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探究实验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2019-11-24霍鲁格
霍鲁格
【摘要】在日常授课过程中,对于化学实验的开展,不但要加强对学生的理论指导,而且要在实验中对学生的探究能力、化学素养等进行培养。文章针对探究实验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关键词】探究实验;初中化学;教学质量
化学教学离不开实验,利用实验对学生进行引导,可以帮助学生对基础知识进行强化理解,并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联系起来。因此,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开展探究实验,对于提升学生的化学学习效果有着重要的帮助,不但可以将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出来,而且能提升学生在课堂当中的主体地位。
一、初中化学教学现状
针对当前的初中化学教学情况进行分析,尽管化学课堂得到了深化改革,但还是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教学方式单一
一些初中化学教师在对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应用的教学手段比较传统,过于注重对理论知识的讲解,所以授课过程显得枯燥。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学习,慢慢地便开始失去了学习化学知识的兴趣,延误了化学知识的学习[1]。
(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以往的授课环境中,教师占据绝对的主体地位,学生的学习过程非常被动,缺乏独立思考的空间。学生会按照教师的方式进行学习,但对于知识的灵活应用能力并不强。
(三)化学实验教学基础设施不完善
化学教学过程中需要开展很多实验,可锻炼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并增强学生的问题研究意识。但是在教学中有些实验设施还不完善,使得些教学活动不能正常有效地开展,对学生的化学学习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二、实验研究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的意义
(一)与时代的发展需求相符合
新课程改革强调学生对于知识的认知程度,并要求教师对学生的化学素养进行提升,端正学习态度。在化学教学中有非常多的实验探究内容,所以教师在开展探究式实验教学活动中,可以对和谐宽松的教学氛围进行构建,指导学生对化学知识进行自主学习,以便在学习中能够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学习效率有所提升,使学生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
(二)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对于探究式教学的应用,最关键的教学目标便是对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进行激发,在对理论知识进行巩固和强化的基础上,提升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较强的团队合作意识,使学生创新学习方式,拓展学习思路。
(三)更新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法属于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与以往的教学方法有着很大的不同,十分注重对学生启发性思维的培养,并且在授课过程中还能对学生的思想观念进行培养,帮助学生摆正学习态度,找到属于自己的学习方式,提升学习效果。因此,教师在日常授课的过程中应用实验探究法,可以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有效激发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
三、实验探究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注重实验方式的优化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对课程教学进行了一系列的深化改革,以期帮助学生加强对知识的认知,使其学习效果有所提升。化学教材当中涵盖了大量的探究性内容,所以教师要结合教材内容,对探究式教学活动进行有效开展,设计相应的教学内容,构建和谐、愉快的教学环境,以便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进行引导,使其在日常学习过程中能够主动对知识进行探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在日常授课过程中,对于化学实验的开展,不但要加强对学生的理论指导,而且要对实验方法进行优化。
例如在“金属活动性的探究”實验中,需要学生比较几种金属活动性的大小,理解置换反应概念。其中,可为学生提供一些实验器材,如试管、小木条、稀HCl、镁带、锌粒、铁屑、铜丝、稀H2SO4等,将学生划分小组,引导学生开展相关的实验。
其一,分别在4支试管中装入5ml稀盐酸;其二,分别投入少量的Mg、Zn、Fe、Cu;其三,将燃烧的木条放在试管口;其四,用稀H2SO4代替稀HCl重做以上实验。之后让学生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并进行总结:第1支试管反应最剧烈,产生大量的气泡;第2支试管反应适中,气泡较多;第3支试管反应较慢,气泡较小;第4支试管无任何现象;点火后,可见前3支试管口瞬间出现浅蓝色火焰。之后让小组成员通过研究对实验方法进行相应的优化,期间教师不可用自己的思想影响学生,要给学生足够的空间和时间,以便对学生的探究能力进行培养,总结出最后的结论如下。
1.Mg+2HCl=MgCl2+H2↑;Fe+2HCl=FeCl=FeCl2+H2↑;Zn+2HCl=ZnCl2+H2↑;Cu与稀HCl、稀H2SO4不反应,四种金属活动性顺序为Mg>Zn>Fe>Cu。
2.如以上反应,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叫置换反应[5]。
(二)在化学实验过程中,对学生的创新意识进行培养
在应用实验探究教学的过程中,要对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引导,以便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此外,在引导学生学习理论知识的过程中,还需要帮助学生提升动手实践能力,以便对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进行培养。另外,利用探究实验的方式,还能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并鼓励学生创新学习方法,拓展解决问题的思路进行。
在化学实验当中,有些教师为了节省时间,会将某些实验步骤进行简化,这样会降低化学实验价值。其实,复杂多变的实验能够锻炼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升综合能力。教师在对学生的创新意识进行培养的过程中,不但要对教学方法进行优化,而且要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以便学生可以对教学资源进行有效的应用。
例如在“硫在氧气中的燃烧”实验中,因为之前设计的实验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对教师和学生会产生很大的危害,也不利于对环境的保护,所以教师可引导学生对实验装置进行创新。经过小组研究之后,有些小组对实验装置做出了改进,改进后的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引导学生对实验装置进行创新,可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想,使其对实验有更多的思考和理解,有益于学生学习效果的提升。
(三)充分利用课外实验,提升学生的化学素养
与传统的教学方式不同的是,实验探究模式强调对学生启发性思维的培养,在学生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思想观念,引导其对知识的本质进行探究和分析,有益于学习成绩的提升。因此,教师要对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不断创新,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唤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化学实验的类型非常多,所产生的化学现象也存在多样化的特征,如果只是依靠教材当中的实验,并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因此,教师要结合一些课外的研究实验,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行调动。
例如“探究蜡烛的成分”实验,指导学生点燃蜡烛,把白瓷板放在火焰上方,把蜡烛放在玻璃杯里,一段时间后,用玻璃片盖住。观察现象:白瓷板变黑了;玻璃杯内壁上产生了许多小水珠。引导学生分析:黑色物质是不完全燃烧产生的炭黑,说明蜡烛中含有碳元素;产生水珠说明蜡烛中含有氢元素。
又如在“自制碳酸饮料”的实验中,指导学生在约500mL的饮料瓶中加入约8g白糖和适量果汁;加入约1.5g小苏打;注入凉开水;再加入约1.5g柠檬汁;然后立即旋紧瓶盖,摇匀,等待半小时。这样的探究过程会对学生产生非常强的吸引力,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益于学生学习效果的提升。
(四)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探究
教師要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探究分析,以便提升教学的质量和效果。教师要将学生作为授课的主体,要结合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并设置合理难度的问题,以便对学生的思考方向加以引导,并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探究和分析。这样,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和研究会更加透彻,而不是匆忙得出结论。在这样的授课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有了明显的提升,学习知识的过程更加主动和积极,有益于提升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为其以后的发展和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
四、结束语
总之,实验探究法属于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十分注重对学生启发性思维的培养,并且能对学生的思想观念进行培养,帮助学生摆正学习态度,提升学习效果。因此,对于实验研究法的应用,教师还要继续深入分析,以便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化学素养。
【参考文献】
[1]李忠孝.“先学后教”教学模式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8(3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