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生本·问题”模式下阅读教学“问题引领”的思考

2019-11-25丁乃红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19年10期
关键词:文本文章阅读教学

丁乃红

为适应新课程、新高考和素质教育的需要,我校结合自身的学情实际,强力打造了适合我校发展的“生本·问题”的课堂教学模式。“生本·问题”课堂是指在课堂教学中,坚持以生为本,将教材中的知识点以问题的形式呈现在学生的面前,让学生基于问题进行学习,利用问题开展自主合作探究活动,在寻求和探索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中,充分释放学生的潜能,从而掌握知识、形成能力。我校“生本·问题”的课堂实践,成功地阐释了“以生为本,问题引领”的教育教学理念。

阅读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问题引领确是一个很好的策略,“问题引领”的要旨在于调动思维,以高品质的,富有引领力的问题让学生的思维在课堂上活跃起来,改变长期以来教师口干舌燥,学生昏昏欲睡的低效状况,也能有效地避免课堂上浅层次的“碎问碎答”的现象。相对于课堂教学中那些零碎的提问,阅读教学中设计的“主问题”应该是核心问题,它在阅读教学中能起主导支撑作用,是能够贯穿全文而又富有挑战性的问题。课堂教学中如果能设计一个或一组主导作用、核心作用的问题,然后在主问题的统摄下,再设计几个子问题或者次问题,教学内容就能迎刃而解。我个人认为,我们高中语文课堂一节课中最多设计3-4个主问题,如果设计运用得好,就能达到理想的课堂教学效果。

一、问题从何而来?

1.来自学生的充分预习

问题教学的关键是问题的提出,如果问题能由学生提出,并且由学生解决,教师只做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那就达到理想的状态。所以说课前预习是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教师在布置预习时通过设置巧妙的情境,激发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把有价值的问题作为教学设计的依据,加强课堂教学的针对性。

2.来自教师的课前预设

学生的问题毕竟比较浅显,有的过于琐碎,还有的属于无效问题。因而,不能简单把学生的问题直接作为引领教学过程的问题,必须对学生的问题进行加工和整合。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备课就是备问题,以具有思维引领力的问题驾驭课堂,展开教学。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对文本必须深入研读。

二、如何设计“主问题”?

1.从文章的题目入手设计“主问题”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选入课本的都是优秀作家的作品,标题或交待写作对象,或提出论点,或提示行文线索等等,标题能体现作者的构思。从文章的题目入手设计“主问题”,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我在教《我有一个梦想》这篇课文时,提出了这样几个“主问题”:文中的“我”是谁,处在什么样的境遇,“我的梦想”是什么?通过思考和回答这个问题,可以让学生迅速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为进一步赏析课文打下基础。

2.从文章的行文思路入手设计“主问题”

每一篇文章都有自己的行文思路,从文章的行文思路入手设计“主问题”,有助于学生整体感知文章的内容,提高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能力。

在教学《淮阴侯列传》时,为了让大家更准确地了解韩信的生平经历和性格特征,我设计了这样的“主问题”:韩信的一生经历了哪些重要的事情,从中可以看出他怎样的个性?请大家任选一个事例加以复述和分析。同学们就这个问题认真阅读、积极发言,在活跃的课堂氛围中完成了教学目标。

3.从文章的主题思想入手设计“主问题”

每一篇文章,都有自己的主题思想,阅读教学中如能抓住文章的主旨句设计出各种阅读问题加以引导点拨,帮助学生进行理解,以此培养学生把握文章主题思想的能力。

教学《老王》时,可以通过文本中的最后一句“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不幸者的愧怍”引发学生对课文深入探讨,可由这句话设计主问题“我是幸运的人吗?”“老王就是不幸者吗?”引导学生知人论世,把文本放到更为广阔的时代背景中去理解,感受作者所说的“幸运的人”的“不幸”。再者,分析老王的不幸,进一步探讨老王作为“不幸者”的“幸”——他还保留了为人的善,他还受到“我及家人”的“善待”。从而引导学生再探讨作者的“愧怍”之情,明白作者对人生的反省已从物质层面进入精神层面。在这一句主旨句、主问题的引领下,学生对文本的研读更加深刻。

4.从比较阅读入手设计“主问题”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尝试把同类题材的不同作品或同一作家的不同作品进行比较阅读,从作品的词句、意境、情感等方面进行比较设计“主问题”引领课堂,也会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在教学李清照的《声声慢》(寻寻觅觅)时,我要求学生回顾初中时学过的李清照的《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提出了如下的“主问题”:(1)两首词抒发的情感有何不同?结合作者的生平阐明其原因。(2)两首词中作者抒发情感的方式有何不同?围绕这两个问题,学生经过思考会发现李清照南渡前后词作的内容、风格迥然不同,进而想到诗歌作品和诗人的生活是紧密相连的;同时学生也会体悟到诗人高超的抒情技巧。

5.从文本矛盾处入手设计“主问题”

高中阅读教学,教师不能仅仅停留在文本的表面,作粗浅的理解,孙绍振老师说“要进入作品深层加以分析,从天衣无缝的作品中找出差异,揭示矛盾,提出问题”。因此,要设计主问题,就要善于发现文本的矛盾处,在矛盾处设置问题,引领学生阅读和思考,提高他们阅读探究的兴趣。在话剧《雷雨》中,矛盾是推动情节发展的关键,在回忆梅小姐时,周朴园称呼是“小姐”,说她“賢惠”“规矩”,而鲁侍萍却说“不是小姐”“不贤惠”“不大规矩”,回忆同一个人,为何会有如此的不同?写周朴园的恋旧与在认出梅侍萍时的警觉、严厉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这样的矛盾说明了什么?用这样的问题引领学生揣摩人物心理、把握人物性格、了解真实的人性。可见,深入文本,巧抓矛盾,于矛盾处设问题,是引领学生深入解读文本的有效方法。

三、教师该怎么做?

高中阅读教学中,要想设计出优质高效的主问题,要求我们老师必须要深入剖析文本内容,抓住文本关键处,提升文本解读的能力。文本解读能力是语文老师的核心竞争力。曹勇军老师说“文本解读是语文教师的看家本领”。李镇西老师也说“备课时,教师要深度研读课文,思维越开阔越好,甚至有些批判性思维也无妨”。两位老师的话深刻地道出了文本教学要细读深读的重要性。语文教学的实质,就是在细微之处品咂文字。教师力求在个性化文本解读的基础上,设计出能够撬动文本的教学问题,才能引领学生走进文本,解决问题。阅读教学中的“主问题”设计必须从文本出发,紧紧围绕语文的要素展开,也正如李仁甫老师提倡的“用语文的方式解决语文的问题”。

西方学者德加默说:“提问得好即教得好。”我们教者在阅读教学中提出什么样的问题至关重要,因为提出的问题直接影响着阅读教学的效率。当确立“问题引领”的意识之后,我们的课堂讨论就能回归语文本真,回归生活实际,阅读教学的效率自然会得到提升。

★作者通联:江苏灌云县第一中学。

猜你喜欢

文本文章阅读教学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挖掘文本资源 有效落实语言实践
搭文本之桥 铺生活之路 引习作之流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文本与电影的照应阅读——以《〈草房子〉文本与影片的对比阅读》教学为例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本期文章英文摘要
小排经“点化”大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