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观教学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2019-11-26张雷
张 雷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汾湖高级中学,江苏苏州 225211)
引 言
高中阶段的地理知识日渐丰富,而这更需要教师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来理解知识。在先进技术的发展下,现阶段的地理课堂也逐渐趋于现代化,整体教学水平也在逐渐提高。但很多教师对如何将直观教学法融入课堂,仍缺乏一个明确的思路。因此,教师需要转变教学理念,积极接受新型的教学模式,让地理知识变得更为形象、直观,从而提升教学质量,实现教学目标。
一、巧用多媒体技术,开展直观教学
随着教学改革进程的推进,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已逐渐被教师所接受。如今,多媒体技术已成为课堂的“宠儿”,成为素质化课堂教学中一种重要的手段。高中地理概念抽象,知识点繁杂,而将多媒体技术融入地理课堂,可以为学生创设一种直观化的教学环境,将抽象的知识变得更容易理解,更加生动有趣,有利于帮助学生突破重难点,提升学习效果[1]。
比如,在讲解《城市化》时,首先,教师对教材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发现教材中有很多图表、数据和案例,如果只是将这些素材单纯地灌输给学生会极大地提高课容量,学生们不容易消化吸收。其次,教师在教学中准备了充足的相关资料,并以多媒体形式向学生呈现出来,以此让知识变得更为清晰、直观。在教学理念的选择上,教师深入贯彻了“学习有用的地理”的思想,利用学生熟悉、感兴趣的元素来活跃课堂氛围,带动学生思考。在课堂上,教师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了本市3D效果影像和10年前的老城影像。同时,由于时间跨度不大,很多学生也都有一些记忆,因而教师让学生结合多媒体影像和自己的记忆,阐述自己所在地区这些年所发生的变化,以此来引出新的教学内容。最后,教师利用多媒体给学生展示了家乡城市化的图表,让学生进行对比观察,让他们在读图、析图的过程中,加强对家乡的理解和认知,为进一步学习城市化进程奠定了基础。
在这个教学片段中,教师利用多媒体资料将信息直观地传递给学生,带动了学生的思考,推动了教学进程。因此,教师要善于利用多媒体这种直观的教学手段,对各种信息进行整合,从而让地理课堂变得简约、生动。
二、巧用形象事例,开展直观教学
地理知识来源于生活,但在教学中,很多教师往往没有充分地发挥地理学科的价值,导致知识晦涩难懂。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可以巧用一些形象生动的事例和演示,赋予地理课堂更为生动有趣的元素,活跃课堂气氛,唤醒学生的感性认知。教师在事例的选择上,也要参考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以直观的教学手段来提升教学效果,实现教学目标的要求。
比如,在讲解《地球的自转》时,首先,教师让学生回顾初中所学的知识,来阐述对地球自转的认识。其次,教师出示一个地球仪,利用这种直观工具来为学生演示地球的自转。同时,教师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来对地球仪的转动进行观察,加深他们对地球自转的认识。观察过后,教师让学生结合刚才观察的情况,来描述从北极和南极看到的地球自转的状态。学生积极回答、积极参与,课堂气氛变得更为活跃。再次,教师提问学生:“地球每时每刻都在自转,生活在地球上的我们,是如何了解到地球已经自转了一周?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为多少呢?”学生经过短暂的思考后,回答:“大多数情况下是以太阳或者恒星为参照物的,而且其周期分别称为太阳日和恒星日。”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表示了认同,顺着他们的思路对“太阳日和恒星日”展开了讲解。最后,教师在课堂练习中融入了直观的事例和演示,帮助学生掌握了地球自转的相关概念和意义,并加强了他们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能力。
三、巧用地理实验,开展直观教学
实验也是一种重要的直观演示手段,在地理教学中采用这种教学形式,可以帮助学生对知识有一个更为直观的认识。教师作为实验的主要组织者,也要结合教学内容合理地进行实验模拟,引发学生的深入思考,从而加深他们对实验概念和规律的认识。同时,在利用地理实验这种直观教学手段时,也要着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提高他们的认知水平[2]。
比如,在一堂地理课上,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了“昼夜长短变化”的模具制作实验。这次实验的目的较为明晰,就是要让学生们结合所学的知识来制作模具,以此来直观演示不同季节的昼夜长短变化。在挑选实验材料时,教师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范围,如白色泡沫、粗碳素笔、圆规等。在实验前,教师尊重学生的主体性,让他们以小组为单位科学、合理地设计实验步骤。当然,对他们给出的实验方案,教师也进行了一定的评估,给出了相关的建议。在实验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真正经历了画“地球”、画平行光线、演示昼夜长短变化状况等环节,并在实验过程中得出了相应的结论,发现了昼夜长短与直射点之间的关系,感受到了昼夜长短变化的规律。最后,教师引导学生将实验中的认知上升到理性层面,让他们以文字、图表等方式来对这种变化进行整理,从而加深他们对知识的理解,提高他们总结归纳的能力。
在这个教学片段中,教师没有直接将昼夜长短变化的规律直接灌输给学生,而是采用了实验演示这种形象直观的方式,让学生们在开展实验的过程中对知识进行感知,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全面的提高。
四、巧用示意图,开展直观教学
地理示意图作为一种直观的教学工具,可以将抽象的知识以更清晰的图像展示出来,符合学生的认知特征。由于地理示意图简洁、清晰,可以对知识进行一个高度的概括,因此教师要善于利用这种直观的教学工具,用示意图来展现知识,构建知识脉络,实现从文本到图像的转换,从而全面提高地理教学的形象直观性,加深学生的印象,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
比如,《气压带和风带》主要介绍了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变化及其对气候的影响。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学习气候类型的重要内容,有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这部分内容的逻辑性、抽象性、综合性都较强,虽然高中生具备一定的抽象思维,但学习起来难度仍然较大。因此,在开展教学时,除了对一些重点知识进行讲解外,教师更注重让学生经历知识生成的过程。通过组织他们绘制三圈环流形成过程图,指导他们绘制气压带和风带分布示意图等,来帮助学生理解大气环流含义、特性及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分布和运动规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被充分调动起来,在利用示意图分析问题的过程中,学生的地理科学思维得到了培养,其动手操作和分析问题的能力都得到了有效的提升。
在这个教学片段中,教师基于地理知识的特点,利用示意图这种直观的教学工具,将知识生成的过程形象地展示出来。这种教学手段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不仅有助于他们突破重难点知识,而且能促进他们各项思维能力的提高。
结 语
总而言之,在直观的教学模式下,抽象的知识也可以变得十分形象生动,但关键在于教师如何进行有效的转化。因此,直观教学手段仍需不断完善,教师也要在教学实践中深刻反思,从而全面提升教学质量,打造精彩、高效的地理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