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言语实践的寓言教学策略
2019-11-26江苏省盐城市第三小学田苏洁
江苏省盐城市第三小学 田苏洁
在小学阅读教学中,教师要紧扣寓言文体特征,运用有效的教学策略,通过多样化的言语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一、在朗读和表演中理解文本
寓言故事中都有一些鲜活的人物形象,比如《自相矛盾》中的楚国人,《揠苗助长》中的农夫,《狐狸和葡萄》里的“狐狸”。为了表达需要,寓言常会运用一些有趣、夸张的人物形象来凸显寓意。这些寓言形象生动传神,可以表演和品读。
1.在表演中感悟形象
根据小学生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的心理认知特点,寓言教学可以让学生通过角色表演,感悟人物形象。比如,在《狐假虎威》一课教学中,可以先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东张西望”等刻画老虎的词语,然后再让学生表演这些动作。在表演的同时,教师可通过问题启发学生思考,走进人物内心世界,比如:“老虎,你在东张西望什么呀?”这个问题可以让学生设身处地体会老虎的心理想法,感悟它半信半疑的心理变化。通过角色表演,可以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力,激发他们深入阅读文本的兴趣,可以帮助他们走进文本深处,在理解寓言故事内容的过程中感悟人物形象。
2.在朗读中走近形象
寓言故事中总有一些生动传神的细节描写,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感情朗读,走近寓言形象。比如,在《狐狸和乌鸦》一课教学中,可以让学生聚焦狐狸说的三句话,体会狐狸说话时的语气和表情并表演读。在声情并茂的表演中,学生对狐狸的狡猾感受更深了。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学生既在理解,又在演绎,在生动的言语实践中,学生走近了寓言形象。
二、在交流和比较中感悟寓意
寓言故事一般通过一个浅显的故事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教学中要引导学生通过思维碰撞感悟寓言故事背后蕴藏的寓意。
1.在交流中启迪思维
寓言故事虽然简单,但是却蕴含着深刻的寓意,学生理解有偏差时需要教师智慧引导。比如,在《鹬蚌相争》一课的教学中,很多学生不能理解鹬和蚌错在何处。有部分学生觉得鹬不应该去啄食蚌肉,也有部分学生认为鹬吃蚌肉天经地义。这样的矛盾冲突体现了学生对文本寓意理解的偏差,教师可以灵活根据学情,相机引导学生再次细读寓言。在对话交流中,学生终于明白了寓言的寓意。出现了问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交流讨论,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2.在联系中生成智慧
学习寓言不仅要帮助学生感悟寓意,还要让他们在联系生活中深刻领会寓意。比如,在《揠苗助长》一课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读懂寓言,明白凡事不能急于求成的寓意,还要引导学生跳出寓言故事,寻找相似的生活现象。可以启发学生思考:在我们的生活中,有没有像农夫揠苗助长这样的故事呢?有学生就说:“我今年买了一盆君子兰,我一有空就给它浇水,盼望它早点开花,结果没过多久,它就死了。”在他的启发下,还有一些学生也讲述了自己亲历或耳闻目睹的相似故事。通过联系生活,学生把生活和寓意建立了联系,在理解别人故事和联系自身故事的过程中,深刻理解寓意并生成了生活智慧。
三、在讲述和写作中学习表达
学习寓言故事,不仅要引导学生理解内容,感悟寓意,还要积累语言,学习表达。可以通过讲述、写作等多样化的言语实践活动帮助学生积累和运用语言。
1.在讲述中内化语言
在寓言故事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复述故事的方法积累和内化文本语言。比如,在《螳螂捕蝉》一课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理解故事思路,然后重点围绕故事高潮部分,练习把故事讲生动。比如,聚焦“悠闲”和“自由自在”,引导学生体会蝉的盲目自大,并指导他们用舒缓的语气语调来讲述;聚焦“身后”一词,体会危险的突然来临,并通过紧张的语调来表现。在教师指导的基础上,在自己熟读试讲的基础上,在小组内互相讲评的基础上,学生在反复的故事讲述中内化了课文语言,提升了表达能力。
2.在写作中学习构思
寓言故事往往通过巧妙的构思来提升艺术效果,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通常不太喜欢乌鸦凄惨的叫声,但在《狐狸和乌鸦》这篇寓言故事中,作者却一反常态,设计狐狸赞扬乌鸦的叫声动听,这与现实中的乌鸦形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假如把乌鸦换成八哥、黄鹂等,可能就没有这样的喜剧效果和教育意义了。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围绕这个经典故事继续做文章,引导学生学习寓言故事,通过对话推动故事情节的写法,让学生写《狐狸和乌鸦》(续集),学习作者的构思和表达。此外,在寓言教学中,教师还可以通过扩写、改写、仿写等言语实践,让学生在写作中学习寓言的遣词造句和谋篇布局,不断提升言语表达能力。
四、在拓展和对比中提升素养
1.“文”“白”对比
流传至今的中国寓言故事一般来源于文言文,文言文和白话文特点分明:白话文简单明了,文言文简练概括。比如,文言文版的《揠苗助长》总字数不足50 字。在教学寓言故事《揠苗助长》时,引导学生读懂了寓言故事后,可以相机出示文言文版,让学生和白话文版比照阅读。这样做既可以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热情,又能让他们在品读文言文的过程中感受文言文的典雅精致和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2.同类对比
在寓言教学中,教师要有群文阅读的意识,可以把相似主题的寓言和故事放在一起让学生阅读。比如,《鹬蚌相争》和《螳螂捕蝉》都阐释了不能只贪图眼前利益的寓意,与此相似的历史故事有《唇亡齿寒》和《围魏救赵》。也有一些寓言故事,主要角色相同,故事情节不同,比如《狐狸和乌鸦》《狐假虎威》和《狐狸和葡萄》等寓言故事的主角都是狐狸,但形象却略有不同。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比较它们的异同,在深入品读中理解文本和体会寓意。
3.以点带面
教学寓言故事可以以点带面,通过一篇寓言引出一系列或一本寓言故事集。比如,学习了《滥竽充数》之后,指出《自相矛盾》《守株待兔》等寓言故事都出自《韩非子》这本书,激发学生阅读经典的兴趣,让国学经典启迪学生的智慧。学习了《蝉和狐狸》《狐狸和葡萄》等寓言故事后,相机推荐《伊索寓言》,引导学生开展整本书的阅读,发现中国和外国寓言故事的不同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