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班主任如何在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2019-11-25寇美霞
寇美霞
摘 要班主任进行班级日常教学的管理和学生的德育教育对学生的课程学习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高中阶段是学生重要的转折点,对学生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班级的氛围也需要班主任的严格把控。班主任需要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制定有效的学习方案,使相关教师进行辅助教学,从而在教学中渗透德育。本文对高中班主任如何在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进行相关探讨。
关键词高中班主任;渗透;德育教育
中图分类号:O552.2 文獻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24-0052-01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蒸蒸日上,各大学校对学生的德育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明显。有关教育部门对高中学生德育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也非常关注,而高中的班主任在教学中具有很重要的引导作用,通过班主任的引导教学,可以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
一、现如今德育教育的现状分析
在高中日常的教学中,班主任和学生之间的沟通并不多,一部分班主任和学生的沟通只限于课堂之中,课后班主任和学生就产生了一定的距离感,而学生对于班主任提出的要求只能是默然接受,同时班主任对学生的了解也相对比较少。因此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往往就会忽视了德育教育的渗透,从而就导致德育教育的渗透受到了严重阻碍。这种情况的出现让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得不到有效保障。
二、德育教育顺利渗透对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德育的良好发展是高中班主任的一项重要工作,主要是对学生道德素养的规范,进而有效的将德育教育渗透其中。在进行德育教育工作中,班主任可以让同学之间加强交流,以此增加对学生了解的程度,从而制定有效可行的管理制度来辅助其他老师在教学中不断渗透德育教育。班主任和其他学科的老师要对德育教育的理念不断进行创新,以此适应现阶段的教学工作。
三、高中班主任在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方法
(一)了解熟悉各个学生的性格特点
班主任相比其他学科的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尤为紧密,思想的交流也更为深入内心。所以班主任对学生的了解程度也是最深的,班主任在和学生之间进行交流的时候要注重以鼓励为主,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和其他学科老师交流后进而更透彻的了解学生。例如,有的学生天生性格比较内向,不爱表达自己,时常处于封闭状态,这就需要班主任对其进行开导,避免学生出现心理和偏科的情况出现。
(二)用一颗爱心去深度强化学生德育教育的意识
对学生德育的教育也是一种教会学生爱的体现,用自己的爱心去培养学生德育教育的意识。学生在很大程度上会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从而造成易怒、暴躁和自私自利的情况出现,也会因为生活环境的不同而导致自制力弱的现象出现,所以就需要老师用爱心去引导学生,进而培养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例如,在高中时期,大部分学生都会出现逆反的心理,和班主任、其他学科老师和同学之间都会产生矛盾,这时候就需要班主任利用爱心及时解决,并对学生加以引导,如此学生在班主任的爱心呵护下就会改善之前的态度。
(三)班主任应该注重言传身教,给学生树立正确的榜样
班主任正确的引导对学生的成长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学生性格的形成很大一部分都来源于学校,班主任就是最佳的引导者。班主任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教育的方式也是非常重要的,学生在学习和生活方面都需要班主任的指导帮助。例如,班主任要发挥自身的作用,对学生实行言传身教的教育理念,对学生提出来的问题班主任应该及时统一落实。
(四)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德育教育思想观念
在高中的德育教育中是以学生为主体地位,充分尊重学生的思想进而对学生的德育教育思想进行有效培养。部分家长和班主任在对学生进行管理时,没有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切身感受,从而导致学生对班主任和家长感到厌烦,不想与之交流。长此以往在学生的心理上就会造成不小的影响,班主任在高中教学中是以指导和引导的角色出现的,因此班主任就要对学生的情况更加的了解,对于高中生而言,思想变得相对成熟,并且有了自己的思想,这时候班主任就要多听学生的意见,和学生成为最亲密的朋友,进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德育教育思想观念,班主任在进行德育教育教学中要给予学生更多的方法,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在高中阶段开展德育教育工作极为重要,班主任在德育教育中占有不可或缺的地位,因此班主任应更加注重对学生德育。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是对高中班主任在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工作进行分析研究。班主任在德育教学中可以给予更多的方式方法,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随着教育体系的不断更新,高中阶段开展德育教育工作十分重要,班主任应格外重视培养学生的德育教学从而推动高中阶段的教育理念,为学生在之后的发展与学习素养奠定良好的基础。高中班主任在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研究。
参考文献:
[1]邱岷,黄杰.浅谈班主任如何在班级管理中渗透德育教育[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6(8).
[2]张丽.中职班主任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可行性探究[J].课外语文,201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