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孩子,我该怎样来爱你

2019-11-26甘肃省兰州市西固区福利东路第一小学陈璟棠

小学生作文辅导 2019年14期
关键词:老师孩子课堂

甘肃省兰州市西固区福利东路第一小学 陈璟棠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看到大大的问号,也许你认为,我在唱反调。因为近日我班的一名学生令我头疼了好几天,对于一个孩子,我不想用过多的语言去描述他,只想让我们一起来听听孩子们的告状声:(1)老师,他往我的裤子上撒尿。(2)老师,他站队老拉我的裤子。(3)老师,他故意拿我的橡皮擦……给家长反映情况,看到他的爸爸堂堂一米八的个子,眼睛里噙着泪花对我说:“老师,他幼儿园就这样,挨的打比别人多得多,现在上学了比原来还稍微好一些,起码有了一些规矩。”作为老师,我的心里也有一股说不出的滋味。孩子,你到底是如何想的?家长和老师怎样做,你才有进步呢?我们如何对待你,你才会有进步呢?

近日,我细细地再一次观察这些孩子,他们到底想干什么?在一次去深圳清林小学的学习培训中,和蔼可亲的杨校长给我了启发。二年级的小学生在楼道打打闹闹,不小心撞到了校长身上,孩子们一下子不知该怎么办了,小声说:“校长好!”杨校摸着孩子的小脑袋说:“如果你们撞到我那就不好了!”孩子们一下子不好意思了,说:“校长,我们再也不在走廊中打闹了!”杨校说:“二年级的孩子还在习惯的培养阶段,你得容许他们慢慢培养,形成习惯。如果一下子对孩子们严格要求,他们只是表面上服从了,可内心却不是这样的,得随时有人盯着,所以习惯孩子在不断犯错误的过程中成长,也许他的成长更令孩子记忆深刻!”我也在细细思考, “以人的长远发展为主,尊重学生,依靠学生,为学生设计教育和教学,让每一个鲜活的生命得到激扬,一切以孩子为主。”听后,我有了深刻的体会。

教师已不再是知识的容器,把知识灌输给学生,而是一个教学的设计者、组织者、课堂调控者,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也是共同学习者。读到这里,我对“教育”二字也有了新的理解。教就是教做人,育就是育心灵。想到这里,我想起来初为人师的一件事:学校派我参加市语文阅读教学比赛,根据领导的安排,老教师为我层层把关,可以说是万无一失去做了这节公开课。果然,不负众望,得到了一等奖。还没等我高兴起来,一名学生在作文中这样写道:老师天天教我们要诚实,可她自己呢?对于孩子这样的问题,我无言以对。直到现在,我都牢牢记住孩子的话,做公开课从不演练。只备教材,不备学生。没有关注学生,试想如果在那天的课堂上,我听到不同的声音会怎样呢?完全把课堂的预设与生成分裂开来,那样的课,教育过程是依据成人的认知方式展开的,当然就缺少了学生主动认知的风采,同样也使课堂缺少了学生从不知到知之的矛盾运动,缺少了生动活泼的主动活动,一堂课没有了这些,就没有了活的灵魂,失去了生命活力。

做了差不多二十几年的班主任工作,常常在“活教”与“严管”之间徘徊、困惑,有时更是不知所措。对于前文中提到的孩子,我现在就有点费劲。对于低年级,家长式的管教有一定的必要性,起码可以为他们订立详细而具体的目标,可以干这个,不能干那些,时不时加上小奖励,但说真的,这种方式从某种程度上也禁锢了学生的个性,使他们习惯于听从,长期下来就会缺乏必要的判断力。没有了孩子的个性,而且对于干好事有了功利性,学生真的时间长了就能形成习惯吗?我认为这同样需要一个大的环境来熏陶孩子更好。天天在强调安全,安全的第一要素就是遵守纪律,但是太听话的孩子失去了自我,我们班就有几个这样的例子:小超小越双胞胎兄弟,在所有老师的眼里,提到他们的纪律可能摇头的比较多,但是他们的思维活跃,想象丰富,又是别的孩子无法比的,去年冬天的科技展览,其他孩子听老师的话,乖乖地站在老师指定的地方,他们两个人随着遥控机器人的表演,从活动室的头追到尾。回到教室,他们两个还在研究,遥控器和机器人之间一定有一个互相作用的东西,可其他孩子只是模仿机器人的动作在玩。他们这样的举动对于安全就是一个挑战,所以在班级管理上,“收”与“放”之间的“度”就显得格外重要。作为班主任,我想我应该营造一个团结、活泼、向上的班集体,这个集体中的所有成员,包括老师和学生都应该有一个合力,相互影响、相互教育,这样才能使集体有更好的发展,使学生有更好的发展。

永远对学生都不放心。看到这里,我就立刻想到自己,对于孩子从来都不放心,认为这个孩子也不会,那个孩子也不会,所以每次都让孩子们坐好,可以说把知识揉碎了合起来,合起来再揉碎。孩子没有了自主学习的机会,没有了自己的思维,成了知识学习的小机器:接受、储存、输出。如果类型一变。小机器们绝对会出现:对不起,这个信息没有储存。多么可怕!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让每一位家长满意”,这两句大家都很熟悉的宣传语,留给我们无尽的遐想,什么叫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后半句就看我们教师怎么去补充了,如何去理解了。我们试过多少种方法教育一个特殊的孩子,例如我们大家熟悉的洋思中学,从一个农村初中发展到如今,他们经历艰苦的改革创新之路,并且最终获得成功,这种不放弃、敢创新、寻突破的精神就值得我们学习。

我们现在所处的大教育环境,要生存,就必须要寻求创新,寻求改革,寻求转变观念和意识,学习勇于创新的精神,这样我们才能立足、生存、发展。

回到前面我的孩子身上,我至少明白了:我没有从孩子的角度去思考他到底想要干什么,我没有从多方面去认识他,在我的记忆中,可能只有孩子调皮的一面。我没有发现他对班级的任何事都很热心,自己做了错事不知道,但是别人做了错事,他的正义感很强等。突然我悟到了一点:孩子这样做,是不是想引起我们对他的关注呢?从这一个孩子身上,我牢牢记住了:我们老师做的就是帮学生立一个“根”,然后让其尽情生长。尽管树的周期不同,高度不同,幅度不同,但不论什么树,最后都能充分生长,形成郁郁葱葱的大森林。

猜你喜欢

老师孩子课堂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在课堂花开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老师,节日快乐!
孩子的画
老师的见面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