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的生成逻辑与保障机制研究
2019-11-26孙桂林许弘弢
孙桂林 许弘弢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把立德树人当作教育的根本任务”。[1]2016年12月7日,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提出:“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中心环节”。[2]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3]至此,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由“当作”“作为”变为“落实”,由教育政策落地为教育实践,彰显了我党从教育顶层设计上对立德树人的重视。
一、“立德树人”的生成逻辑
中国教育始终以德为方向,注重人的内在性建构,把“人”对“德”的把握和“德”对“人”的滋养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于是,“德”与“人”成为中国教育的两大支点。随着社会发展,“德”与“人”的内涵、属性、关系都发生变化,中国教育的传统、方向和任务也经历了“天德共生”“人德共生”“立德树人”三个阶段。
(一)天德共生:中国教育的传统
“敬天”“崇德”是中国文化的根基。敬天是一种人文文化信仰,是基于它养育万物、造福人类的感激和崇拜,而不是宗教信仰。如伏羲创作的《易经》八卦,将象征“天”的乾卦置于首位。据记载,从黄帝始便有祭天礼仪,《史记》说:“黄帝郊雍上帝,宿三月”。孔子曾对尧帝的“敬天”行为大加赞赏道:“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论语·泰伯》)。祖先们通过“敬天”去体天“道”(规律、真理)悟天“德”。那么,天“德”是什么?《管子·心术》:“德者,道之舍,物得以生,生知得以职道之精。故德者,得也;得也者,其谓所得以然也”。这句话表明,“德”为“道”之体。《尚书·蔡仲之命》道:“皇天无亲,惟德是辅”,于是“天德”被视为人类最高尚的道德,从而指导人们用“天德世界观”去认识人与自然、人与世界的关系。中国古代早期教育作为中华文化传承的重要手段,必将与中华文化一脉相承,始终坚持教育的“德”方向,以“天德”为主要内容,强调“天德共生”。
(二)人德共生:中国教育的方向
西周之后,随着人类认识水平的提高,“德”由“天德”演变为处理人伦世界的“天子之德”,成为沟通天意与天子、天子与民意的中介,只有天子才有资格“以德配天”去领会天意。抽象之“德”渐渐走向具体,“德”之品格由“天”下降到包括天子在内的知识分子精英以及普通百姓的身上,人人皆可修身“立德”,使“德”与“人”成共生状态。“在统治上层,皇帝通过实施‘德政’进而成为‘圣主明君’式的政治楷模;士大夫阶层通过修养“德才”实现‘修齐治平’的人生理想。在统治下层,普通百姓通过践行德目,得以维持家族和睦、邻里和谐”。[4]至此,“德”由“天德”变为处理人伦世界的“人德”。“人德共生”成为中国教育的方向。
春秋时期,孔子建构以“仁”为内容,以“礼”规范,以“义”为准则的道德体系,主张“为政以德”,以期实现“民有耻且格”的社会愿景,“立德”兼具有政治和教化意义。
封建社会后期,学术界开始由儒学转向“道学”“理学”和“心学”,重点研究“树人”思想,且“德”之内容已被扭曲异化,“德”与“人”畸形共生。
1840年以来,西学渐入。以龚自珍、魏源、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蔡元培为代表的各派人士纷纷开始批判封建之“德”“吃人”现象。其中,蔡元培的德教思想最具先进性,为连接新旧文化的德育思想发挥了重要作用。他认为“教育的宗旨就是养成健全之人格,并提出健全人格要有四育,即体育、智育、德育、美育,且德育为完全人格之本。[5]
(三)立德树人:中国教育的任务
“五四”运动翻开了“立新德”“树新人”的新篇章,标志着“人德共生”时代的结束和“立德树人”时代的开启。李大钊、陈独秀、恽代英等人在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指导下,开始传播马克思主义的道德思想。李大钊指出“道德就是适应社会生活要求之社会的本能,”[6]且道德随着社会物质生活的变动而变动,“这新发生的新生活新社会必然要求一种适应他的新道德出来,新道德的发生就是社会本能的变化,断断不能遏抑的”。[6]至此,中国道德由“旧道德”发展为“新道德”,人的个性有机会得到充分发展。“以人为本”“德育为先”成为“人”与“德”的新型关系,教育任务由“人德共生”嬗变为“立德树人”。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实践中自觉形成革命文化,本着无产阶级自我解放的理念,生成了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不怕吃苦、不怕牺牲、谦虚谨慎、戒骄戒躁的无产阶级革命道德。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时期,我党构筑起以为人民服务为根本,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五讲”“四美”“三热爱”为要求,以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和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核心的先进道德体系。
改革开放到二十一世纪以来,中国共产党开启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征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德育方向,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教育目标。最终“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写进十八大报告,成为新时代我国教育的基本方针。
二、立德树人的保障机制
立德树人是一项复杂系统的育人任务,落实该任务要从主体、内容、过程等构成元素着手,建构呈现系统性的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立德树人”保障机制,以期达到合力育人、协同育人的效果。
(一)全员立德树人主体协同机制
全员主体协同机制是以党委为领导核心,以学校专兼职思想政治工作者为中坚,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干部、党员骨干为主体构成。该机制系统整合管理育人、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的育人资源,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发挥不同领域、不同岗位、不同群体的育人作用,“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实现立德树人工作的全覆盖。
管理育人。党员领导干部作为管理队伍中的领导核心,既是立德树人工作的筹划者、组织者,又是参与者和实施者,无论从宏观的谋篇布局还是从微观的运筹实施都能起到较好的示范效应。党员领导干部应当以落实党建工作和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为抓手,明确各工作岗位的育人职责、路径和内容,充分尊重学生的思想成长规律,制定科学合理的育人考核评价体系,确保从制度管理上立德树人。
教书育人。育人是教师的天职,立德树人是每位教师的责任,尤其要重视学科带头人、专业带头人的示范引领作用。作为学科、专业方面的带头人,理应从带头人的角度挖掘本学科、本专业视野下立德树人的教育资源,通过精品课、公开课、观摩课、在线课程展示,在教师群体中形成一定的引领力和话语权,给其他普通教师立德树人提供范本。同时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和教师常规培训考核工作,做好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的立德树人工作,增强每位教师的育人意识和育人本领,做好教书育人工作。
服务育人。抓好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管理部门、学生干部、党员骨干这一关键少数的服务工作。思想政治工作队伍是高校立德树人的主体力量。通过选聘专兼职辅导员、班主任的方式充实思想政治工作队伍,通过建立“辅导员名师工作室”“心理辅导工作室”“思政教育名师工作室”等平台搞好学生的职业规划、创业创新、心理咨询、学业提升、人际关系、思想政治教育等服务工作。各服务部门包括后勤保障部门、图书资料部门、医疗卫生服务部门、安全保障部门和综合信息服务部门,根据部门属性和岗位特点都要制定翔实的育人措施,围绕“怎样做更好”“还可以做什么”等思路,润物无声地服务好学生。学生干部、党员骨干都是优秀学生的代表,其主要任务是为学生服务,在班级管理、社团活动、大型会议、经典仪式等活动中发挥示范作用。
(二)全程立德树人过程贯通机制
高校立德树人工作具有长期性、复杂性和经常性特点。落实这一根本任务,必须贯穿于高校教学改革发展全过程、学生个人成长全过程和教师成长全过程。
围绕中国特色大学的建设要求,适时地将立德树人工作与学校教学改革、“十三五”规划相结合,进一步完善学科建设和组织建设,增强思政工作的育人合力。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依托已有的理论研究中心,进一步整合相关学科的专家资源,推进思政资源库建设。完善院、系、班三级组织建设,重视党支部建设。探索在学生公寓、社团组织中建立党支部,充分发挥党支部在教学、科研、管理中的政治作用,保证从意识形态上立德树人。
立德树人是一项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将贯穿于学生成长成才的全过程。就大学生而言,全过程意味着从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到成人教育的过程。教育主管部门必须完善从小学、中学、大学、研究生教育到成人教育立德树人机制的有机衔接,以便进行持续性、系统性、针对性的教育,绝不能造成学生成长关键期、关键点立德树人教育的缺位。
将立德树人工作贯穿于教师成长发展的全过程。教师在“传道”“授业”的过程中始终伴随着立德树人的育人使命,但前提是保证教育者先受教育。教师的成长伴随着岗前培训、继续教育、形势政策教育、党课学习、外出调研参观,逐渐提升自己的思想道德水准。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自觉成为先进文化的传播者、核心价值观的引领者,学生健康成长的引领者、立德树人的践行者。教师要按照习总书记的要求,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注重教书育人和言传身教的统一,坚持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结合,倡导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做一个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的好教师,守好立德树人这段渠。
(三)全方位立德树人内容整合机制
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理想信念、政治思想、道德法制、健康心理、价值安全、知识技能等方方面面,充分发挥课程、科研、实践、文化、网络、心理、管理、服务、资助、组织等方面的育人功能,形成立体育人格局。落实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的顶层设计,扎实推进十大育人体系的一体化育人模式,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本文重点从课程、科研、实践、文化和心理五方面阐述立德树人的相关措施,以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其一是课程立德树人。高校必须紧跟世界教育改革形势,开展切实有效的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课程改革,挖掘各学科、各门课程的核心素养,培育集知识、能力、态度、情感、价值观于一体的综合素养,从而使学生具备“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7]其二是科研立德树人。学生通过参与科研,培育其社会参与、交流沟通的团队协作精神,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和求真务实的学术精神。其三是实践立德树人。学生通过参加创业创新、志愿服务、军事训练等实践教育,自觉生发社会意识、责任意识、创新意识和实践意识,形成自主发展和终身发展的能力。其四是文化立德树人。文化是人的存在形式,筑牢文化底蕴是立德树人的核心。文化在传承中“活”,高校应依托十大育人体系,充分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以及世界各民族优秀外来文化的资源,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即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国梦教育、国际视野教育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教育,培育学生的文化责任、文化担当和文化使命,培养出兼具文化底蕴与时代气质的高素质人才,坚定文化自信。其五是心理立德树人。身心健康是树人的底线,培育健康的人是教育的基础目标。学生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如大型团队拓展训练、校园心理剧、心理游戏等多种形式,孕育自主人格、健康心理、协作意识、竞争能力和社会调适能力,使其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保持良好的心理适应状态,能够抗拒诱惑,承受挫折,调适自我,生成情绪积极、人际关系和谐、人格品质优良、意志坚强的健康心理,最终成就一个健康、乐观、积极和阳光的自我。
总之,高校应充分认识到立德树人工作兼具长期性、复杂性和系统性的特点,切实从微观的立德树人主体、过程、内容等元素着手,建构系统性的全员立德树人主体协同机制、全程立德树人过程贯通机制和全方位立德树人内容整合机制的保障机制,以便扎实有效推进这一工作。
注释:
[1]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EB/OL].http://bbs1.people.com.cn/post/2/1/2/164995138. 2019-2-10.
[2]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Z].北京:[EB/OL].http://bbs1.people.com.cn/post/2/1/2/164995138. 2016-12-7.
[3]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EB/OL].http://www.china.com.cn/cppcc/2017-10/18/content_41752399.htm. 2019-2-10.
[4]韩丽颖.立德树人:生成逻辑·精神实质·实践进路[J].东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6):201-208.
[5]罗国杰.中国伦理思想史(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868.
[6]李大钊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260-272.
[7]林崇德.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深入回答“立什么德,树什么人”[J].人民教育,2016,(19):1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