外阅读要充分调动学生家长的积极性,使学生家长首先认识到阅读的重要性,号召家长为孩子创设优良的家庭读书环境,一间书房或一个学习角落,一张安静整洁的书桌是必不可少的,经常和孩子一起逛书店,和孩子一起挑选一些图文并茂、可读性强的书;让孩子掌握选书的主动权,比如谜语故事、百科小故事、现代儿童诗、童话、寓言、成语故事等,都可以让学生尝试去读,每天陪孩子读一会儿书,用专门的本子记下孩子课外阅读当中主动识字的汉字,增加孩子的成就感,每晚为孩子讲一个名人小故事……通过这些方法,营造浓厚的家庭阅读氛围,不仅提高了阅读能力,也能加强亲子之间交流与沟通,益处多多。值得一提的是,不论是朗读还是讲故事,都尽量用普通话和书面语。有的家长认为孩子可能听不懂或看不懂书面文字和语言的表达,喜欢给孩子用口语翻译或解释,这是不好的习惯。因为孩子在生活中接触的大部分语言本来就是口语,在语言书面表达上会受不规范语言的影响。如果我们一直有意识地用规范、优美的书面语言,孩子看得多、听得多,需要时会自然而然地使用规范的语言,这样就可以提高孩子的语言与文字的表达能力。
3.社会中的阅读
老师和家长还应重视孩子的阅读要与社会相联系,让孩子们留心观察周围的阅读因素,比如每天看新闻、动画片;在游乐场看游客须知;逛街时读街道二旁的广告牌;在动物园、植物园时认识各种动植物的名称;阅读各种产品使用说明书……这样,综合身边一切有利因素,提供尽可能的学习材料,使之成为课外阅读的延展,学生的阅读量增加了,识字量扩大了,想象力丰富了,情感发育完善了,更重要的是读书的兴趣极大地提高了,自觉自愿地去享受阅读的快乐。
总之,“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我们不仅要认识到阅读的重要性,更要通过学校、家庭、社会三者的合力,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注重逐步培养孩子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培养孩子个人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来增加知识、了解社会,在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的同时,发展学生个性,为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感和丰富的精神世界奠定了坚实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