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阳光体育视域下高校体育文化建设探究

2019-11-24

运动精品 2019年12期
关键词:校园文化校园体育

王 振 郝 佳

(1.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苏州 215000;2.江苏商贸职业学院,江苏 南通 226000)

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关系着国家和社会的发展,也是国家整体健康素质的重要体现。在大学生成长的过程中,体育运动能够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发育,培养大学生的体育精神,培养其坚定的意志,是推动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措施[1]。提高大学生的体质健康也是当代高校的重要任务,需要在不断的发展中改进自身的教育方式和方法,落实科学发展观。素质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目标,主要是以培养大学生的生活观念和生活方式,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不仅需要注重学识的提升,还需要重视体质的增强,着眼于学生大未来的综合发展,满足个人的兴趣爱好,启发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提倡科学合理的体育锻炼,从而满足新世纪对人才的需求。

体育文化是高校文化的重要内容,也是高校师生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文化。高校体育文化以其特有的形式和氛围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全体师生。校园体育文化能够促使大学生参与体育活动,从而培养健康的心智和体质,提高大学生的适应能力;同时,和谐的体育文化氛围能够培养大学生的体育精神,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还能够让大学生掌握正确的体育知识和技能,培养其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和习惯[2]。大学生能够根据个人爱好,开展体育锻炼,不但能够丰富课余生活,而且能够提高校园文化氛围。大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能够凸显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对人才培养的积极影响,能够更好的实现阳光体育活动。

1 研究对象和方法

通过文献查阅、学生访谈和逻辑分析等方式,对高校体育文化建设展开探讨,研究内容主要包括:(1)高校体育文化的定义、特征和作用;(2)高校体育文化与校园文化之间的关系;(3)高校体育文化建设现状和影响因素。从而推动校园体育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体育运动氛围,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具有积极的影响。

2 结果与分析

2.1 高校体育文化的定义、特征和作用

高校体育文化是指在一定环境下,在体育文化建设中所反映出来的体育文化行为准则、价值观念和意识的综合,其中包括体育价值观念、体育精神、体育情感、体育道德和体育行为等。高校体育文化能够持续影响着全体师生,规范和引导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从而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与思想品德,并成为激励大学生不断进步的重要推动力[3]。高校体育文化不仅仅与体育教育有关,同时与德育教育、智力教育相互融合和渗透,能够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例如培养学生的奋斗精神、团结精神,不但能够促使大学生更好的学习,并且在走入社会之后能够持续的影响他们的行为。

高校体育文化的特征为:(1)方向性:我国高等教育主要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这决定了校园体育文化活动需要满足这一要求。因此,高校体育教学不仅仅需要开展体育知识和技能的教学,同时还需要将正确的体育观念和思维方式教给学生,从而激活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向着正确的道路上发展。(2)大众性:高校体育文化具有娱乐性,因此才能够获得大众的喜欢[4]。通常来说,高校体育不需要复杂的技艺和深厚的文化修养,着重于大学生的身心需求,采取的是普遍的、消遣性的、娱乐性的方式迎合大学生,从而让大学生在活动中获得愉悦的体验,能够吸引更多的大学生参与,因此体育文化与其他校园文化相比具有更大的优势。(3)多样性:高校体育活动可以与大学生的校园生活相结合,从而开发出各种各样的校园体育活动,除了各种常规的竞技体育和健身体育运动外,还可以开展各种展示大学生才能的文化活动,包括体育知识竞赛、体育征文、体育摄影以及野外生存等活动,能够提高大学生的参与度。

校园体育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一种形式,主要是以学生为主,以体育课、体育活动和课外运动锻炼等为内容,以校园作为发展空间,所传达的信息对大学生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校园体育文化在人才培养中承担着重要的任务,需要通过有计划的组织体育教学、体育训练、体育竞赛和课外体育娱乐活动,从而营造良好的校园体育氛围[5]。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承担着传播体育文化的任务,同时也是校园文化建设主体,引导大学生向健康的方向发展,督促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同时培养大学生坚韧不拔的意志和崇高的理想。

2.2 高校体育文化与校园文化之间的关系

校园文化建设中包含了高校体育文化建设,校园体育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文化活动与体育活动相结合,能够丰富大学生的课余生活,不但提高了校园生活的趣味性,在丰富学生的文化素养的同时,能够让学生掌握多种体育技能。在校园生活中,大学生能够将自己学到的知识和兴趣爱好以及运动锻炼习惯带入社会生活中,从而推动体育文化在社会中的传播,有助于形成全民体育运动的风气,更好的推动体育强国的战略目标。高校作为体育文化建设的主体,不能满足于现状,需要不断的创新新的体育活动和文化活动,从而符合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从客观上分析,校园体育文化的诞生源于体育活动,从而产生了新的思想火花。在大学生活之中,教师繁忙的教学工作和学生紧张的学习生活,不可必免的让师生感到疲惫。而体育活动不管是竞技运动还是休闲运动,都具有娱乐性质,能够放松身心,符合师生的需求。在体育活动中,师生能够忘记烦恼、缓减压力,从而获得愉悦和快乐。此外,还能够通过体育活动陶冶情操,享受生活的乐趣,从而获得更好的发展。

2.3 高校体育文化建设现状和影响因素

自我国推行素质教育以来,高校体育文化建设取得了较大的进步,高校普遍开展了体育教育活动,且体育教学、课外体育活动、体育竞赛以及大学生运动队的建设水平高,很多高校开展了各种活动来丰富大学生的体育知识、体育技能,这也进一步提高了当代大学生的体育素质和体质健康水平。但是在受到传统观念的限制,很少有高校将体育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教育进行系统建设,没有重视学生体育思维和行为方式的培养,导致体育文化建设水平滞后。在大量的学生访谈中发现,很多同学对体育运动存在较大的认识偏差,认为体育活动可有可无,甚至认为非体育专业学生只要身体健康就好,不需要进行强化锻炼,这就导致部分同学甚至是教师,怠于体育锻炼。由此可见,虽然大学生对体育文化活动的需求日益提升,但是体育教育与大学生的情感选择存在偏差,需求与现实的矛盾无法得到解决,因此需要不断推进高校体育文化建设。

从高校体育文化建设现状来看,影响其发展的因素有很多,尤其是沉闷、单一的体育教学和评分制度限制了学生体育文化活动的开展,很多课外体育活动都流于形式,教师引导下的体育活动开展范围小,很多时候仅限于体育尖子生的参与,大学生自主组织体育运动的经验不足。同时受到传统文化和社会现状以及大学生学业负担等因素的限制,大学生对于体育文化活动的积极性较低。体育场馆和体育器材是体育活动开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大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来自于场馆器材充足的前提下,简单的跑步和机械性重复是无法激起大学生的运动兴趣。但是随着现代高校扩张,学生人数的增长,加上场馆资源和经费的限制,我国很多高校体育运动场馆器材建设不能满足大学生的需求。虽然,很多高校都建立了体育场馆,但是由于管理过严,只有体育专业学生或是体育课程才能使用,场馆的利用率较低,导致很多体育场馆形同虚设,只能在学校的操场上开展体育运动,而白天学生的学习课程繁忙,而夜晚很多体育运动都无法在操场上进行,导致高校体育活动的开展受到影响。因此,需要引起各大高校的重视。

3 结论与建议

3.1 体育文化与观念的创新

高校校园文化是追求真理与抱负、崇尚科学、创新与包容的文化。体育文化建设也需要体现这一特征,凝结校园文化的核心内容,客观分析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所面临的问题,以创新为突破点,坚持素质教育的原则,弘扬校园优秀文化,引导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在校园网体育文化建设中,需要坚持正确的体育精神,包括团结、拼搏和公平竞争的精神,将体育精神建设与校风建设相结合。正确思想和行为形成也是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需要利用校园中的各种媒体来宣传我国体育健儿在比赛中突破自我、克服困难的事迹,如微信公众号、校园宣传栏以及广播等,能够激发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提高民族自豪感,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校园体育文化活动中,需要遵从公平、公正、公开的竞技体育精神,尊重对手和规则,从而感化与教育全体师生。在校园活动中要加强体育宣传,让师生了解体育锻炼的目的与作用,认识到健康的身体才是最重要的,从而对自身的行为、家庭与社会造成影响。通过体育教学、各种课外体育活动和体育文化活动,提高大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从而提高大学生的参与兴趣,能够在体育活动中获得快乐和享受。

3.2 体育组织与制度的创新

完善的体育组织与制度是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重要前提,因此需要创新体育组织与制度。目前校园体育文化主要来源于各种体育活动,参与人数多且范围广,且体育活动组织形式具有多样性的特点,因此在进行体育活动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自由参与,但也不能让其放任自流。首先学校可以组织体育社团的建设,如篮球社团、排球社团、羽毛球社团等,要立足于提高学生运动锻炼的前提,结合国内体育发展形式,吸取其他学校建设的经验,建立具有学校特色的社团形式。其次,需要重视运动会的建设,运动会是展示学生运动能力和风采的重要活动,在不同阶段的教育中均有开展,因此学校需要重视运动会的组织和开展,除了选取热门的运动项目之外,还可以开展各种趣味性的运动文化活动,例如飞镖比赛、踢毽子比赛、街舞大赛等。

坚持课程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的形式,构建一体化教学模式。高校除了需要重视《大学体育》建设之外,还需要面向本科三四年级、研究生、硕士生、博士生开展多元化的课程,完善大学生体质评价体系,建立学生体质健康数据库,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积极开发课外体育资源,从而扩大学生的选择范围,例如可以与本地体育中心合作,大学生提供课程外的运动项目教学,丰富大学体育运动。

3.3 体育设施与环境的创新

体育设施建设是开展体育活动的重要物质基础,体育活动的开展都需要完善的基础设施和器材,因此高校需要重视校园体育场馆和器材的完善,从而推动校园体育文化的发展。随着高校的逐年扩招,很多学校已经完成了现代化体育场馆的建设,包括塑胶田径场、大型综合体育馆等,但是这些设施的建设,也给后期管理、利用和维护带来了新的问题。因此,需要加强体育场馆的管理与利用,从而更好的发挥这些设施的作用,创造更高的社会效益,充分挖掘体育场馆的综合效益,从而推动学校体育活动的全面发展。

综上所述,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对于促进当代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具有积极影响,因此需要重视这一工作。而高校体育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从精神、制度、物质等方面着手,着眼于大学生未来长久的发展,从而用体育文化建设推动人才培养的发展,突出高等教育的特点。但是文章在建议中提出的讨论还不够全面,这些都是本人未来需要深入研究和补充的,希望各位有兴趣的同学与本人共同探讨。

猜你喜欢

校园文化校园体育
持续深化校园文化建设 助力基础教育阶段人才培养
冰雪休闲体育丰富校园文化建设的研究
新生态学校的校园文化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我们的“体育梦”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