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观的方法,宏观的视野
——《国际文化论》之文化触变论评议

2019-11-26赵海燕

大学 2019年4期
关键词:平野要素理论

赵海燕

日本东京大学平野健一郎教授开创“国际文化理论”以研究近现代的国际关系,独树一帜。体现其核心思想和理念的奠基性著作《国际文化论》日语原版于2000年出版,张启雄等翻译的汉译本由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于2011年出版。平野健一郎在《国际文化论》的中文版序言中自述,该著作原是作为日本国际关系论的一个研究领域、教学成果而诞生的。在建构“国际文化论”的理论体系过程中,逐步将族群性的概念、族群的存在及其重要性等理论导入日本的国际关系论领域,另外,一边参照文化人类学理论,一边开始建构“文化触变”之统一框架,提出以此即能理解近代、现代之国际关系的主张。[1]由于文化会相互干涉,相互改变对方,因此尝试理解它的动态机制,即为文化触变。

《国际文化论》全书共十章,依次为序论、国际关系中的文化、文化的变化、文化的接触和变容、对文化触变的抵抗、文化触变的结果、抵抗的文化触变、从文化触变论看近代亚洲及日本的文化、文化变容与文化交流、结束语。从章节内容即可看到,所谓的“国际文化论”,其核心理论即“文化触变论”。

人类社会出现在地球上曾经相互分割的不同地理环境中,面临不同的生活环境和条件,经过长期的发展演化,形成了不同的文化进化路径、精神风貌和功能结构。这些千差万别的人类文化虽不是物理的自然物,却是社会的自然物,具有客观性和确定性,是可认知的,这是文化触变理论对文化作为体系展开分析的物质基础。

以文化理论理解国际关系是平野先生的研究初衷。以文化触变的方法解析文化体系的整体演化路径,以新的视角诠释东亚国家的近代化,以及全球化下人类文化的走向。其研究视野和目标无疑是宏观的,但是其方法和逻辑却根植于微观的观察和分析,即是此特点使之在人文领域具有潜在的广阔运用空间。针对该理论的特点,提出以下几点评议。

一、关于对文化的定义

文化触变论的一个基本性假设就是文化产生于人们的需要:文化乃人类为了守护自己而创造出介于周遭的自然环境与人之间具有普遍性、抽象性的东西,乃“求生存的办法”。

至于文化的内涵,平野先生则引用了石田英一郎讲义中的表述,认为包含技术、社会、语言、价值四个“特别重要”的文化要素群。“技术就像火种燎原一般,文化要素群被称为是作为人类用手来延伸的道具与用法,是人类为求生存的办法中最基本的东西。由于人类无法一个人单独生存,社会毕竟是作为人求生存办法所创造出来的集团和推动该集团生活的文化要素群。语言是作为集团生活中意思疏通的必要办法,不论是普遍的或是个别的,都不可或缺。价值是善恶、美丑、道德、宗教、文学、美术等与判断基准相关的文化要素,是集团内的有共同价值,关系到相互理解,从而提高生存的可能性。”[2]

其对文化的把握,与辜正坤的广义文化定义相近,“人和环境互动而产生的精神、物质成果的总和,它包括生活方式、价值观、知识、技术成果,以及一切经过人的改造和理解而别具人文特色的物质对象。”[3]因此,文化触变理论中文化的取义与中国学界一般所采的广义文化概念、外延与内涵均大致重合。

二、对人作为文化触变主体的觉察和强调

近代以来,文化触变几乎都发生在民族国家之间,主要是民族国家成为文化触变的现实主体。并且,从国际法的角度来看国际关系,毫无疑问国家即为主体。可是,正如平野先生所描述的国际交流那样,现代国际关系即 “人”在国际间的行走频率,比传统的“国”际行走即外交的节奏大大加快。因而,“人”作为国际交往的主体,越来越显著了。国际间行走的“人”所蕴含与携带的“文化移动”必造成异文化间的接触,进而产生文化触变。文化触变理论对此种现象的觉察与强调,不仅源自于对现代社会“国际人流”日益庞大的观察,而且立足于其对20 世纪60年代以来各国国内所发生的民主化运动不断深入而对“人权”的强化所做出的观察,“个人的人权变得可以与国家的主权相对立,为了维护个人的人权,主张国际性的人道介入等提议,虽说尚未成为定论,却逐渐形成事实。”[4]撇开其个人主义的价值底色,就其揭示的客观实际来讲,“人”在文化触变主体中地位的上升确为考量国际文化间竞争与演化的重要根据。对“人”的“文化化”与“社会化”,其主要途径即为教育,“国际人流”的移动,外语当为媒介。因而,外语教育当成为观察和处置国际间文化触变的重要领域。

三、立足于文化的变化观察异文化交流

对异文化交流的研究,一般关注于文化摩擦、文化冲突、文化互识等,主张通过尊重、参与、移情(Empathy)、调适等,达到求同存异、顺畅沟通。这种普遍的主流论述暗含的前提是,文化是既成的,且以互有差异为前提。于此所观察的文化交流往往囿于表面性,不仅立足于静态的文化,而且本质上是研究交流的规律,一般无涉文化本体,更不是探究动态的文化变化机制以及此种变化对文化交流的影响。

文化触变理论基于异文化接触产生的相互干涉、相互改变,建构“文化触变”的统一框架,以此形成理论体系来观察和解释人类文化的演变规律。在全球化逐渐深入发展的当代,人类各主要文明间客观上存在着工业化、现代化的先后,但工业化、现代化的历史进程又使异文化间逐渐累积着一些相似却又不同的要素,对这些新的文化要素,存在着进行文化触变研究的必要性。也就是说,一种文化发展的背景、环境甚至母体,并非既成的、静态的、一成不变的,而总是与异文化进行相互“触变”中的。因此,立足于文化触变,考察人类文化的变迁,便成为动态的、创造性的探索路向,具有全新的解释力。

四、微观的方法与宏观的视野

文化触变论以文化要素的国际性活动作为素材,其主要的对象乃考察在近代与从近代到现代的过渡期,东亚文化对西欧文化的触变,以及全球文化的问题。其以微观的“文化要素”的假设为逻辑起点,进行分析、归纳、推论,形成绵密的理论架构以阐释人类异文化间交流与演化的宏观场景。平野先生以此将近现代西欧文化对东亚文化基本上是日本文化的触变做了一些研究,从文化要素的变异与特征,到教育制度的演变与特色,等等,一直到对日本文化是否“美国化”问题的回答,清晰地解释了日本文化在日本工业化、现代化进程中,以及二战以后的变迁逻辑。试图把细腻的微观的文化要素变异的分析方法与民族文化的宏观的历史变迁的进展统一于文化触变论这个理论框架中。

文化触变理论在国内处于初步的引介阶段,尚无应用成果,却具有很大的潜在应用价值。中国近代以来的救亡图强的历史,是基督教文化试图以自己的面目改造中华文化以使“中华归主”的历史,也是传统中华文化不断吸收基督教文化的文化要素而逐步改变面貌以使中华民族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进程。笔者认为,“儒文化在民族精神中主体地位的回归,使传统文化精神、民主集中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融合而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中国社会真正生根。”[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近代以来中华文化面对基督教文化兼收并蓄而形成的文化触变成果,虽然各组成要素的面目和内涵已异于其在原文化体系中的状态,但这些文化要素的面目和内涵是经过触变形成的,是一种文化创新或创造,在中华文化体系中已经稳定扎根并参与构造,发挥了功能与活力,从而使当代中华文化成为一种崭新的文明形态。笔者深切地认识到,以“文化触变论”来研究以上命题假设,是可行的和必要的,也是极有价值的,将使我们清晰地、动态地、连续地看清近代以来中华文化的来路和去向。

注释:

[1][2][4][日]平野健一郎. 国际文化论[M].张启雄, 等译. 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2011:2,12,188.

[3]辜正坤. 中西文化比较导论[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53

[5]赵海燕. 中国近现代基础英语课程发展的文化路径及启示[J]. 课程·教材·教法, 2016, (1): 80.

猜你喜欢

平野要素理论
坚持理论创新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挑战肖恩·怀特 日本15岁单板滑雪天才少年
tokyo boy carm_67 平野紫耀(King&Prince)
多项式理论在矩阵求逆中的应用
七连败,平野美宇要被中国“燃尽”
2015年8月债券发行要素一览表
2015年6月债券发行要素一览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