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创意产业视角下安徽体育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研究*

2019-11-24

运动精品 2019年12期
关键词:体育产业安徽省体育

武 展

(皖南医学院 体育教研室,安徽 芜湖 241002)

伴随着全球文化经济一体化的大潮,创意产业经济发展迅猛,已逐步成为21 世纪经济发展的新兴力量。体育文化创意产业作为创意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被国家经济发展所重视,成为体育文化产业发展中的新兴力量,进而成为各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时代重心,突显了产业结构调整的基本态势,顺应了各国国民消费层次不断提升的历史潮流[1]。当前,体育文化创意经济在国际上已发展得如火如荼,特别是在西欧、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体育文化创意经济已创造了不菲的经济价值,它们都很值得我们国家学习和借鉴。体育文化创意产业,既是低碳环保的产业,也是高附加值高效益的产业。伴随着安徽省体育产业的快速发展,体育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也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发展态势。目前从总体上来看安徽省体育文化创意产业来说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诸多问题和因素制约和影响着体育文化创意产业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新的增长点。因此,为了安徽省体育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我们要从体育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着手,探索一条合适体育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路径,进一步调整安徽省产业结构和文化产业更好、更快发展,实现体育文化产业的现代化发展,助推全民健身运动开展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安徽省体育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1 体育产业政策法规较多,但体育创意产业指导意见的针对性不足

自2014 年以来,国务院陆续出台了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体育健身休闲、体育竞赛表演等产业发展意见。安徽省也相继发布了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的实施意见、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实施意见、安徽省体育产业十三五规划等一系列政策促进体育产业的发展,但细细研读这些产业发展实施意见可以看出,有效的有针对性的体育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文件及实施细则很少且不够具体详细,主要的体育文化创意产业组织机构和服务平台欠缺。此外,产业发展涉及多个部门的协同联动,体育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合发展需要触及多个部门,如体育局、旅游局和文化等部门共谋发展,但各部门在发展体育文化创意产业上很容易相互推诿、各自为营,缺乏明确的体育文化创意产业主管部门,制约着体育创意产业发展的长久谋划和科学布局。受制于传统观念的桎梏,很多地市级主管部门认为体育文化产业前期投入大,盈利周期长且极具不确定性的特点,不主张大力发展体育文化创意产业,这种思维方式和发展观念一方面严重制约了体育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创新组织体系的不足和产业观念滞后也阻碍了安徽省体育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1.2 体育文化创意的创新和专业人才紧缺

体育文化创意产业作为创意产业的分支,着重强调创意的核心作用,用人的创意思维和创新能力对体育文化资源进行创造和提升,生产开发出具有高附加值的有形体育产品和无形体育服务[2]。但目前,安徽省从事体育文化创意产业的人才较少,安徽省多所本科高校有体育专业,但体育专业课程里没有开设体育创意产业管理相关课程,有关体育创意方面的人才就很稀缺。而像安徽省好多本科及高职专科学校里都开设了艺术设计、动漫设计、互联网技术等专业,这些专业的学生具备一定的创意设计专业知识,但遗憾的事,高校在体育创意人才培养方面缺乏合力。因此,既精通体育专业方面知识又具备创意的人才短缺,致使包含有创意的体育产业项目也较少,制约着安徽省体育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所以,如何将高校课程资源融合,加强院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合作,促进体育人才跨学科的创新能力培养,体育与创意专业人才的交流互动,是解决体育创意人才匮乏的有效路径。

1.3 文化资源丰富,但市场开发利用不足

安徽省文化资源禀赋优越,其丰富的文化创意资源表现在历史文化资源、文化基础设施、地域文化资源等等方面。近些年,具有特色和个性的体育文化平台在安徽省得到开发与建设,连续举办了两届世界传统武术锦标赛(2013、2014)、两届中国体育文化和体育旅游博览会(2013、2014)、合肥国际马拉松赛(2014、2015) 、在池州举行的第六届全国绿色运动健身大赛,2016 黄山太平湖铁人三项国际精英赛暨全国积分赛等,如此多的精彩纷呈的体育赛事,必将在全国产生一定的关注度。从目前体育产业发展的现状来看,安徽省丰富的资源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利用,还有待进一步开发。比如,徽州地区有着丰富的民俗体育项目、省内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等,都是极具价值的文化资源。但是如何把丰富的文化资源和体育更好地融合,使其产生更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为体育产业发展服务,是当前的困难所在。同时,科技的进步与体育文化资源的利用结合不够紧密,好的创意思维、创意设计没有更好地运用到体育文化产业中去,没有实现生产模式和业态的创新,造成了企业的市场活力和赢利能力不足。如何将无形的体育文化资源实体化,使之成为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体体验,为新时期体育事业发展增添新的活力,为体育文化资源找到新的出路依然是体育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和能力提升的核心所在。

1.4 体育文化创意产业规模较小

近年来安徽省第三产业发展潜力大,对社会经济发展带动明显,服务业越发达,创造的产值越高,其城市的经济综合实力就越强。虽然安徽省第三产业发展较快,在中部六省区靠前,但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相比,差距仍较大。近几年,我国各省及直辖市在“十三五”规划中都将创意产业作为未来5 年着重发展和推进的产业。体育产业作为创意产业中的一部分,2015 年安徽省体育产业总产出(总规模)为366.19亿元,比2014 年名义增长38.96%;体育产业增加值为118.55亿元,比2014 年名义增长45.75%,占当年全省GDP 的比重为0.54%。其中,体育服务业和体育制造业取得较快发展,占全省体育产业总产出和增加值的比重分别为 3.82%和5.39%[3]。2017 年安徽省体育产业总规模连跨 600 亿、700亿大关,年均增速超过40%,位居全国前列。从体育产业数据反应来看,安徽省体育产业增速较快且发展势头强劲,但与发达省份及沿海地区来比,仍有较大差距。目前,我省体育产业总体规模还处于中低水平,不均衡的体育产业发展现状突出,体育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整体实力不强,中小型体育文化创意企业居多,创意人才实力和竞争力偏弱,大的有影响力体育文化创意企业尚缺乏,安徽体育文化创意产业核心竞争力的能力还有待培育和提升。

2 促进安徽省体育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相关对策

2.1 落实政策环境,做好总体规划,促进安徽省体育文化创意产业合理发展

创意产业指的是将个人创意、才华和专业技术,通过运用知识产权,创造财富和增加就业机会的新兴行业[4]。政策环境的好坏直接决定着创意产业能否强健发展,好的产业政策环境为体育创意产业提供多方面的智力支持和产权保护。为此,政府首先要改变旧观念,创新发展思路,借助舆论导向,加大体育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宣传力度,营造发展的良好氛围,促成个人、企业、政府的三方对体育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认同。其次,遵循安徽省体育产业发展现实和文化创意产业的本身特色,完成好对体育文化创意产业的全盘考虑和全面科学部署,加大对体育文化创意产业在人才引进、政策制定、体制创新等不同方面的扶持力度,为安徽省体育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创设好的外部条件。在发展过程中,要注意整体谋划,打破以往各自为政的尴尬局面,多部门协同推进,充分提高办事效率。设立体育文化产业专门的主管部门,构建安徽省体育文化创意产业公共服务平台,统一调配资源。此外,创意是体育文化创意产业焦点所在,棒的创意离不开对知识产权的维护。因此,要强化安徽省知识产权服务系统建设,健全个人征信系统和知识产权智库建设,促进才智成果转化向产业化过渡,为安徽省体育文化创意产业的有序发展提供法制保障。

2.2 加快培育和引进体育文化创意产业优质人才培养

创意产业发展的好坏与快慢,关键在于产品的创意设计上,产品开发是否具有创意性,是否新颖,能否引来大家的关注,将对产品的销售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好的创意设计往往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5]。创意的核心是人才,目前安徽省的体育文化创意人才紧缺,体育相关企业缺少创意人才和自主研发的创意团队,导致企业缺乏创新能力,自主研发的创意品牌不足。因此,政府加大创意人才的培养,不仅要给予好的创意产业发展环境,还有加大创意人才的引进力度。同时,安徽省还应结合丰富的高校资源,开设与创意相关的设计专业,利用高校的人才资源和企业的市场资源,加强校企合作,加大体育、文化、管理、创意经济、互联网科技等因素复合型人才培养力度,保证体育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所需的人才供给,促进体育文化创意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2.3 充分合理利用区域资源,加快品牌赛事培育步伐

安徽省人文与自然资源丰富,各地区有着显著的地域特色的文化,这些为安徽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增添了浓郁的地域文化特色,如丰富多彩的皖北和徽州民俗体育项目、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举办的各种大型的体育赛事等,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体育文化创意佳品。此外,在创意产品的开发上,要充分融合不同区域的传统体育项目和文化精品,打造特色鲜明创意突出的体育文化品牌。依托我省丰富的山水旅游资源,培育一批国家级、省级体育(旅游)产业示范基地(项目、单位)。如2018 年安徽省重点打造的十大品牌赛事:健康安徽环江淮万人骑行大赛、合肥国际马拉松赛、黟县国际山地车节、黄山国际登山大会、六安大别山国际马拉松赛、天柱山国际长板速降大赛、中国砀山马术名家耐力赛和亳州国际健身气功五禽戏交流赛等品牌赛事活动。进一步深挖赛事对体育产业的内涵价值,这些赛事有许多创意在其中,利用创新思维打造出个性化、多元化的体育文化产品,满足广大体育消费群体的消费需求,将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文创产业优势。另外,利用品牌赛事带来了出售电视转播权、赞助商的赞助、企业广告、设备出租、以及门票收入等直接经济效益。随着赛事品牌的影响力的扩大,更多人的关注和参与,带来了体育消费的增加,进而助力了当地产业经济的振兴。

2.4 加强产业融合,推进体育文化创意产业园集聚化发展

作为强融合性的产业,体育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离不开体育产业和其他产业的有效融合[6]。以“体育+”和“+体育”为途径,积极推进体育与旅游、文化、健康、养老服务、动漫创意等行业融合,促进体育文化创意产业与其他行业的协同创新发展,创意设计出与体育文化相关的产品或服务。另外,安徽省各地区利用自身的区域发展特色,驻足现有的文化创意产业根基和长处,着重发展和壮大自身特色领域里的优势产业,如:文化创意、体育旅游、网络动漫、科技创新等产业。加快培育起在安徽省乃至全国体育产业领域有一定知名度和美誉度的“明星”企业,如:安徽省黄山市徽州区、安徽兴茂置业有限公司、安徽九华山体育健康产业园分别获批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单位和项目。依托知名企业的引领作用,建立以企业为根本,市场为原则,产学研相结合的体育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加快体育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建设步伐和力度。园区内的企业加强沟通,信息共享,资源互补,以此来完善整个产业链的布局与建设,最终形成体育文化创意产业集聚效应,带动和辐射安徽不同地区体育创意产业的发展。

猜你喜欢

体育产业安徽省体育
成长相册
成长相册
成长相册
从上市公司股票走势看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现状
我国冰雪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研究
体育产业之篮球
2017年安徽省各市主要经济指标
我国体育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我们的“体育梦”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