册亨县布依族竹鼓舞传承对策研究*
2019-11-26王云杰王耀文王平洋
王云杰 王耀文王平洋
册亨县布依族竹鼓舞传承对策研究*
王云杰1王耀文1王平洋2
(1.遵义师范学院 体育学院,贵州 遵义 563002;2.许昌市建安区第二高级中学,河南 许昌 461000)
册亨县是我国布依族人口比例最高的一个县,该县的竹鼓舞是布依族的传统舞蹈形式,但是该舞蹈出现了传承危机。文章对布依族竹鼓舞的源起和传承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传承对策:加大布依族竹鼓舞的宣传力度、增强竹鼓舞在村寨中的作用、坚持传承与创新相结合、以竹鼓舞作为民族特色融入旅游业。
布依族;竹鼓舞;传承
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册亨县,位于贵州省西南部。该县居民以布依族群众为主体,布依族人口占总人口的76.8%,是我国布依族人口比例最高的一个县,被称为“天下布依第一县”。册亨县的布依族竹鼓舞是当地民族文化中重要部分,几百年来,代代相传。竹鼓舞是布依族一种独有的舞蹈,它的主要目的是庆祝丰收以及祭祀竹王,表达人们对丰收的喜悦和对竹王的崇敬之意。通过这样的一种活动,人们能够增进情感交流,分享彼此在丰收之年的经验。
由于经济发展和地理位置的原因,县里很多中青年人都外出打工,逐渐失去了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兴趣,留守在家里的只剩下老幼妇孺,也无力继续传承,再加之传承人老龄化严重,致使竹鼓舞在当地出现了传承危机。本文通过对竹鼓舞的现状以及对当地情况的了解,对竹鼓舞的传承发展提出建议,以拯救布依族的宝贵传统舞蹈。
1 布依族竹鼓舞简介
1.1 布依族竹鼓舞的源起
布依竹鼓舞,布依语称“笛炯凡芮浪耍耍”。在布依族的传说中,布依族人是竹王的后代。因此,布依族人在房前屋后总爱种竹,依竹而居。千百年来,布依族人在生产生活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有效的利用竹子,不仅制作了生活所必须的器具如竹背篓、簸箕、鱼篓等等,同时布依族人也把竹子制作当成休闲娱乐的音乐、舞蹈道具,布依族“竹鼓”就是其中的一种。秋收完毕后,布依族人民要选择吉日,用新米打糍粑祭祀竹王。祭祀完竹王后,人们在晒坝跳竹鼓舞庆祝丰收,同时,祈求来年风调雨顺。
1.2 竹鼓舞的动作形式
布依族《竹鼓舞》是流传于黔西南州册亨县弼佑镇的一种民族原生态舞蹈,布依族《竹鼓舞》多以击鼓或小打音乐为伴奏,布依族同胞在表演竹鼓舞时双手拿相同大小或一大一小的竹鼓相互敲打,通过跳跃、转体、击地等方式演绎竹鼓舞,“竹鼓”在舞蹈中上下翻腾,声响悦耳,节奏明快,其动作潇洒大方、行云流水一气呵成。
该舞蹈教学时分为九式:第一式:“击鼓迎送”式,布依族语为“笛炯昂嘿”; 第二式:“望鼓”式,布依语为“安炯”; 第三式:“跳鼓”式,布依语为“申炯”;第四式:“躬身踏鼓”式,布依语为“躬浪笛炯”;第五式:“绕鼓祈福”式,布依语为“晚浪笛炯嗨利优”;第六式:“摇鼓”式,布依语为“搬浪笛炯”;第七式:“挑鼓”式,布依语为“顶炯”;第八式:“骑马甩鼓”式,布依语为“乖马嗨炯”; 第九式:“鼓舞飞扬”式,布依语为“笛炯哼哼”。
2 布依族竹鼓舞的传承现状
2.1 布依族竹鼓舞在村寨
竹鼓舞在村寨里的传承,主要是在祭祀诸王的那天。那天,村里的人们将猪头、鸡、糍粑和酒等供奉祭品摆在村寨一片有神附竹林前的祭台,由寨老(活摩公)主持仪式,焚香烧纸,大声念:“竹鼓声响,竹王驾到,保佑全寨大吉大利,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并带领全寨各家各户代表(男丁)以及全体表演竹鼓舞的村民敲打竹鼓叩拜竹王。在寨老(活摩公)主持仪式结束后,大家就边跑边打竹鼓来到村寨晒坝来场跳竹鼓舞欢庆。册亨县全县有12个乡(镇、街道),一共设有944个村民小组。在这12个乡(镇、街道)中只有弼佑镇开展竹鼓舞,弼佑镇一共有10个村。通过走访和电话访谈得知,只有在弼佑村,寨老规定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寨子祭祀竹王的日子,祭祀完会后回到晒坝场上跳竹鼓舞。而在其它9个村,寨老则是选择吉日去祭祀竹王,祭祀完竹王后就没有活动了。由此可见,竹鼓舞的表演机会少之又少,在村寨中的传承效果较差。
2.2 布依族竹鼓舞在学校
表1 册亨县部分中学竹鼓舞开展情况
课间操体育课课后时间 弼佑中学不开展开展不开展 册亨民族中学开展开展开展 册亨第一中学开展开展开展 册亨第三中学开展开展开展 者楼中学开展开展不开展 册亨二中不开展开展不开展
竹鼓舞在学校的开展比较好,得到了学校领导的重视。学校领导将竹鼓舞纳入了体育与健康的课程内容,将竹鼓舞作为体育课的考查项目之一,校园竹鼓舞动作和音乐上与传统竹鼓相同,这样可以加深同学们对民族文化的了解。册亨县共有20所中学,本次走访主要以起源地中学和城区中学为主。在走访过程中得知的开展现状如表1。
从表1能够看的出,册亨民族中学、册亨第一中学和册亨第三中学开展的比较好。据了解,在册亨民族中学,竹鼓舞主要由专任教师在体育课上教授。学校每周星期四的课间操要进行竹鼓舞练习,而且那天全校的学生都必须穿着本民族的服装随着音乐进行舞动。每年学校的12月9日都举行竹鼓舞比赛,还邀请专业的老师进行评分。在册亨第一中学,竹鼓舞的教授主要是在课余时间,体育课中也穿插有竹鼓舞。高一新生进校后,必须要学会竹鼓舞,学校的课间操内容之一。在册亨第三中学,由于是初中生,在认知水平上和高中生不一样,所以学校的课间操主要是竹鼓舞,可以加深学生对竹鼓舞动作的认识,学校还开展有兴趣班,加深学生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学习。
此外,推进竹鼓舞的传承,传承人的培训非常重要,其中竹鼓舞教师的培训就已经得到了重视。2014年9月22日,册亨县在县活动中心举行民族文化进校园——布依族“竹鼓舞”培训活动,此次培训共从全县抽调63名教师参加。此次培训大大增加了竹鼓舞传承人的培训力度,为竹鼓舞的传承提供了人才保障。
3 布依族竹鼓舞的传承对策
3.1 加大布依族竹鼓舞的宣传力度
正如前文分析,在村寨中,由于是为了庆祝丰收和祭祀竹王,所以竹鼓舞表演仅会在秋天丰收以后进行,尽管在某些村寨增加了每年九月初九或者每年的正月初六、初八进行表演,但是其表演时间还是有限,起不到太大的宣传作用。鉴于此,2014年11月29日,“竹鼓舞”以9768人的表演成功申报了吉尼斯世界记录。“竹鼓舞”申报吉尼斯记录的成功,不仅提高了布依族竹鼓舞的宣传力度,增强了竹鼓舞的影响力,而且也给册亨县带来了与外界交流的契机,是一次比较好的宣传。但是自此以后,有关竹鼓舞的相关信息和报道又日渐冷落下来,相关部门不能只躺在“吉尼斯世界纪录”这个成果上,要借助于现代信息的科技力量,利用多媒体、自媒体等宣传途径,在宣传竹鼓舞的同时,推广册亨县的相关资源,扩大这个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的影响力,只有适应新时代的发展,才能够走得更远。
3.2 增强竹鼓舞在村寨中的作用,提升民族自豪感
以往在村寨中的竹鼓舞表演,是在特定的时期才进行的,如庆祝丰收、祭祀竹王,但是这样的表演机会较少。可以借鉴其他少数民族的推广方式,加大竹鼓舞的出现频率,例如在一些节假日的庆祝场合、在少数民族的特定日子里进行演出,或者举行不同级别的比赛,以赛促练,以演促练,并予以适当的奖励和认定,鼓励不同民族面貌的群众都参与,这样在推广竹鼓舞的同时,也能够增加布依族民族的民族归属感、自豪感,更能够促进各少数民族以及汉族群众之间的交流与融合,提升每一位群众的中华民族自豪感。
3.3 坚持传承与创新相结合,实现新时代的新局面
如前所述,册亨县民族中学以及几所中学对竹鼓舞比较重视。但是同时也发现,由于对少数民族文化的认识不够、以及现代社会的大量信息的影响,许多学生对竹鼓舞并不太感兴趣,仅仅是为了应付而学习。此外,学习内容中的竹鼓舞套路,有的同学认为动作单调,有的认为不好看,有的认为难度太大,在学生们接触互联网信息越来越丰富的背景下,学生们有这样的认识是很正常的,也正是因为这些原因,要想竹鼓舞得到学生们的认可,一定要坚持传承与创新相结合。传承民族精神,创新舞蹈形式。这就要求需要有高水平的编舞人员,编导出更适合现代学生欣赏水平的、既能健身又能传承布依族民族意志和精神的舞蹈套路。
3.4 以竹鼓舞作为民族特色,融入旅游业,实现双赢
册亨县政府为了有效保护和传承竹鼓舞,制定了 “保护第一、抢救为主、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政策来传承民族文化。在该思想的指导下,需要与开发地的旅游资源相结合,以布依族竹鼓舞作为册亨县旅游文化中的一大亮点,开发旅游地、旅游物质资源的同时,开发布依族少数民族的精神文化资源,以参与式体验为主要方式,将民族服装、民族配饰等相关产品的开发、销售等融为一体,把竹鼓舞的传承发展和当地旅游业的发展一同推进,实现两者的双赢。
[1]王耀文,王云杰,覃正朝.册亨民族中学布依族转场舞和竹鼓舞的开展现状[J].运动精品,2017,36(1):1-2.
[2]韦丹.非物遗产—布依族竹鼓舞[J].环球人文地理,2015(18):155.
[3] 布依族竹鼓舞,百度百科[EB].https://baike.baidu.com.
[4]韦嘉.民族民间舞蹈进校园调查及建议——以册亨县威旁乡大寨村布依族“转场舞”为例[J].贵州教育,2014(11):15-19.
[5]民族原生态舞蹈布依族竹鼓舞[EB].中国网.中国民族频道,2014-10-30.
[6]魏永.贵州布依族竹鼓舞传承发展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6,6(30):180-182.
[7]刑祖性.册亨原生态布依竹鼓舞走进校园[N].亮点黔西南,2014-10-14.
On the Countermeasure to the Inheritance of the Buyi Bamboo Drum Dance in Ceheng County
WANG Yunjie, etal.
(Zunyi Normal College, Zunyi 563002, Guizhou, China)
2015年贵州省本科教学工程建设项目(黔高发〔2015〕337号)。
王云杰(1978—),副教授,研究方向:体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