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省护理技能竞赛培训方法的反思与探究
2019-11-24赵慧
赵慧
【摘要】文章总结了学院2017年、 2018年参加河南省卫生职业院校技能操作大赛高职组护理技能比赛的经验教训和进步,分析了护理技能竞赛中参赛学生在练习和比赛时出现的问题,旨在为学生参加护理技能大赛作指导,提高竞赛成绩,做到护理教学与临床实践零距离,拓宽教学思路,提高高职护理教学水平。
【关键词】高职;护理技能竞赛;培训方法
为认真贯彻落实全省卫生与健康大会精神和《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意见》,推进医教协同,深化卫生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提高卫生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每年4月份河南省卫生计生委、河南省教育厅都会开展河南省高等卫生职业教育护理技能竞赛活动。笔者作为辅导老师,全程参与了两年学生的选拔、辅导和竞赛。2017年,我院在河南省高等卫生职业教育护理技能竞赛中获得个人二等奖1名、个人三等奖2名,在经过讨论反思后,我院领导高度重视,在选拔、辅导方法上进行改革、提高。2018年,在南阳举办的河南省高等卫生职业教育护理技能竞赛及全国职业院校护理技能大赛河南省选拔赛中,来自全省28所高职院校的112名选手在理论和技能操作项目中展开了激烈的角逐。我院代表队以良好的职业素养和出色的临场发挥,个人一等奖1人、二等奖1人、三等奖1人,最后以总成绩第5名获得团体二等奖。接下来针对两次比赛中的经验教训进行总结,探讨更加行之有效的培训模式。
一、2017年竞赛中出现的问题
(一)理论知识差
近年来,理论知识在比赛中的分值越来越重,主要是临床护理案例分析,针对案例列出首优护理问题并采取相应护理措施,考查学生以患者为中心,根据患者当时病情的轻重缓急来判断首先要解决的护理问题。学生没能在比赛中取得好成绩是因为学习基础不扎实,对于问题的分析能力较差。再者,现用教材首要问题都以疾病为中心,一旦结合患者疾病严重程度、家庭背景、发病情境、经济能力等因素,学生就会难以判断。
(二)无菌观念不强
在平时的训练及竞赛中,学生的无菌观念不强。技能竞赛中,静脉输液、气管切开护理两项操作对于无菌技术的要求比较高,学生在操作时明显有跨越无菌区,无菌物品使用不规范,消毒不到位,垃圾分类不清楚等问题。
(三)应变能力不足
在整个比赛过程中,为了加强临床的练习,每项操作在进入赛时会出一个相关病例,给学生一定时间提前分析、准备,以考查学生的理论知识与应变能力。学生虽然在平时的练习中操作已经非常熟练,但是进入赛时在特定的情境下,对新的患者、姓名、病情处理会出现差错;在比赛过程中,对评委老师设置的陷阱也不能够灵活应变,无法应对突发事件。如患者右侧肢体瘫痪,在静脉输液时应该选择左侧肢体穿刺,但学生在紧张情况下,由于习惯性对右手进行操作,往往会忽略这些特设情境。
(四)学生心理素质弱
学校在进行选拔时,都是按照比赛场景进行模拟,学生也都是经过层层挑选而被选出。在这种激烈的竞争中,学生心理素质的表现也很好。可是在关键时刻,在全省一百多名优秀学生的角逐中,参赛学生总会频繁出现失误,如手抖、声音发颤、用物掉落、超时等。
(五)人文关怀不到位
比赛的评分标准对人文关怀进行了明确的解释,这也是临床对护理人员的基本要求。学生在比赛过程中,由于情境的设定、时间的限制、气氛的紧张,为了顺利完成操作,总是忽略体现人文关怀的细节。如给患者检查听诊后,忘记给患者盖好被子,协助患者躺下时头碰到床头,在操作过程中和病人没有交流,病人出现异常仍不管不问继续操作。这些现象也是常见的失分原因。
二、2017年的赛后反思和2018年的赛前对策
(一)领导高度重视
我院院系部领导高度重视,多次开会对17年技能大赛培训、比赛时出现的问题进行研讨,2018年从选手选拔到指导老师安排,从训练计划制订到选手培训实施,从训练物品采购到比赛用物准备,从赛前行程到赛时食宿安排,都有专人指导负责,院领导也多次到达训练现场进行指导。这很大程度上鼓舞了选手和指导教师的积极性。
(二)选拔可塑人才
在2017年技能大赛技术后,我院积极利用“5·12”国际护士节进行护理技能大赛,在大一新生中选拔人才。此次技能大赛持续1个月,通过初赛、复赛、决赛三轮角逐,最终在550位报名选手中选拔处100人。在9月份开学后,学院组织“技能练兵月”,被选拔出来的学生被视为重点辅导对象,进行进一步赛选。最终在10月底,通过层层选拔,选拔出24名技能、理论水平较高的学生作为2018年省赛的培训对象。
(三)开展导师小课堂
参加2017年技能大赛归来的学生,操作技能熟练,比赛也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学院对“5·12”技能大赛中选拔出来的优秀选手开设导师小课堂,由本次参加省技能大赛的学生担任小导师,自己准备授课课件,通过教师辅导后,他们给下届优秀选手授课,授课内容为竞赛的四项操作,并认真为学生示范操作流程。课后也由这些小导师对选手进行练习指导,让学生充分利用课余时间进行2018年的备赛。
(四)组建导师团队
从竞赛内容来看,竞赛内容较为灵活,涵盖面较广,越来越接近临床,理论竞赛的内容包含内、外、妇、儿护理学,操作技能方面内容为心肺复苏、静脉输液、气管切開护理、骨科包扎技术,包括急救护理、基础护理等方面的知识。因此,指导教师的团队必须是多方位全面结合,既要有基础护理教师配合,也要有内外科护理教师的指导。作为指导教师,需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不能太计较个人得失。因为指导教师除了完成日常教学任务外,还需要利业余时间进行操作指导,并且有时付出了也不一定都能收获。理论上来说,这样的一个团队应该是很强大了,我们学校就有这样一支强大的指导团队。
(五)科学训练
1.理论补缺。备选选手为大一新手,会在2017年下半年进行内外科的理论学习,重点让学生上课时认真听讲,并由任课老师对选手进行重点培训。将省赛理论题库打印好发给每位选手,让他们理解、记忆。参赛选手确定后,辅导老师对学生每日进行抽查,每周进行笔试测试。
2.强化操作技能。每一项护理技能竞赛项目都要经过成千上万遍的练习,才能达到准确娴熟。对于选拔出来的学生,我们采取封闭式训练方法,安排学生入住护理实训楼,每天按照训练计划严格进行。这个时间对于学生来说长达数月之久。面对每日充分的枯燥内容,学生要有足够的耐心、毅力和坚定的信念。
3.与临床结合。寒假时间,参赛选手会被送至三甲医院进行临床实习体会,学院与临床专家安排相关科室,让学生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学习如何与患者沟通,怎样进行静脉输液,增强强无菌观念,感受临床老师面对问题的应变能力。技能大赛要求,学生在操作时减少表演痕迹,这就需要学生在临床中真切地去体会。
4.干扰训练。在学生操作已经比较熟悉的情况下,给予学生适当的干扰训练,不断地变换比赛的场地,在比赛时设置不同的比赛情境,每场比赛由不同的评委进行点评,确保学生在比赛时能够稳定发挥。最重要的是在学生操作时,让学生有足够的应变能力,例如比赛时病人没有腕带,床位卡信息错误,在操作時模拟病人向操作者提问等。干扰训练可以让学生在比赛时遇到突发状况有良好的评判性思维和决策能力。
5.模拟比赛。在最后一个月,多次精心模拟比赛,安排大批学生志愿者当模拟病人,请系领导、护理系和临床专家作为评委老师点评,营造比赛氛围,提高选手心理素质,使选手在正式竞赛时从容应对。
6.专家指导。我们邀请权威护理专家对参赛选手的操作进行现场指导。大到技术、技巧的改变,小到言谈、举止,与病人沟通时的语气、语速、眼神、手势等各个方面。例如专家要求操作时要准确流畅,手到,眼到,体贴到,沟通要做到人到,话到,表情到。通过专家点评发现操作中的问题和不足,以及与临床的差距,制订个性化方案重点进行改进。
7.心理素质训练。心理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参赛选手的发挥,它在竞赛和训练中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在比赛的最后阶段,我们将比赛场地设置在了大报告厅,邀请院系领导、全部护理学生观看选手操作。经历过一场场模拟比赛后,选手对不同场景、不同场合、多种情景都有所了解,从而缓解了选手的紧张情绪,提高了选手的心理素质。
(六)训练物资充足
在本次比赛训练时,学院给予了充足的物资供应,为保证赛前训练与竞赛接轨,学校积极筹措资金,购置与竞赛所用型号相同的设备及大量耗材,有效地避免了因比赛时物品不同而造成选手的紧张与失误。
护理技能大赛不仅是对参赛学生技能水平和指导教师教学水平的检验,而且是对学校课程教学改革成果的考验,以及对学校内涵建设和软实力建设的综合评价。通过本次技能竞赛,我院找出了与兄弟院校之间的差距,积累了经验,明确了努力方向。相信本次竞赛对今后我院护理教育教学改革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刘小林,周立平.参加全国高职组护理技能竞赛的经验和反思[J].卫生职业教育,2015(03):97-98.
[2]余惠琴.护理技能竞赛对高职护理教育的效用分析[J].卫生职业教育,2013(11):62-63.
[3]付保芹.护理技能竞赛对护理实训教学的促进作用[J].管理观察,2015(30):125-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