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环境下高校体育教学模式改革研究

2019-11-24

运动精品 2019年12期
关键词:体育教师体育教育

徐 早

(云南财经大学 体育部,云南 昆明 650221)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世界格局多元化,我国在国际世界中的地位已经今非昔比,综合国力不断提高,在国际市场上所占的份额和影响力也在不断提高,与其他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和经贸往来更加紧密。在这种背景下,频繁的交流与往来会带来更多的发展机遇,同时也会带来危机和挑战,西方文化思想的渗透和各种形式的竞争手段使我国政府更加意识到教育的重要性。互联网新时代,社会的发展更加丰富多样,但是对参与竞争的人选要求更加严格,体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个人综合素质必要条件,更是学生未来全面发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基础。

1 网络环境下高校体育教学的主要问题

1.1 教学方法一成不变

在网络环境下,大学体育教育最突出的问题就是教学方法一成不变,一成不变的体育教学方式和互联网的千变万化形成明显对比,导致网络环境下高校体育教学难以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产生教学之间的矛盾,学生对体育教学过程没有兴趣,师生的主观能动性得不到发挥。首先,传统的体育观念不符合网络环境下大学生的心理发展和学习特点。我国体育教育模式最初是引进国外的体育教学模式,与国民的契合度还有待改善,这也就是为什么体育教学中更多地关注教育的结果,即人物的体育完成情况,忽视了体育教育的过程,对学生体能增长的重要性和总体发展认识不足。而且,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导致学习的热情很差,也影响教育活动的效果。其次,学生模仿教师的体育教学课程缺乏趣味性,大学阶段的学生在心智上已经比较成熟,如果学生的体育学习不是基于主观意识,而是基于公众意识的完成,也会削弱体育教学效果。再有一些学生只是为了获得选修课学分,然后选择了这门课程,将其当作一种任务去完成,学习态度很不端正,这些因素共同导致学生对体育教育缺乏兴趣。

1.2 缺乏有针对性的教学目标

高校体育的主要问题是学习目标不具体,当前高等教育与体育相关的教学形式一般有:选修课、公共体育课和体育专业课程。在学习过程中,目标的设定上具备特异性,它是当前社会发展中所有人才需求和创新人才需要的实际情况的结合。目前,社会竞争中对人才的需求不仅是专业技能,还包含道德品质、身体素质和专业素质,甚至更高的要求。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是他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的重要资本。目前,大学的体育教学通常是一个公共管理课程,学生的教育活动不重视学生的身体素质和专业培养。再加上学生人数众多,主观个性差异大,有必要加大体育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个性化体育教学活动。

1.3 教学评价体系不够全面

当前高校体育教学评价的一点问题是缺乏全方位考虑,高校体育评价和认定主要是教师的主观判断,缺乏对教学全方位的考察,不准确的评价影响和限制体育教师教学的兴趣。体育作为中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身体健康和心里健康的全面提高具有重要意义。对高校体育教育的评价,缺乏科学全面的评价体系,评价中就容易受到主要评价因素的限制,这就是为什么要在当前的教学评价基础上进行综合评估的原因。这样的大学体育教学评价长期发展,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体育教学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积极作用。在大学体育教学评估中,教师的教学表现和运动技术的进步以教学经验上的丰富都应该纳入到教学评价中去,教师对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培养和心理健康发展也应成为教学评价的一部分,以此评价老师的教育过程,做到全面准确,培养教师对体育教学的热情。

2 网络环境下高校体育教学模式改革的主要原则

2.1 坚持综合发展的原则

体育教学目标是保证教学的有效性,能够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升,体育院校教育方式的改革和发展必须与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的目的相结合。首先,体育的社会价值在于帮助学生提高整体素质,如体能,心理素质和团队合作技能。因此,在体育教育的基本特征和基本要求的基础上,必须保证网络环境下高校教学方法的转变和发展,实现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目标,即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促进学生成才。其次,我国新的课程改革中明确指出,体育是实现素质教育和终身学习目标的重要途径,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学生不仅要提升自身的身体素质,还要锻炼社会技能,改善学生综合素质。通过体育教育,培养规范学生的社会意识,以及正确的价值观和团队合作技能,因此,在互联网的背景下,高等体育教学模式的转化和发展必须坚持综合发展的原则,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2.2 坚持一切为了学生的教育理念

在互联网背景下,高校体育教学模式的转型发展,需要教育工作者在教学环节中坚持一切为了学生的教育理念。首先,体育教师必须充分尊重学生在教育实践中的重要性,组织开展更多的体育活动,让学生融入体育教学,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进而确保体育教学顺利性和有效性。其次,体育教师坚持一切为了学生的教育理念,确保教师与学生的融洽的师生关系,开展更多的交流互动,倾听学生的需求和体育学习的心得,制定有针对性的课程计划。

2.3 坚持理论结合实际的原则

在当前体育教学改革转变的背景下,教育者应坚持理论结合实际的教育原则。首先,传统体育教师可能有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降低了体育教学有效性的情况,在新时代的社会背景下,要求教师的教学任务完成与学生的身体素质和综合能力互利发展,这就需要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实事求是,组织有效的体育活动,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整体能力;其次,由于大学生的体育基础和学习需求不同,教学工作人员教学充分考虑学生身体情况与教育过程中不同需求的差异,确保尽可能多的建立有效体育课程。在实际的学习环境中,教师根据实际教学条件调整课程学习计划,坚持理论结合实际的教学原则。

3 网络环境下高校体育教学模式改革的具体途径

3.1 深刻认识高校体育教学的内涵和重要性

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已经开展多年,其实最重要的是思想观念的改革,有必要从教学思路等指导理论上深化改革成效。当前,人们已经在不知不觉中进入了网络时代。在网络条件下,应用科学技术的体育教育也必须进行相应的改革。在这种情况下,合理利用高校网络可以丰富高校体育教育的内容,提高高等教育水平,促进体育发展的步伐,更好地实现体育教育目标。作为高校体育教师,有必要明确高校开展体育教育活动的重要性,重要的不仅是要提高学生的身体健康,还要培养学生的健康良好的生活习惯,以及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让他们活出年轻人的风采,更重要的是,它能够通过发展高校体育和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3.2 建设高校网络体育学习平台

平台的构建与完善是体育网络化教育领域新型教学方式,网络平台的建设已成为当前体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发展趋势。因此,必须建立和完善相关的学习平台,促进教育活动的顺利开展。在这里,我们需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加强网络信息技术的应用:加强教学设备的投入,确保学习活动能够在相关软硬件设施的支持下顺利进行;还有加强体育教师的互联网应用能力,加强互联网在体育教学中使用,这样才能有效提高在线课程的质量。

3.3 依托互联网,提高学生能力培养的质量

现在,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要求毕业生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基础,还需要健康的身体和抖擞的精神,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能够团结合作,共同创新等。因此,大学的体育教学也强调培养学生这方面的素质。互联网最显着的优势是整合了大量的教育资源,师生可以利用丰富的教学资源,有效利用网络进行教学,促进学生能力的提升。教育实践表明,网络教学不仅可以达到更好的体育目标,而且可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3.4 提升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

在高校体育发展改革创新的新背景下,应该改革创新体育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从而提高体育教育成效和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学习的动力,课堂气氛和教学方法是影响学生掌握知识和学习技能的重要因素。因此,在体育教育的过渡阶段,学生的学习兴趣被作为课程的起点和终点。首先是在思想层面激发学生对体育和体育锻炼的兴趣和热情,然后通过体育锻炼来引导学生,提高他们的身体素质和综合技能。在互联网时代,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现代教材进行教学,教师可以播放在课堂教学之前准备的视频剪辑,如体育赛事上取得优异成绩的中国运动员,或者在综艺节目中受欢迎的明星嘉宾等。通过这些学生关注的事物,激发了学生体育运动的学习兴趣;其次,通过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活动的乐趣,帮助组织差,不积极的学生融入体育活动,实现体育活动的目的,将体育知识和创造力转化为学生的个人和专业技能,例如,组织双人对话或接力赛,激发学生的竞争精神,培养他们的合作,实践和协调能力。

3.5 明确体育教学目标

在体育教学改革创新的背景下,部分高校进行了一些探索和尝试,包括培养学生的体育特长,促进体育教学的有效发展。高校体育学习模式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喜好选择相应的体育项目,根据教师的教学特点和教学时间安排选择适合自己的,因此,学生的体育课程学习效果,一定程度上受到学生的主观偏好影响。体育专家可以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和体育基础层次,分类设置教育实践活动,为教师提供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充分发挥学生的体育潜能和兴趣。高校必须为体育教育提供必要的,保证学生合理开展体育教学,促进体育教育的顺利发展。同时应加强体育教育重要性的宣传,确保学生正确体育课程。

3.6 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在当前体育教学改革的大背景下,教师作为教育工作的主导参与者,必须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和教学技能,积极培养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学习习惯,然后实现体育教育的成效。首先,体育教师需要加强体育理论教学,发挥理论知识的主导作用,通过理论知识的引导帮助学生,使学生熟练能够熟练运用相关技能,增加学生的学习信心和兴趣。理论知识的学习也可以帮助学生正确认识体育运动的重要性,建立科学的体育运动观念,创造适当的体育竞赛环节,提高学生参与积极性和主动性;再者,体育教师应该努力帮助学生发现运动的乐趣,使学生为体育运动所吸引,同时结合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的运动端丽习惯,提高体育教学实用性。

4 结语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产生新的突破,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互联网时代。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我国政府从战略层面的高度提出了“互联网+”,即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发展生态,这其中就包含互联网和教育事业的融合。体育作为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和培养学生健康生活习惯的主要途径,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网络环境下的体育教学模式的创新改革更具有实用性,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在课堂上,教育工作者应充分利用互利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提高学生体育水平。在教学和体育活动中,帮助学生更好地融入体育活动,然后促进他们的体能、合作能力和协调技能的提升,通过体育教学的创新发展为高等教育事业增砖加瓦。

猜你喜欢

体育教师体育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体育教师在线教学行为的实证分析
健康中国2030导向下体育教师健康素养提升研究
题解教育『三问』
安徽省合肥市中职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现状调查
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配置结构与优化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我们的“体育梦”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