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例儿童心房黏液瘤临床诊治分析*
2019-11-25郝发宝郭春宝
郝发宝,郭春宝
(1.山东省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外科中心 266034;2.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肝胆外科 400014)
儿童心脏肿瘤发病率较低,良性肿瘤多见,又以黏液瘤发病率最高,占心脏良性肿瘤50%以上。本研究收集5例心房黏液瘤患儿临床资料,分析其发病特点、诊治情况及预后。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具体时间收治的5例心房黏液瘤患儿为研究对象,其中男3例,女2例;发病年龄1个月12 d至12岁6个月,婴幼儿3例,年长儿2例;发病时间到住院时间2 d至6个月;4例有不同程度的心衰表现,1例以右侧肢体活动障碍急诊入院,3例有着凉后咳嗽、流涕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2例无诱因出现临床症状。所有患儿入院时肺部及心脏查体均有不同程度的阳性体征,如心脏杂音及呼吸音改变等,见表1。
1.2方法 5例患儿首次入住科室分别为神经内科、胸心外科、心血管内科、全科病房和心血管内科,入院后完善常规检查、心脏彩超等,确诊后均转入胸心外科行手术治疗。
2 结 果
2.1治疗 完善相关检查后均急诊或限期行手术治疗,从住院到手术时间分别为 6、4、1、39、7 d。术前准备时间较长的患儿因年龄小,上呼吸道感染较重,手术风险大,在充分术前监护下延期手术。手术方式均为体外循环下心房黏液瘤摘除术,术中根据肿瘤情况行瓣膜整形术等。从右房切开直接摘除肿瘤,或通过房间隔暴露左房,直视下行左房黏液瘤摘除术。术中可见心房内带蒂的占位性病变,形态为葡萄状、鱼肉状,有钙化或附壁血栓,其中4例患儿黏液瘤与瓣膜相连,造成不同程度的瓣膜开关障碍。4例患儿手术顺利,病例5患儿因黏液瘤与二尖瓣关系密切,二尖瓣形态较差,术前存在二尖瓣重度反流,关胸前食道超声提示二尖瓣中-重度反流。
表1 患儿临床资料
2.2术后恢复 患儿术后脱机时间分别为3 h、6 h、10 h、7 d和12 h,脱机时间较长的为病例4患儿,术前因呼吸道感染准备时间较长,术后脱机慢。术后病检提示:心房黏液瘤,术后到出院时间分别为12、15、12、18、50 d。病例5因术后二尖瓣重度反流,心功能不全,乳糜胸,胸腔引流管每天引流300~500 mL,通过调节饮食及相关支持治疗,术后45 d乳糜胸治愈,但心脏彩超仍提示二尖瓣重度反流,心功能不全,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会诊后提出瓣膜置换方案,因医疗条件及家长个人原因,自动出院,转北京阜外医院进一步治疗,后失访。
2.3预后 病例1出院后每隔15 d进行康复治疗1次,右侧肢体功能基本恢复正常,病例1~4随访至2018年1月1日均无复发。
3 讨 论
心房黏液瘤是儿童最常见的原发性心脏肿瘤,多起源于多潜能的间充质干细胞,国内外文献多为个案报道。患儿各个年龄段均有分布,且临床发病特点各异,导致误诊率较高。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近8年收治了5例心房黏液瘤患儿,其中1例以急性脑栓塞导致右侧肢体障碍为首发表现,极其罕见。目前国内外报道多为成人以脑栓塞为首发症状的心房黏液瘤病例[1-3],儿童心脏黏液瘤导致急性脑梗死病例国外报道仅有18例[4-5],国内少见报道,结合已报道的病例与本组病例,黏液瘤引起脑栓塞均急性起病,以偏瘫和急性皮肤症状为主[4]。本组中的1例仅以偏瘫为主要表现,未表现出皮肤症状,临床上常诊治困难,误诊率较高。以本组病例来看,上呼吸道感染是心房黏液瘤的症状诱因,入院时只有1例患儿以外科疾病入住胸心外科,4例误诊为上呼吸道感染、感染性心内膜炎等,误诊率较高,临床需提高该病认识,早诊断、早手术。
心脏彩超是该病术前主要诊断检查,准确性较高,本组为100%,与报道一致[6]。超声下可表现为:心房内占位性病变,边界清楚,有蒂,肿块随心脏不同时相活动度较大,可变形,可阻塞二尖瓣口及三尖瓣口,可能伴有血栓及钙化。结合已报道的心房黏液瘤患儿,左房黏液瘤较右房多发[7]。CT与MRI在诊断心脏黏液瘤有一定作用,本组中只有病例1行CT及MRI检查,因彩超诊断的独特优势,临床上使用较少。
心脏彩超诊断心房黏液瘤后应急诊或限期行手术治疗。体外循环下心房黏液瘤摘除术是治疗该病的有效手段[7-8]。近年来胸腔镜及小切口心脏手术在成人心脏黏液瘤中应用较多,但在儿童中鲜有报道[9-10]。根据术中探查结果,本组有4例患儿有黏液瘤累及瓣膜,2例累及二尖瓣前瓣,2例累及三尖瓣隔瓣,术中均切除黏液瘤,2例行瓣膜整形术。手术效果较好,术后并发症少,肿瘤累及瓣膜的患儿术后瓣膜反流是最常见术后并发症,多数患儿为轻度,个别患儿为重度,可能需要心瓣膜置换术。乳糜胸为心脏手术后常见并发症,通过调节饮食及支持治疗一般恢复较好,必要时可行手术治疗。
心房黏液瘤为良性肿瘤,手术摘除效果肯定,术后恢复较好,术后复发率低,本组病例中4例患儿随访至今未复发,未出现心力衰竭等临床症状,病例5失访。
综上所述,儿童心房黏液瘤罕见,上呼吸道感染为常见症状诱因,患儿气促、心慌、面色苍白等临床症状时需警惕心脏黏液瘤,个别患儿可能以急性脑栓塞为首发表现,容易误诊,心脏彩超在心房黏液瘤的诊断中有重要作用,急诊或限期手术是该病的有效治疗手段,预后一般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