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数学学困生转化对策

2019-11-24陈雪梅黄海波

教育·综合视线 2019年10期
关键词:认知结构椭圆基础知识

陈雪梅 黄海波

根据“最近发展区”理论,每个学生主体都有提高自身学习水平的潜力。学困生产生的原因主要包括:学习目标不明确,动机不稳定,自制力不强,常常被其他诱因所左右;缺乏学习中的潜在兴趣,学习兴趣不持久,易受情感迁移;基础知识不扎实,太薄弱,没有知识积累;意志品质不够坚强,遇到困难和挫折不能迎难而上;不会学习,学不得法等。如何最大限度最大可能地提高高中数学学困生的学习能力呢?笔者认为,在高中数学教学中,依据学困生的现有水平,不断开发最近发展区进行教学设计,才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从而促进学困生全面发展。针对高中数学学困生的现状及其学习困难的自身原因,从教学设计、课堂教学等方面探讨学困生轉化的策略,促进学困生在高中数学学习上得到良好的发展。

“联想”优化认知结构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的认知同化学习理论认为:只有具备良好的认知结构,才能顺利同化新知识。针对高中数学学困生,有的属于基础知识缺漏大,有的属于有了知识不能灵活运用,以上两种情况,都属于所学知识未能形成良好的数学认知结构,从而造成学习上的解题困难。要想转化高中数学学困生,就是要帮助他们建构良好的数学认知结构,以满足后面学习的需要,提高他们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高中数学中的内容大多数都可由已有的知识推得,因此,教师在讲授新知识时应揭示出已有的知识跟新知识的内在联系,这是激发学困生学习兴趣的奥妙之一。那么,旧知识怎样向新知识过渡,进而发展认知结构呢?关键在于带领学困生引入“最近发展区”,让旧知自然过渡到新知。例如,在《异面直线所成的角》的教学设计中,对于学困生来说,异面直线所成的角的概念是难以理解的,因此,教师在讲授概念的过程中,可以引导学困生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加以联想、类比,引导他们利用已有的平面几何知识同化这一概念,回顾初中平面几何中是采用距离来度量两平行直线的位置关系,用角来度量两相交直线的位置关系,但是两异面直线不在同一平面,我们是否可以转化到同一平面内来进行研究呢?这样引导学困生联想到平移,过其中一条直线上的某个点作另一条直线的平行线,这时得到的锐角或直角就是异面直线所成的角。这有利于优化学困生的认知结构,突破难点。

“创境”点燃思维火花

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其实,数学学困生一旦对数学学科产生了兴趣,就相当于打开了数学学习的大门,他们会在数学学习上自然而然地投入较多的时间和精力。可见,兴趣在学困生学习数学中的作用尤为重要。那么,如何激发学困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数学学习的积极性,从而让他们对数学乐学、会学,由被动变为主动呢?

激发学习兴趣,营造宽松和谐教学氛围 教学中,营造自然宽松、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是激发学困生学习的前提。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应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树立为每一位数学学困生服务的思想,热爱和尊重每个学困生。课堂上应该多与学困生交流,而且应该是真诚的交流;要注意留一些相对简单的问题给学困生回答,在他们回答问题时,只要沾一点儿答案的边,都给予肯定并提示其回答完所有问题,然后用激励的语言让全班学生认可他们,从而树立他们学好数学的信心。经过这样长期不断的训练,让每一位学困生在轻松愉快的课堂上能够充分展示自己,消除他们在课堂上的自卑心理,使他们心情愉悦,敢于思考、敢于提问、敢于回答,从而有利于高中数学学困生个性的形成和数学学习兴趣的激发。

激励学困生参与教学过程 在《椭圆及其标准方程》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这样设计:首先,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教师边说边进行Flash演示:“取一条定长的细绳,我们把它的两端固定在图板的同一点处,套上铅笔,拉紧绳子,移动笔尖,这时笔尖运行得到的图形是什么曲线?”一位学困生回答:“圆。”设计意图:激活学困生已有的认知结构,为推导椭圆方程提供方法与策略,从而引出课题。

其次,突出认知、建构概念。教师边说边进行Flash演示:“对,如果我们把细绳的两端拉开一段距离,分别固定在图板的两点处,套上铅笔,拉紧绳子,移动笔尖,这时笔尖运行得到的图形是什么曲线?”另一位学困生回答:“椭圆。”教师说:“对,大家自己动手画一画这样的曲线,画的过程中注意思考一以下几个问题:①在画曲线的过程中,F1、F2的位置是固定的还是运动的?②在画曲线的过程中,绳子的长度变了没有?③在画曲线的过程中,绳子的长度与两定点间的距离大小有怎样的关系?”学生答:“动手画图,得出结论。”教师说:“类比圆的定义,结合我们刚才画曲线的过程,你觉得应该怎样给这种曲线下定义?”让学生想一想,议一议。教师归纳总结——椭圆的定义:我们把平面内与两个定点F1、F2的距离的和等于常数(大于 F1F2 )的点的轨迹叫作椭圆。这两个定点叫作椭圆的焦点,两焦点间的距离叫作椭圆的焦距。“同学们仔细阅读一下椭圆的定义,你觉得我们在椭圆的定义中要注意什么?”一位学困生回答:“平面内、距离和、大于 F1F2 (flash演示等于 F1F2 和小于 F1F2 的情况)。”教师总结:“椭圆的概念形成过程中,由量的关系揭示形的特征,这是我们学习解析几何的关键。”

设计意图:数学概念、定理是数学的灵魂,只有准确把握好数学概念、定理的教学,让学困生充分参与数学概念、定理的形成过程,才能真正理解问题的本质,达到灵活应用。在概念的理解上,突出关键字的解读,让学困生充分体会到数学的严谨性。

在以上教学过程中,多给学困生参与的学习机会,要充分发挥学困生的主动权,使其在教与学的体验活动中获得新知并运用新知。学困生通过操作过程,自己动手获得椭圆的直观图形,建立基本的数学概念。让学困生感到数学的趣味性,同时对数学也产生了需要感,从而发展学困生的最近发展区。

改变评价方式,强化学困生学习信心与热情 教师对学困生的评价,往往是学困生情绪的晴雨表。如果学困生的做法能得到教师及时、中肯的评价,学困生就会感到自己被关注、重视,基本上就会处于一个积极的学习状态。即使他们做错了,也不要急于全盘否定,更不能讽刺、挖苦,而要发现学困生的思维困难处,帮助他们分析错误的原因,鼓励他们想办法解决问题。在总结他们的学习效果时,要因人而异,捕捉他们的闪光点,及时表扬和鼓励。比如某次考试比上次多了几分,就要及时认可,使其认识到有付出就有收获,同时再给他们提出新的学习要求,使他们在得到肯定和鼓励的同时,也感受到压力,从而产生学习动力。对学困生的评价也可以多一些鼓励性语言,比如“你的解法很独特,能把你的思考方法分享给大家吗”“你的想法很好”“再想一想,还有更简洁的思路吗”等。这样,和学困生及时沟通,达到强化学困生的学习信心与热情的目的。

因材施教,培养能力

孔子曾说过:“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论语·学而》)他认识到“知人”的重要,因此十分重视“知”学生,认真分析学生个性,甚至只用一个字即可准确地概括,足见其“备学生”之细致认真。这样,充分了解学生之“材”,才能因其“材”而施教。根据因材施教的原则,培养学困生的数学学习能力,面向全體学生,尊重学生个性,正确处理教学重难点,使教学内容和进度符合学困生的整体认知水平。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有不同的学习层次,他们的学习能力和接受水平是有差异的;针对不同的最近发展区,所采取的手段和措施应该是不一样的。为了真正提高学困生的学习能力,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方法:

研究学困生,改进教法 教师备课和上课要面向中下成绩,心中不能只有几个优等生。教学时,对学困生要求不能过高过难,要切合实际,使之听得懂、学得会。课堂内要精心设计,力求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尽量启发引导鼓励学生认真思考,这样的学习就是积极主动地探求,而不是被动接受。对学困生,要坚持且慢且细的原则,对每一个知识点和方法的应用要通过各种变式题型反复练习,使他们逐步理解和掌握新知识、新方法。坚持每节课有针对性地辅导几个学困生,因材施教,有效地帮助他们,给予他们成功的机会,使学困生经过努力也能尝到成功的喜悦,增强他们的学习自信心。

面向学困生,降低教学重心 针对学困生,主要是抓“三基”教学,分散教学难点,降低教学重心。基础知识一般指中学数学课程中涉及的一切概念、法则、性质、公式、公理、定理等;基本技能一般指在应用知识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可按一定程序和步骤进行操作的本领,如运算作图、简单推理等;基本方法一般指配方法、换元法、待定系数法、反证法、数学归纳法、坐标法等。当然,抓基础不仅指落实基本知识的记忆,而是要深化对基础知识的理解,重视基础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体会基础知识中所蕴含的普遍规律和特殊规律,重视基础知识之间前因后果的内在联系,注意基本方法的适用范围,提高通性通法的熟练程度,从而使学困生逐渐锻炼出扎实的基本功,提高数学学习能力。

指导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在高中数学的学习中,不仅要让学困生想学,还要让学困生会学。因此,在培养出一定的学习兴趣时,应注意同时对不同的学困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引导他们把握重点,突破难点,学会归纳总结,弄清知识的主干及相关知识的联系,使学困生形成清晰的知识网络,最终达到事半功倍。教师要督促学生上好每一堂课,理解和掌握好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当天的问题当天解决消化,决不拖延。

另外,要提醒学困生及时复习巩固,让学困生能将所学的新知识与以往所学的旧知识进行有效链接,比较分析,做到真正理解。最后,应着重培养学困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学困生及时完成当天作业,并以认真的态度对待每一次检测,在练习中熟悉知识,提高解题能力。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把培养学困生正确的学习、思维方法作为教学目标,指导学困生在学习过程中用心琢磨、深入思考、善于总结,以达到轻松学懂学好知识的目的。

结束语

面对高中数学学困生的转化对策是多种多样的,最根本的原理离不开学困生的最近发展区。数学教学要从学困生的现有知识水平和能力水平出发,不能超越学困生的最近发展区,使他们在学习中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而形成解决高中数学学困生学业水平提升的对策;同时,要使学困生在数学思维上获得良好的发展,不断开发其最近发展区,达到提高学困生的认知能力,进而提升高中数学教育质量,人人学有用的数学,人人学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领域都能够得到不同的发展。

(作者单位:湖南省临澧县第四中学)

猜你喜欢

认知结构椭圆基础知识
b=c的椭圆与圆
巧用点在椭圆内解题
通过变式训练,夯实基础知识
椭圆的三类切点弦的包络
一题多解,认清思维树之“根、枝、叶”
假期数学竞赛指导(二)
极限思想在椭圆问题中的应用
中学生体育认知结构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