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一流大学办学的共性特征及对中国大学的启示
2019-11-26冯利
冯 利
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过程中,为了集中优势力量发展出一批有影响力的大学及学科,我国在上个世纪提出了“211工程”“985工程”,这些被纳入体系的高校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支持和整体水平的提升,有的甚至已经跻身世界名校。但是还存在一定的差距,首先,被纳入体系的学校数量有限,体系内的学校与体系外的学校的发展差距也逐步产生,而且一些没有被纳入的学校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其次,在世界大学权威排名机构的排名中,我国大学的排名虽然有所上升,但是数量较少,上榜数量不足10所,与美国150余所左右、英国100所左右、日本70所左右的数量差距较大。因此,目前,我国的高校在积累了一定的质和量但仍然与世界一流大学存在较大差距的情况下,采取新的发展思想和价值理念,通盘考虑,提出不拘重点发展范围的“双一流”建设方案,可谓是顺应时势的新思路。总结世界一流大学办学的通性通法,并将这些通性通法进行解读内化,成为我国大学“双一流”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借鉴参考,这对于现阶段我国大学的“双一流”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人才培养方面的共性特征
一流大学的重要特征之一是良好的社会知名度和美誉度。大学培养出来的人才是大学“天然”的代言人,其优秀程度直接决定了其社会知名度和美誉度。并且,一流人才的优势积累效应又可以吸引到更多的优秀师资和生源,这是高校在“双一流”建设这场持久战中能够形成优势和持久竞争力的关键。
一所大学的办学理念就决定了这所大学的办学行为和模式,大学的育人理念与大学的人才培养的目标设定、课程内容的设置以及管理的理念都是关联的,在大学办学中起到定位导向的作用。在世界一流大学中,通识教育的理念颇为流行,通识教育即通才教育,主要是为身处现代多元社会中的受教育者提供多样化课程、多样性选择的一种超越功利性、注重实用性的教育,其真正的内涵是在“育”而不是“教”,“育”的是“人”而不是“产品”。世界一流大学在专业人才培养的同时注重通识教育,旨在培养学生多方面的兴趣爱好、综合素质和完整的人格。基于通识教育的育人理念有两个基本特征:兼顾全面和自由选择。例如,哈佛大学的理念是“培养全面发展的、富有同情心和判断力的人,而非瘸腿精英”。普林斯顿大学的理念是“让学生尽可能通过多元的认知方式接触多元的思想,为培育具有广博知识和融会贯通能力的领袖做好准备”。也正是因为注重全人教育理念,这两所大学非常注重通识课程的构建,并尽可能地形成品牌,基于这样的理念,在学习过程中坚持学生自主选择和自由学习的原则,在专业设计和学习方式上为其提供选择的便利性。
(一)教育体系贯彻以学生为中心
教育体系关乎人才培养具体实施的方方面面,在这一点上,世界一流大学普遍提倡以学生为中心,具体主要体现在两方面:
一是推行尊重学生的教学管理模式,为此还设置了导师制、导修制、师生合作研究制等各种教育制度作为支撑。世界一流大学在教学管理模式上虽不尽相同、各有千秋,但是共性就是尊重学生,注重学生自我意识、独立思考和自由选择的能力的培养,这也是很多一流大学保持着一流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例如牛津大学非常重视给予学生一定的自由,无论是在专业选择、还是在学位考试方面;哈佛大学一直坚持着“培植自主及独立思想”的原则,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和敢于探索;在牛津大学,每位新生都有导师负责制定学习计划,并且每周至少与导师交流一次,导师则需要对学生有针对性和建设性的指导,以引导、培养其独立自主思考的能力为主要目标;哈佛大学则在牛津大学导师制的基础上进行了创新,每位学生不仅有指导专业和学术的导师,还有一起生活的住宿导师,学生四年间中的学习、生活和职业发展等都会有相应的导师为其进行个性化指导。
二是注重科学多元的全面评价,国外大学主要依托多元智能理论,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个体包含多元智能,每种智能都可以成就某个专业领域的人才,每个个体都有自己的特色智能,因此每个个体都有成才的可能。对于班级里的任何一位学生都要平等对待,即使是班上学习成绩不好、平时爱调皮恶作剧的学生,也不能忽视他、孤立他,应该积极探索其在学习之外的能力;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管理思路主要是侧重于学生的差异性,正视和保护差异,利用差异作为互补资源进行班级内部再教育,扬长避短,只有这样才能使每个个体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例如普林斯顿大学的评价内容除了包括课程知识的评价、创新研究发现的评价和学习实践的评价三个部分外,还在这三类评价的基础上将评价的内容进一步扩展到评价学生的沟通能力、逻辑分析能力、发现问题及解决问题能力、品味审美能力、全球宏观视野能力、决策领导力、社会生存能力等。[1]
(二)课程设置强调隐性交叉
为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学科视野,培养学生综合的逻辑思维能力,世界一流大学普遍比较注重相关学科课程的交叉设置以及隐性熏陶。课程的交叉设置主要体现在相关学科课程结构的相互渗透和关联知识点课程内容的多元辐射;课程结构的相互渗透主要体现在不同或相关学科的课程设置方面,课程内容的多元辐射主要体现在一门课程涵盖多个领域的知识点。如普林斯顿大学的课程结构还跟入学时段有关,细分为分专业前和分专业后,分专业前要求学生学习大类课程模块,再细分专业后,则要求学生倾向于交叉类课程,如德语系的一般课程必须从哲学、宗教、历史学、社会学、经济学等13类课程中进行选择,每一类课程都有不同的考核要求,选修课则范围更广,大约有40余门交叉课程供选择;慕尼黑大学医学专业就有一门融合了数学、物理化学、社会心理、数据信息等不同学科知识点的综合课程。
隐性课程主要侧重正规课程之外的、隐含在不同时空、无意识甚至未被认可的的内容,具有从认知、情感、兴趣和行为等方面全面引导和规范的功能。世界一流大学比较注重结合自身的特色优势构建隐性课程。如哈佛大学就将学校的“宿舍文化”作为其隐性课程的一部分,哈佛的宿舍楼是集图书馆、学术探讨、文化活动一体的多功能生活场所,楼里还有住宿导师进行相关活动的指导,便于引导学生形成学术团体,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沟通合作能力。
二、科学研究方面的共性特征
世界一流大学的办学经验显示,一流的大学必然离不开一流的学科,一流的学科是一流大学的基础和最终落脚点。而一流的学科又离不开高水平的科学研究,科学研究成果是否“一流”是学科是否“一流”的最重要的评价指标。因此,国内高校若想实现“双一流”就应借鉴国外高校经验,大力发展科研,首先实现科研成果跻身世界“一流”水平。
(一)顶级的学术带头人和高水平的专业团队
大学的科研能力和水平主要取决于人的创造力,对于大学而言,人的创造力的直接体现就是学术带头人和专业团队的水平;只有一流的学术带头人和专业团队才能打造一流的学科和科研水平,一流的学科和科研水平则是一流大学的必备指标,也是大学办学的基础性核心资源。随着学科和科学研究的不断发展,单打独斗的学术模式已被团队合作的模式所取代;学术团队与学科带头人是整体和个体之间的关系,整体需要个体的支撑,个体有需要整体的支持。所谓个体,即学术带头人,这是学术团队的核心、方向和“主心骨”,一般都具备很高的学术成就和组织管理能力,能够敏锐地捕捉学科前沿热点,规划团队科研方向和制定学科发展战略,带领团队迅速强占学术制高地;所谓整体,即学术团队,健康的学术团队一般应呈现出梯队模式,各位成员专业搭配、合理分工、互相合作、成果相对共享,是学科进步突破的重要践行者。正所谓,一流的学术团队可以为学科的发展打造出一片“高原”,顶尖的学术带头人则会为学科创建一个“高峰”。[2]例如,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院共有146位团队成员,其中杰出学者1位,资深学者80人,研究员65人,105位获得过各种高级奖项。[3]正是由于这些高级学者的智慧和所形成的科研合力,使得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院的公共政策学成为世界上排名仅次于哈佛大学的学院。再比如剑桥大学物理学院下面的卡文迪许实验室,尽管仅仅只是一个系,但是从1904年至1989年,共产生了29位诺贝尔奖得主,占到剑桥大学诺贝尔奖总数的1/3,若将其看作是一所独立的大学,诺奖获得人数在全球排在第20位,与斯坦福大学并列。卡文迪许实验室之所以取得如此成绩,这与其实验室带头人和团队成员是分不开的。从第一任创建人麦克斯韦开始,到后来的继任者瑞利、J.J.汤姆逊、卢瑟福等,无一不是当时乃至当今都声名显赫的大科学家,从J.J.汤姆逊开始,更是开始全球招生,吸引聚集了当时物理学界的青年才俊和精英学者,在“名师+名人”共同组成的强大科研阵容下,卡文迪许实验室取得如此大的成绩已经是必然趋势。[4]因此,世界一流的大学必须依赖一流的科研,一流的科研就必须依赖顶尖的学术带头人和高水平的专业团队,或者说顶尖的学术带头人和高水平的专业团队是世界一流大学的“标准配置”。
(二)充裕的科研经费和有效的竞争激励机制
从本质上讲,科学研究是一种智力探险活动,需要消耗一定的人力和物力,那么就需要有一定的财力和有效的竞争奖励机制的支持。根据长期以来的经验总结,科研经费的充足与否会对科研水平的高低产生直接影响。例如,哈佛大学医学专业在全球排名第三,所涉及的医学院和公共健康学院的总经费额占到哈佛大学全部科研经费的1/3,充足的科研经费的支持,使得哈佛大学医学专业无论是科研水平,还是科研实力都保持领先地位。[5]斯坦福大学2015年的财政预算约55亿美元,其中科研经费12.2亿美元,占比22%,同年的捐赠收入约为222亿美元,科研经费的充足程度使得很多高校都望尘莫及。在竞争激励机制方面,例如加州理工学院在20世纪初期并未进入世界一流大学行列,在1920年以后,学院制订了各种鼓励和激发研究者进行科研的政策,面向全球进行优秀人才招募,如先后以优厚的待遇和有效的竞争奖励机制引进了著名的物理学家和教育学家罗伯特·密立根和查尔斯·理奇特、地质学家约翰·布瓦尔德、数学家本诺·古敦伯格、航空航天学家冯·卡门、天文学学家海尔等担任学科带头人和拓荒者,组建学科实验基地和实验室,这些大师级的人物迅速提升了学院的科研和学科软实力,从而使得学院在较短的时间内步入世界一流大学的行列。
三、社会服务方面的共性特征
在大学服务社会方面,美国高校因其起步早、成效显著而一直是其他国家高校学习借鉴的主要对象。早在1795年,北卡罗莱纳州立大学作为美国第一所州立大学就在教学和科研的基础上,开始注重为其所在州提供社会服务,这也开启了美国世界一流大学与社区结合服务社会区域经济的先河。如英国的华威大学尽管成立时间相对较晚(1965年),但正是学习了美国大学中服务社会的理念,坚持用自身的知识储备和优势资源服务当地企业、社区和政府,仅用了不到五十年的时间就已进入世界一流大学行列。[6]概括其原因就是重视校企合作,实现产学研一体化。
美国在1994年提出的《21世纪制造企业战略》报告中,重点强调了校企合作模式作为一种新型的竞争、合作和生产模式必须进行大力推广,这也是美国政府、企业和高校应对全球复杂多变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市场的一项长期战略。与此同时,美国政府对校企合作给予了特别支持,其支持力度排名世界第一的位置至今无法能够撼动,最终形成了大量的世界一流大学,且美国大学与工业合作的合作形式的多样化以及合作规模也稳居世界排名首位。关键是《21世纪制造企业战略》报告本身就是通过校企合作的形式产生的。20世纪90年代之后,美国为了维持其在全球市场经济中的领头羊的地位,由美国国防部牵头,安排以通用汽车公司为首的百余家企业与里海大学Lacocca研究所针对400余篇企业报告进行深入研究分析,耗资50万美元,最终形成了影响美国21世纪制造业的《21世纪制造企业战略》。此外,美国还有专门的产学研合作教育协会,该协会在1971年就编写了《合作教育手册》以指导、规范和推动美国的产学研。美国世界一流大学的校企合作形式和特征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合作建立研究中心。在美国,很多高水平的大学尤其注重主动参与到政府或相关企业的项目中,依据自身的优势和资源,为政府或企业提供智囊服务、技术服务和成果转化服务等。
第二,成立科技园(孵化器)或协同创新中心。这种形式主要以高校为中心,以高校内部的科研机构和科研成果转化为纽带,进行企业孵化。例如康奈尔大学建立的农业试验站有效地推广了大学的科研成果和技术,在密切大学与企业和其他大学合作的同时,将康奈尔大学的科研实力也提升了一个台阶。
第三,联合办学或直接转让技术。在美国,有三成以上的大学与企业有合作办学的项目;大部分高校主要是为企业输送实习生,以培养学生的实践经验,促使其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帮助学生查缺补漏、及时调整自己的研究方向;有的应用性强的企业甚至直接到企业中进行办学,为企业员工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心理健康辅导等;有的大学将成熟的科研成果直接转让给企业,不仅实现了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也为科研项目的成果转化和进一步进行研究的经费做好了铺垫。
选取2008年1月1日至2013年1月1日在苏北医院诊断为前列腺癌并接受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标准:(1)患者临床资料完整;(2)前列腺癌病理类型为腺癌。排除标准:(1)放弃治疗者;(2)外伤或意外死亡者。
第四,重视社区服务。这种服务的形式相对多样,多由高校组织志愿者进行完成,如进行扫盲培训、医疗看护帮助、免费图书馆、工作中介等。
综而观之,重视社会服务,通过多种形式的校企合作实现产学研一体化,凸显大学办学特色,是世界一流大学普遍具有的特征。
四、文化传承方面的共性特征
世界一流大学的发展经验表明,无论历史长短、规模大小、专业优劣,都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发展跻身世界一流大学行列。尽管大学彼此之间始终保持沟通交流,即使是专业结构再相同,也没有哪两所大学完全一致,归根结底的差别就在于大学文化方面,文化是一种抽象存在的意识形态,并不能被完全模仿和借鉴。每所大学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这种文化不断被传承就成为了学校的灵魂和特色。纵观世界一流大学,无不有着鲜明特色的文化内涵。主要有两点。
(一)坚持文化立校原则,塑造社会发展文化高地
大学承载着传承人类文化精华、引领社会文化进步的使命。纵观世界一流大学无论是从有形的建筑设计、环境布置,还是无形的科学研究、学科特色和人才培养,无不体现出强烈的文化内涵,无不是当地文化的宝库和神圣的高地,深层次地引领着一个地区、一个国家乃至一个民族的价值追求和文化发展。[7]这些世界一流大学的学校文化有淡泊的、内敛的、张扬的、朴实的、批判的、深刻的、抽象的、具体的等等,但是这些一流的高等学府始终坚持着、传承着,并将自己的学校文化当作建校发展的立身之本,并始终保持着社会文化高地的姿态和高地。
(二)注重校友文化凝练,强化鲜明学校文化特色
校友是学校文化继承和传播的主体,也是大学文化外显的主要载体。对于名列世界一流大学排行榜前茅的大学,均非常重视校友资源的挖掘和校友文化的养成,不惜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加强校友工作,凝练校友文化。例如哈佛大学极为重视校友文化的全程培育和分享,即从新生受到录取通知书开始直到毕业,都会及时地进行尊重、关怀、帮助和传递母校信息,也正是因为此,使得哈佛大学每年的校友捐赠都名列前茅,一流的办学经费则确保了哈佛大学的一流地位。密歇根大学的校友文化则主要以“创造机会、加强联系”为主,完全打破教师、在校生、校友、潜在生源甚至学生家长的界限,通过各种联谊、合作等形式创造彼此之间认识的平台,密切各类校友之间的关系。凝练校友文化,强化学校文化的内涵和特色,并从学校发展建设的战略高度予以重视和提倡,打造符合自身定位的校友文化和学校文化,已成为世界一流大学扩大学校影响力、保持领先地位的共识。
五、总结
世界一流大学本身就是在比较过程中产生和演绎的概念,归纳总结世界一流大学的“共性特征”本身就是对办学过程的梳理和总结。所谓“共性特征”,是衡量和评价一所大学是否能够跻身世界一流的判别条件,更可以为建设一流大学提供经验借鉴和方法指引。对于我们国家而言,一方面,我们要通过对世界一流大学的共性特征进行总结归纳,将这些一流大学在发展历程中的经验和教训认真分析梳理,透过现象看本质,提炼出具有可操作性的实施意见;另一方面,我们还要对世界一流大学的个性特征进行案例研究和个别演绎,跳出已有的办学框架,找出其显著性和持久性的特征,实事求是地融入我国的“双一流”建设过程中。
注释:
[1]Making an Art Form of Assessment [EB/OL ]. http : / / chronicle . com / article / Making - an -Art-Form-of/17645/.
[2]周光礼, 武建鑫. 什么是世界一流学科[J]. 中国高教研究, 2016, (1): 65-73.
[3]陈英霞, 刘昊. 美国一流高校智库人员配置与管理模式研究——以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为例[J]. 比较教育研究, 2014,(2):66-71.
[4]眭平. 两大科研实验室的主研究方向选择与转变比较——卡文迪许实验室和贝尔实验室创新机制的比较研究[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1,30(11):95-99.
[5]张伟. 哈佛大学科研经费及其管理模式[J]. 现代教育管理, 2012,(1):113-118.
[6][英]马尔科姆·泰特.高等教育研究:进展与方法[M].侯定凯,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153.
[7]杨兴林.“双一流” 建设笔谈——国际视野一流大学建设必须关注的 5 个问题[J]. 重庆高教研究, 2016, 4(2): 115-117.
[8]张炜, 刘进, 庞海芍. 初论中国特色高等教育话语体系的守正创新[J]. 中国高教研究, 2015, (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