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体育教学提升学生主动参与策略探讨

2019-11-25冯雁甘肃省秦安县西川中学

灌篮 2019年16期
关键词:身体素质师生评价

冯雁 甘肃省秦安县西川中学

近年来,在教育体制改革的推动下,初中体育教学得到了极大改善,具体体现在学生的身体素质以及课堂教学质量上。但是,据相关数据可知,我国初中体育教学依然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集中体现在学生对体育学习缺少兴趣,不愿主动参与到教学中,从而导致教学效果与教学计划相背而驰。面对这一情况,需要教师从实际出发,积极探寻产生问题的原因,提出相关的解决策略,并落实到教学中。只有这样,才能够激发学生的对体育的兴趣,使其主动参与到教学中,促进身体素质以及体育素养的全面提高。

一、学生主动参与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一)落实教育体制改革提出的要求

在教育体制改革的背景下,国家教育部门针对当前学生的发展现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在教育教学中,除了要传授学生基础知识外,还要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使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让其主动参与到教学中,通过教师的有效引导获得良好的学习成效。可见,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提升学生的主动参与,能够全面落实教育体制改革提出的要求,对学生的综合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1]。

(二)有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与其他学科不同的是,体育教学是学生非智力发展的主阵地,肩负着提升学生身体素质,培养他们综合素养的使命[2]。所以,学生主动参与到体育教学中,对他们未来的发展大有裨益。在实际教学中,通过多样化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手段,以及教师的引导,学生可以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及精神品质,实现其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

(三)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与有效性

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主动参与和被动学习所呈现出的教学结果是截然不同的,如果他们对体育学习的兴趣高涨,主动参与到教学中,不但可以熟练掌握教师传授的知识与技能,还可以促进教学质量与有效性的提升;如若是违背自己的意愿参与到教学中,非但无法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还会产生厌烦、恐惧等负面情绪,对身心健康造成一定影响。

二、导致初中生不愿主动参与到体育教学中的原因

(一)没有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师要改变传统教学思想,将学生视为教学的中心与主体,根据他们个体间存在差异进行授课。然而,在教学中发现,部分教师并未认识到学生主体地位及个性发展的重要性,没有根据他们的身体素质、认知能力以及兴趣爱好等方面实施差异化教学,而是采用“一刀切”的教学方式,在这种学习环境中,学生会产生厌学心理,不愿主动参与到教学中。

(二)师生之间缺少交流和互动

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是调动学生积极性,使他们主动参与到教学中的有效途径,初中体育教学也同样如此。但是,在教学中发现,部分教师将侧重点放在体育技能与知识的传授上,没有注重学生其他能力的发展与培养,而是将知识一股脑的灌输给学生,让其自主体会。师生之间较少的交流和互动,不仅无法提高教学质量,还会拉大师生之间的距离,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

(三)传统教学理念根深蒂固

在教育体制改革背景下,纵使教育部门多次提出教学革新的要求,但初中体育教师在教学中依然使用传统教学模式开展教学活动,并未与时俱进,顺应教育发展的新潮流进行优化和创新,不但让学生被动接受体育知识及所传授的技能,还让他们在一成不变的环境中学习多样化的教学内容,长此以往,学生就会产生厌倦感,缺少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四)教学评价过于单一

初中体育教师在进行教学评价时,过于注重测评结果与自身的评价,忽视了学生的在学习中的表现、所发展的综合素养等方面的评价。在这种单一的评价方式下,学生会对自己的学习与努力产生怀疑心理,从而失去学习信心,难以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

三、初中体育教学提升学生主动参与的可行性策略

(一)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在初中体育教学中,若想提升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发展他们身体素质与体育素养,需要教师改变传统教学理念,充分认识到学生主体地位及个性发展的重要性,在深入了解学生学习、身体素质、认知能力等差异的同时,还要做到如下两点:首先,紧密结合学生的个性特征制定教学计划,开展针对性的教学活动,让每一名学生都能够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其次,将分层教学、差异化教学渗透到课堂教学中,不仅可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还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主动参与到教学中,在多层次的教学环境中实现学生的个性发展[3]。例如,在“前滚翻”教学中,有些学生的身体柔软,能够轻松做出该动作;而有些学生不论怎么做,就是无法翻过去。面对这种情况,教师要采取分层教学的方式,对于熟练掌握前滚翻动作的学生,要让他们持球做前滚翻,或前滚翻蹲立后接迎面抛来的球等,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还可以巩固他们所学知识;对于难以翻过的学生,可以让他们先掌握前后滚动的动作,再学习团身前滚翻,最后做出前滚翻的动作,并让他们多次联系,循序渐进的掌握动作要领。

(二)增强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

良好的师生互动在提升学生主动参与的同时,还可以增进师生之间的距离,建立和谐、友好师生关系。因此,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增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活动,通过互动帮助学生树立学习信心,提升他们的课堂参与热情[4]。例如,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引入不同的游戏活动,借此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在进行游戏活动时,教师要成为其中的一员,通过游戏中的语言、动作等形式的互动提升学生对体育的认知能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及主动性。

(三)将传统教学理念进行改革创新

初中体育教师在教学中要深刻意识到传统教学理念带给学生的不利影响,对其进行改革创新,并从学生的年龄特点、性格特征以及学习需求等方面出发,使用诸如体育竞赛、情境创设、游戏活动等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进行授课,在提升学生主动参与的同时,还能够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进而实现教学目标。

(四)建立多元化的教学评价体系

首先,优化评价内容。从单一的知识技能评价延伸到身体素质、学习态度、协作能力等方面的评价,并保证评价的合理性与科学性[5]。其次,建立多元化的教学评价体系。将传统的教师评价发展为学习自评、生生互评以及师生评价等。最后,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如观察法、检验法、口头评价法等。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提升学生的主动参与,并非一蹴而就,需要教师结合教育体制改革提出的要求以及教学现状,使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层层引导,使其逐渐发现体育教学的魅力,主动参与到教学中,从而实现体育教学质量提高的目的。

猜你喜欢

身体素质师生评价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针对性身体素质训练在标准舞技术中的应用
师生讨论改病句
师生过招,你敢接吗
锻炼
足球专项身体素质练习与足球技能学习成效的相关性研究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2)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