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这里是北京(下)
2019-11-25康胜利
康胜利
就在几个月前,一部轰动京华的大型系列历史人文纪录片《这里是通州》,在北京电视台三个频道连续同步播出。此片场面恢宏,博古通今,一时人气爆棚。看到播出获得如此热烈的反响,李欣和摄制团队的每一位成员,眼眶中都饱含着泪水。真是应了一句话: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您可能不会想到,这部片子从筹备、拍摄到制作,竟用了三年啊!作为总导演的李欣怎能忘,他和张晓达、宋敏怡、唐远、牛俊恒4位分集编导,加上摄像师,三年间无节无假无休,日以继夜,风雨无阻,终于向家乡父老呈上了这部凝结着心血的作品。
通州成为北京的副中心,举世瞩目,作为首部創作的全景式展现通州的纪录片,主创团队以严谨的治学态度,深挖历史古籍资料,查阅《通州志》《潞城考古录》及各个历史时期的志书、史书30余种、两百余册,力争抚今追昔、厚积薄发夯实牢固的基础。为全方位、多角度、纵古今展示通州,他们一步一个脚印,用双脚丈量了906平方公里的通州大地,走村串户叩访了通州全部11个乡镇。为探寻运河文化历史内涵,他们栉风沐雨沿大运河南行拍摄,足迹连接起了大运河两岸8个省和直辖市,行程累计数万公里。3年间,为了拍好片抢进度,他们冒酷暑、战严寒、食宿无常,甚至连续多日露宿拍摄场地。
拍纪录片难,可没有见过这么难的。制片人、总导演李欣感慨:“遇到了从业近30年来最难的片子。”头一条,可用素材太少,“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李欣是纪录片业界的老手,也几乎要把头皮抓破。接到拍摄《这里是通州》任务后,他和整个团队立即全力以赴进行基础资料查阅,不想却陷入了意想不到的困境:关于通州的历史记载、资料研究卷帙浩繁,但一翻到某个文物或古迹的具体记载时,“遗迹已无留存”的备注,让大伙儿精神接近崩溃。
成功的机遇,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好在李欣《这里是北京》团队十几年来用镜头记录了浩繁的北京故事。积累大量影像资料的家底,给了他完成任务的底气。北京地界上近10年重大的文物遗迹挖掘和发现现场,他们都没有缺席。这期间,2005年通州运河发现皇木的现场,2016年通州在建设副中心时发现汉代墓葬和路县故城遗址等,他们都留有记录影像,因此能够最大程度地从多年的存货里,淘到宝贵的历史画面。《这里是通州》画面中有千人考古的画面,有古城墙残垣断壁的画面,有燃灯塔下皇木出土的画面。一组组镜头都无比珍贵,而这些都是李欣这个有心人及他的团队长期积累的独家存货。
谁都知道,通州古城已经成为遥远的记忆,现在连当时的一砖一瓦都难以觅到,被称为通州活字典的文管所老所长周良先生也在团队亟需顾问的时候作古了,而《这里是通州》有生动地展示通州发现一段城墙的影像,有周良先生生动地介绍通州的影像,这些都成为了记录通州的无价之宝。还有一件事,与纪录片相关。位于通州古运河畔的东方化工厂是伴随着改革开放诞生、曾为北京市带来了可观经济效益的大企业,成为通州人的骄傲,高耸的炼塔也是通州的地标性建筑。厂区面积128万平方米,为北京副中心建设的需要,决定拆除。李欣敏锐地意识到,一个著名的大厂,从诞生到行将消失的时刻,都应留存下宝贵的历史资料。李欣和他的团队对东方化工厂的全貌和拆除全过程,进行了全面全方位的拍摄,特别是留下了工厂的主体裂解装置拆除的震撼瞬间。谁料想就是这段历史镜头,如今成了《这里是通州》纪录片的惊艳之笔。
仅有这些还不够,现在副中心的建设是一天一个样,《这里是通州》不仅要再现历史文化,还要准确展示今天。只要片子还没播出,变化仍在发生,他们都要去补拍。如第三集内容已定剪后,在送审前有个镜头需要最新呈现,李欣当即决定再去补拍一组镜头。他说:“已经做好的片子,配音、过色、合成都要再重做一遍,就是为了不留一点遗憾!”
补拍也罢,主创团队有时还要面对临阵变局。第一版片子已全部完成,有专家提出要整体调整内容结构,将原有的三集合并为两集,加上通州保卫京师军事功能的一集。而此内容,是原本没有计划在内的。通州,既是商业和漕运的重镇,也是一个地理位置得天独厚的军事要冲。李欣对此欣然接受。他们邀请了多位史学专家,共同梳理出了这样一个重要的视角:自金元战争开始,通州就在朝代更迭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新增的军事一集,以翔实的史料和史实,支撑起了“得通州者得北京”的历史演绎,将通州重要的军事“要冲”地位,重现在荧屏上。
李欣一直意识到,历史纪录片的成功不仅要有好的镜头,还要有翔实、准确的史实支撑。为使《这里是通州》史实运用准确,片中集中了北京史学界及北京地理、人文社科、考古学、水利科技、民俗文化、宗教哲学等多学科资深专家组成了顾问团队。文案每改动一处,都会交由专家审验或由相关政府部门负责检校,确保史料准确,万无一失。马建农等专家全程参与,坚持与摄制团队同甘共苦。其间,年近九旬的北京水利史研究会原副会长段天顺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考古学家刘庆柱也都及时施以援手。
创作过程中,纪录片历时三年五易其稿, 光“推倒重建”就经历了三次。其中,有无数新内容的补充,也有“壮士断腕”般艰难的舍弃。审片时,李欣不是在电脑上,他认为那可以美化画面,而是用巨大的投影幕布。第6集《未来之城》,他在周末关起门来,一连看了12遍。在他的眼里,容不得半点瑕疵。市领导看了这部片子后给予高度肯定;最近,国家广电总局从2018年全国200部纪录片中优选出15部优秀系列片,北京唯一获此殊荣的即《这里是通州》。
坚守好《这里是北京》栏目,李欣完全是因为热爱。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光鲜背后很多事情是鲜为人知的。如何解决栏目经费及人员待遇,如何保持这个团队的凝聚力,是李欣面临最紧迫的问题。为了拍摄资金,李欣说我恨不得去给人家磕头。看李欣诚恳的眼神,我的心也不禁一阵抽紧。李欣说,能够实现自己的梦想,如果说有点儿成就,应该是我幸运地赶上了好时代。2003年北京市启动了3.3亿元文物基金,大建设也迎来了大考古。如果国家不重视,我的梦想就永远是个泡影。我们必须与时代同步,及时抓住机会拍摄,否则将来建设好了,历史影像却没了。在资金困难的情况下,他们最早就启用了高清摄影,并随时关注最新的技术手段,力争把最好的作品呈现给观众。每当李欣他们看到在不同的场合、不同的人,在引用《这里是北京》栏目解说词的那一刻,一股欣慰感、自豪感都会油然而生。
去年年底,最新摄制的《40年,我和我的东城》也隆重播出了。作为北京东城区连续两届的政协委员,他感到尤为欣慰。
算来还有一年多,李欣就要退休了。我也曾问李欣:“你何苦受此磨难?”他不由得闪过一丝苦笑,而后又坚定地回答道:“我也曾想过放弃,但内心不允许我这样做。”
回望历程,李欣没有忘记《这里是北京》栏目开播15年来,先后不同时期的编导、撰稿人、主持人对节目的奉献。他们很多人家里负担很重,可从来都是以工作为重,把观众看作衣食父母。原主编张妍曾说:我和我的同事们可以说是在磨难中,与《这里是北京》栏目一起成长的;编导闫焓则自称“借工作之机走遍胡同,以栏目之名采访百家”;主持人阿龙也说:在这个位置上,有人说我是什么明星大腕,那是老百姓捧咱,咱更要对得起观众!
15年的劳作耕耘、春种秋收,李欣和他的团队向社会奉献了丰富、珍贵的精神食粮,也获得了当之无愧的荣誉。这些年里,李欣曾连续多年荣获“北京市优秀新闻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荣誉,曾获“全国十佳电视栏目制片人”、北京电视台“十佳制片人”称号等诸多荣誉;《这里是北京》栏目曾获国家、北京市“电视优秀栏目”“最佳电视艺术片”“节目制作创新奖”等数十个奖项,还曾连续两年被社会网络评选为“上星频道30佳”。
《这里是北京》还要继续拍摄下去。有人开玩笑说他“光吃‘窝边草”。对此,李欣淡然一笑,动情地说:“生在北京,长在北京,以影像记录故乡北京的历史文化,是我人生的信念。北京历史的长卷中有自己记录的一笔,待到将来回首往事,我会说:这一辈子,没白活!”
(编辑·韩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