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知行合一”理论探初中道德与法制课堂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2019-11-26张秋霞
张秋霞
(贵州省湄潭县茶城中学 贵州 湄潭 564100)
“知行合一”是明朝思想家王守仁提出来的有关认识论和实践论的哲学理论,其内涵是指道德意识与道德行为是密不可分的两个部分,如果我们懂得了正确的道德理论并形成了道德良知,就应该在现实生活中以这种正确的道德意识来指导和引领我们的道德行为。这种哲学理论在现实生活中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因此,初中道德与法制教师应当以“知行合一”理论为品德培养的导向,探索培养初中生道德与法制核心素养的有效策略。
1.以知为行,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和法律意识
意识决定行为是不变的法则。因此,从“知行合一”的角度看学生们道德与法制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应该从学生们懂得正确的道德意识开始。因此,初中道德与法制课的教师应当在课堂教学中通过知识讲解和案例分析培养学生们的规则意识和法律意识,以经典的案例为引,让学生们分析其中蕴含了哪些法律法规常识,案例中的人是否违法,是否道德意识败坏,对他人和社会有哪些危害等,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课本中所蕴含的枯燥的道德精髓和法律精髓。将来一旦涉及到某些涉及法律和道德规范的事情,学生们就会根据自己所具备的法律知识和道德良知对事件有一个正确的判断。这就是所谓的“以知为行,知在行先”,让道德意识法律意识和规则意识成为一种直觉行为。
例如,笔者曾经就近年来发生的几起恶性霸座事件为例,让大家分别站在霸座者和其他乘客的角度来分析问题,让学生们在《道德与法制》课本中寻找评判其行为是否失当的理由。这种具体的情境创设不仅源自生活且与学生们的生活实际息息相关,学生们的探究热情极为高涨,不仅在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遵守公共规则》中找到了依据,而且在情景剧表演之后深切地体会到自私者之可恨,对公共秩序造成的危害以及对他人造成的伤害和影响。学生们纷纷表示以后在公共场所要遵守秩序,不插队,不违纪,不伤害他人。笔者认为,正是《道德与法制》课本中所蕴含的正义的力量以及人们对正常社会秩序的向往和对人性向善的期待保证了学生必然会具备《法制与道德》的学科素养。
2.以知引行,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
《道德与法制》这门学科的设置不单单是为了让学生们懂得一定的道德常识和法律规则,而是为了以知引行,让学生们在现实生活中遇到事情的时候多思多想,让学生们以理性思维来处理事情,而不是在冲动之下违背道德伦理以及法律法规。例如,有一次,班上一名男同学在课间把一只米黄色的流浪猫带到了教室内,女生们喜爱得想要去抚摸,男生们则更多的是把它赶过来赶过去耍着玩,看到女生又爱又害怕的样子很兴奋。笔者就让大家打开书重读《可爱的动物》这一章节,让大家看看自己的欢乐是怎样得来的,自己是否有考虑到小猫咪的感受。当学生们认识到自己因为个人的喜好惊吓了流浪猫让它受到伤害的时候,教师就引导他们重提这一课的主题思想,让他们明白因一己之私和冲动的情感而破坏了人与动物间的和谐和共生,是不理智的,也是不可取的。最后,他们在学校墙角的花圃旁为它搭建了一个窝,每天把自己吃不了的饭菜喂它一点儿,遇到扰乱流浪猫的人他们也会义正言辞地告诉他们要爱护小动物,不能伤害它。如果真的从内心喜欢它,就要尊重流浪猫自己的生活习性,让它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生活。笔者认为,这样的实例告诉我们,只要有正确的道德意识,遇事多动脑筋,让道德规范做我们行为的标尺和准则,我们的生活就会变得更加理性,更加美好。
3.以行证知,培养学生的实践意识
《道德与法制》学科的核心素养包括正确理解中国传统的道德规范和现行的法律法规;具备一定的分析能力、正误判断能力;具备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思想品德。而这些《道德与法制》核心素养是否真正的养成,最终需要以行证知,在现实生活中,在不同的实例中,看学生们能否把《道德与法治》课上学到的知识付诸实际。然而实践表明,以行证知需要过程,需要学生们对道德意识的深入认识和探究。只有在不断的生活体验中学生们有所感悟、能够理智分析、正确且灵活地对规则加以应用,并形成一定的熟练度以及应用道德和法律规范来解决问题的自觉性,教师才会感到学生《道德与法制》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工作才算初有成效。
为了让学生们具有实践意识并通过体验式学习获得更深层次的对为人处世、道德法规的认知,笔者采取了多种教学方式,包括增设实践活动课、体验式教学、参与式教学等模式,让道德知识与法律知识与学生周边的法治事件、现实生活中的典型案例以及社会法律热点等结合在一起,既保证鲜活的案例内容以及在参与过程中的亲身感悟让学生们有更强烈地意愿期盼《道德与法制》课的到来,又能让学生们在活动参与和体验中、信息的交流与思辨中,领悟到《道德与法治》学科设置的必要性以及指导性,从而让学生们初步具备了守法、维权的意识和用正当途径而不是冲动的情绪来解决问题的觉悟,最终成为一个为自己、他人和社会负责的人,而这正好符合《道德与法制》课设置的初衷。
综上所述,初中《道德与法制》应该以“知行合一”为引导,培养学生们的学科核心素养并让他们在经典案例分析和现实生活实践中真正体会遵纪守法的内涵,在积累了一定法律法规知识之后,以道德意识和法律意识为先导,做遵纪守法之人和具有高尚道德品质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