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情感教育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2019-11-24尹钦

教育界·上旬 2019年9期
关键词:情感教育体育教学应用

尹钦

【摘要】体育作为小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情感是非常必要的,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体育素质,而且能为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提供保障,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合作沟通能力。教师要将情感教育融入体育教育中去,真正地发挥出情感教育的作用。

【关键词】情感教育;体育教学;应用

现如今,小学体育中情感因素的严重缺失原因在于许多体育教师受制于传统教学模式和体育思想等因素,常常过分强调体育技能的教学,却忽视了情感教育的重要性,导致学生身心发展的不健全。因此,小学体育教师应积极改变体育教学的观念,在体育教学实践中更加注重学生的情感因素,如情感、态度、情感、信念等,有效地将体育技能教学与情感教育相结合,从而提高体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小学体育教学中情感教育的内涵和目标

(一)小学体育教学中情感教育的内涵

情感本身是指客观事物能否满足自身需要的心理体验。情感教育是在教育过程中照顾学生的态度和情感,促进学生个体健康发展,培养学生完美人格的一种教育。

小学体育中的情感教育是指教师在体育教学中感染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真正的乐趣,从而使他们产生学习体育知识、技能的興趣,培养健全人格的教育理念。

情感教育可以让学生认识到体育学习是一种内在的、可以体验生命的尊严,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社会素质,培养学生的自我调节能力,使学生形成一种终身体育的意识。

体育教育是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在教学时应注意学生的学习情绪,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情感教育是教师在课堂上提升学生情感素质,让学生有机会体验生活中的环境因素,并培养学生良好人格素质的重要途径。

(二)小学体育教学中情感教育的目标

不同阶段的学生身心发展具有不同的特点。教师需要根据这些特点,制定出不同的适应学生发展的情感教育目标。教师需要给予学生更积极的评价,培养他们自我接受的态度,学习情感的表达和体验,引导他们对体育学习产生好奇心和兴趣。对学生来说,应该培养自尊、自信、自强和自律,掌握体育学习过程中情绪调节的一些基本方法和技巧,体验体育学习的成功经验和审美表达能力。

二、情感教育在小学体育教育中应用的必要性

(一)满足学生的精神需要

在小学初级体育教育中,教师主要教授片面和标准化的体育技能和体育理论。单调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氛围会导致学生的身体和心理疲劳,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在充分利用教材的基础上,教师应有效地将情感因素与课堂内容相结合,使课堂教学更加生动有趣,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增进师生关系

情感是教育的基础,是沟通师生心灵的桥梁。通过情感教育,教师可以密切师生关系,在体育课上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营造思想交流、心理整合、情感交流的积极教学氛围,最大限度地发挥积极作用。小学体育课的情感因素尤为重要,它让学生形成强烈的学习动机,增强了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与创造性。

(三)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小学生还只是孩子,他们在成长过程中没有适当的运动,也没有较强的抵抗挫折的能力,在世界观、生活态度和价值观方面还不够成熟。因此,教师可以在体育教学中设定适当的情感目标,将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整合到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自觉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激发学生的本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逐步完善学生的意志品质。

三、在体育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的可行性分析

(一)情感教育符合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

体育是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体育教学是提供优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因此,在小学教育中开展情感教育符合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可以使学生加强情感交流,使学生在体育活动中感到更自信,更受尊重,更有归属感和成就感,从而不断激发学生的潜能,提高学生的身心素质。

在体育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创造良好的课堂环境,将枯燥的体育教学内容转化为丰富多彩的活动,逐步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在新时代,教师应鼓励学生努力学习,应对挑战,克服困难,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例如,教师可以在体育课上开展慢跑训练,让学生随意挑选位置慢跑,或者组织学生玩游戏。在游戏中,学生可以大胆地发表自己的想法,发展创新思维能力,促进体育课的良好开展。

(二)情感教育的实施符合体育情感的特点与教学需要

体育活动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影响人的情绪系统。运动情绪的特点是互动性、多样性、强度和可控性。运动情绪是在小学体育中实施情感教育的重要基础。可以说,情绪教育不仅符合运动情绪的特征,而且符合体育教学的客观要求,它可以有效地将体育教育与培养学生的知识和素质结合起来,激发学生的积极情绪,促进小学教育的不断完善。

(三)塑造小学生的健全人格

情感教育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是不可缺少的,不仅能丰富学生的心理健康知识,使学生有效地控制自己的情绪,而且能达到体育教学的最佳效果。教师应将情感教育融入体育教育中,详细了解并透彻分析每个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解决这些问题,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塑造学生的健全人格。

(四)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将情感教育应用于小学体育教学中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体育运动属于一种严谨和有纪律性的活动,在很多情况下,学生需要相互合作才能顺利完成学业。

对此,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分组比赛,在比赛过程中锻炼学生的合作和沟通能力,并对获胜队伍给予相应的激励,以增强学生参与比赛的积极性。这种教学方法对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与竞争意识都有积极的作用。与团队成员的友好合作会让学生获得自豪感、荣誉感,从而使情感教育和体育教育产生良好的共鸣效果。这样也会让学生在合作的过程中关爱他人,了解他人,认识到每个人在团队合作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而形成良好的团队精神。

四、情感教育在小学体育教育中的实施途径

(一)在示范练习中激发学生的运动情感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可以触动每个学生的内心,使学生在体育活动中表现出强烈的学习意愿。教师需要将学生的真实感受融入体育行为的示范性解释中。在实践中,体育教师必须充分激发学生的竞争性和自信心,探索学生的偏好,在示范练习中给予学生更多的勇气和认可。这不仅可以增强学生体育锻炼的自信心,而且可以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

特别要注意的是,对于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相对较弱的学生,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及时找到自己的不足所在,适当地调整学习目标和方向,从而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二)在课外体育活动中发展學生的情感智力

为了促进小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单纯依靠体育课程教育是不够的。教师还应引导学生课后多参加体育锻炼。这是培养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学生情感智力的重要手段。例如,教师可以在课后和学生一起玩体育游戏,一方面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另一方面可以协调师生关系,更好地理解和熟悉学生,进行更多的情感交流和互动。

(三)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小学体育教学本身是师生之间交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在师生相互交流的过程中,要建立起平等、相互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增强学生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使学生产生积极生活的情感和对生活价值的追求。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来实现。

一是满足学生的情感需求,包括高层次和低层次的情感、心理和精神需求。二是根据学生的特点,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素质,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还要注重人文关怀,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只有这样才能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

五、结语

综上所述,情感教育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可以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互动和交流,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促进学生身心素质的协调发展。总之,小学体育教师应深入了解学生的需求,准确把握学生的心理特征,充分利用现有教学资源,利用多重情感教育手段,循循善诱,使学生在体育课上不断地接受爱的激励、情感感染和审美享受,最终实现情感教育目标,促进小学体育的发展。

情感教育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通过实施情感教育,体育教师不仅可以顺利开展体育教育,提高教育效果,而且可以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完善学生的意志品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做到这些,体育教师对学生人生路上的帮助绝不亚于其他教师,从而实现一名教师的价值——教书育人!

【参考文献】

[1]张士杰.情感因素在高职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兼谈[J].农家参谋,2019(02):193.

[2]廖谦,邓启烈,陈立敏.TPSR视角下小学生情感与体育教学的关系与路径探究[J].运动精品,2018,37(12):61-62.

[3]寇姗姗.小学体育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8(49):198.

[4]郭蕴华.情感因素在高职体育教学中的作用及实施探析[J].当代体育科技,2018,8(33):66,68.

[5]蒋长好.体育教学组织中的情感激发策略[J].体育教学,2018,38(09):36-37.

猜你喜欢

情感教育体育教学应用
浅谈情感教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
留守高中生情感教育的对策探讨
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渗透研究
游戏融入教学建构灵动式体育课堂研究
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
体育教学中的竞争意识培养探究
独立学院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分析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