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小学语文学困生的形成原因及有效转化分析

2019-11-24莫月丽

教育界·上旬 2019年10期
关键词:农村小学语文形成原因转化

莫月丽

【摘要】小学阶段是语文教学的关键时期。在义务教育语文教学中,学生的理解能力、阅读能力、识字能力及表达能力在今后的学习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因农村教学的特异性,要以建立学生的学习信心,改变学习环境,真正贯彻因材施教为原则。文章对农村学困生产生的原因做出了分析,进而根据不同的问题做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农村小学语文;学困生;形成原因;转化

早在两千多年前,大教育家孔子就说过:“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作为小学语文老师,要从不同的角度展开教学,特别对学困生要加以关怀,细心指导,这样才能提升学困生的转化效率,提高教学质量。所谓学困生,就是那些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学习上有困难,学习成绩差,在学习的过程中对学习兴趣不高,缺乏主动学习积极性,对学习失去信心的学生,学习对于他们来说就是一种难题、一种负担。为此,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老师应该分析学困生的形成原因,找出解决方案,提高学习质量。

一、农村小学语文学困生产生的原因

(一)家庭教育因素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因农村家长的文化程度存在差异,对学生的教育缺乏责任感及合理的教育方式,有很多家长常年在外,只有孩子跟爷爷奶奶一起生活,在教育方面存在很大的隐患。

一些学生在课后不能积极的完成作业,或者马马虎虎的应付老师,甚至不交作业。还有一些家长溺爱学生,只照顾好孩子的生活而忽略对学习的管教,导致孩子迷恋于网吧、游戏厅和手机游戏。久而久之就造成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成绩不好,厌学等现象,导致学生感到自卑,对学习丧失信心。

(二)学生自身因素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小学生年龄小,智力发展水平低,活泼好动,自控能力不足,上课不能专心听讲,学习目标不明确,缺乏上进心[1]。在学习的过程中如果遇到挫折,就很容易感到自卑,丧失学习兴趣。还有一些学生由于天生智力不足,在学习过程中跟不上老师的步伐,也会失去对学习的兴趣。

(三)师资薄弱因素

在农村小学教学中,一些老师思维落后,喜欢把学习成绩作为评判学生优异的唯一标准,让很多学习不好的学生产生低落的情绪。面对学困生,很多老师的耐心不足,甚至采用暴力手段,体罚学生。这种现象不仅不能帮助学生提高学习质量,而且会让学生对学习产生厌恶。在很多农村学校由于资金不足,没有多媒体教室。很多课堂如果不能运用多媒体课件辅助,就会毫无生趣,学生学习的兴趣也会大打折扣。

由于农村小学地处偏远,很多教师不愿意去,导致农村小学教师资源严重缺乏,很多教师都身兼数职,在对学生教育方面顾及不周。还有很多农村小学教师流动率比较高。这样一来不仅学生对老师不了解,老师对学生以前的学习状况也不是很清楚,在教学过程中就会出现很多问题。另外一个导致农村小学师资条件薄弱的原因就是农村小学教师很多都是大四的实习生,他们一边要完成学业,一边要给学生教课,精力不足,而且教学经验也不足。教师流动性大或经验不足都会导致学生失去对学习的兴趣,跟不上教师教学的步伐,严重影响教学质量。

二、农村小学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一)理解、尊重、宽容、善待学困生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老师要给以帮助、鼓励,而不是一味地责骂,伤害学生自尊心和自信心。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让优等生帮助学困生,采取“一帮一”的模式,帮助、监督学困生学习。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点,学困生也不例外。在教学中,老师要善于发现学困的闪光点,使其对自己产生信心,爆发出一股超越他人的激情。在语文教学中,老师要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俗话说:“亲其师而信其道。”小学生往往会因为喜欢一个老师而喜欢他所教的学科。在对待学困生时,老师要公平公正,不歧视,不忽略,不暴力,关心他们的学习与生活,架起师生之间沟通的桥梁,帮助学困生摆脱困扰,树立自信心[2]。

(二)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困生的学习情趣,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及追求新知识的欲望是改变学困生学习困难的策略之一。学困生的产生往往是因为他们感到学习枯燥乏味,而不能提高学习积极性,导致学习落后,学习成绩差。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要适当地改变一下教学思维,使毫无生趣的课堂变得有乐趣。因学困生的基础较差,思维能力薄弱,教师可以稍微降低学习要求,在课堂上对于学困生尽量提问简单的问题,对于回答正确的学生要奖励,对于没有回答正确的学生要加以鼓励[3]。这样一来,学困生在课堂上可以积极回答问题,感受被鼓励的乐趣,增强学习信心。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课文《菜园里》的时候,老师可以准备一些蔬菜的模型,让学生围成一个圈,中间放上蔬菜模型,说:“欢迎同学们来到我的农庄,在你们眼前有一些我种植的蔬菜,大家想认识吗?”接着老师就可以让学生挑选自己喜欢的蔬菜。不仅这样,老师还要让学生读出自己手中的蔬菜名称。这样让学生自己动手的学习方式,可以增强学生记忆力,也让课堂变得生动活泼,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改善学校的教学条件

相对于城市学校来说,农村学校教学资源相对匮乏。虽然我校目前已经装备了多媒体教室、电子阅览室等,但教学设备还不完善学校要不断改善物质条件,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还有很多农村老师不会运用多媒体教学,即使有些会运用也只是很肤浅地运用,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所以,要多安排老师学习多媒体的运用,让他们更好地利用多媒体传授更多的知识给学生。另外还要多引进优秀教师,使教学质量的提高。作为语文教师,要以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标准规范自己的言行,起到好的带头作用。

(四)发挥同伴和家庭的良性影响作用

家庭教育的影响对学困生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想要成功地转化语文学困生,除了依靠老师的力量,还要充分发挥同学同伴及家庭的作用,共同促进学困生的成长。在平时的教学中,老师可以培训几名语文尖子生作为互助学习的核心,在班上同學遇到不懂的问题时可以向他们请教,在学困生需要帮助的时候给予积极的回应和热情的帮助。在开家长会的时候可以让学困生的父母留下,单独跟他们讲解学生的情况,针对不同学生的特征与家长设计一套转化方案,让学生在家里的时候也可以有一个好的学习指导,共同促进学困生的进步。

学困生的转化不仅需要教师的教导,也需要学生、家庭以及社会等许多方面的帮助。在对待学困生的时候,教师要有耐心,多关注细节,研究不同的方案。教师只有将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一样全身心地投入,采用科学的教育方式,就一定会解决学困生在学习中存在的困扰。农村小学语文学困生的产生除了家庭及自身的原因之外,很大一部分受学校因素影响。改变办学条件,提高师资水平是改变学困生的重要途径。希望通过学生、教师和家庭的共同努力,消除语文学困生的学习困扰,使他们在学习进步的同时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参考文献】

[1]卢洪渠,卢锦.农村小学语文学困生现状调查以及转化策略研究[J].读写算(教师版):素质教育论坛, 2017(49):238.

[2]朱巧梅.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学困生”转化策略研究[J].西部素质教育, 2017, 3(06):305.

[3]黄碧珠.激发学习兴趣,让小学语文学困生走出困境[J].考试周刊, 2017(28):147-148.

猜你喜欢

农村小学语文形成原因转化
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浅析
农村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有效性探究
唐代女性服饰考略
浅谈学困生的转化
浅析农村小学生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
职校学生手机依赖现状及对策研究
后进生转化和提升的实践与思考
农村小学语文 “话题式” 教学的建构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