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力破除选人用人“老实人吃亏”现象
2019-11-24周昌明
■周昌明
(作者系常州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
组织部门要全面了解熟悉干部、综合分析研判干部、公正对待使用干部、推动干部能上能下,将勤恳敬业、甘于奉献的“老实人”用起来,破除“老实人吃亏”现象。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领导干部要认认真真学习、老老实实做人、干干净净干事。”作为履行党委选人用人的职能部门,组织部门必须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选人用人的重要论述精神,将主动担当作为,真抓实干,讲实话、办实事、求实效的“老实人”选出来、用起来,破除选人用人中的“老实人吃亏”现象。
务多维了解之实。好干部、“老实人”,不会搞投机取巧、跑官要官那一套,不会搞政绩工程、面子工程那样的虚功,更不会“制造”机会到领导那里去邀功请赏。组织部门和组工干部如果习惯于坐在办公室里等情况、看材料、听介绍,就容易犯知人不深、识人不准的毛病,就难以把踏踏实实干事、清清白白为官的“老实人”发现出来、培养起来、使用上来。为此,要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识别干部“多用心多留心、多角度多方位”的重要指示,深入基层、深入一线、深入群众,在倾听群众评价中看口碑、在处理复杂问题中看能力、在面对名利荣誉中看境界,多侧面、全方位、多层次地了解干部熟悉干部,切实防止用人不当、用人失误,让“老实人”及时有效地进入组织视野。
握综合研判之技。组织部门不能把对干部的识别、鉴定和评价,仅仅停留在总体感觉印象或一时一事上,必须坚持全面的、历史的和辩证的观点,综合各方面情况,进行分析研判。既要从上下级、左右同事和群众的评价中具体掌握干部的工作情况,也要通过工作调研、平时考核、民主生活会、述职述廉述法述意识形态等渠道印证干部的日常表现;既要看干部在工作上取得的成绩,也要看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既要看干部之间横向比较上的差异,也要看彼此在发展趋势和发展潜力上的距离;既要看干过什么,更要看留下了什么。通过综合分析研判,把事业需要、岗位需求、群众期盼三者有机统一起来,多考虑“该用谁”而不是“谁该用”,把最合适的人放到最合适的岗位,让“老实人”登上大舞台。
树公道正派之风。一方面,组织部门要始终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公道对待干部、公平评价干部、公正使用干部,做到事业为上、人随事转,先定原则、后定人头,不搞论资排辈、平衡照顾,不搞团团活活、亲亲疏疏,不搞所谓的关系网、潜规则,更不能任性地把岗位资源作为奖励干部的手段和收买人心的筹码。另一方面,组织部门也要勇于担当、坚持原则,始终坚持选人用人的标准,不为个人得失所困、不为人情关系所累,敢于为求真务实、无私奉献、勤政廉洁的“老实人”撑腰鼓劲,说公道话,让好干部、“老实人”受尊重、得重用,让弄虚作假、不干实事的人没市场、无希望。
行能上能下之事。《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若干规定(试行)》明确提出“既要把党和人民需要的好干部选准用好,又要把那些存在问题或者相形见绌的干部调整下来,这对于促使干部自觉践行‘三严三实’要求,解决为官不正、为官不为、为官乱为等问题,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完善从严管理干部制度体系,具有重要意义”。组织部门必须正确贯彻落实中央要求,通过建立健全激励、奖惩、问责等制度措施,让干部群众明确知晓上的理由和通道,清清楚楚了解下的依据和情形,并在制度执行中保证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形成良好的用人导向和制度环境,真正做到让“老实人”不吃亏,让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老实人”都有机会能出彩,激活整个党员干部队伍不忘初心、干事创业、攻坚克难、锐意进取的“一池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