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爱心

2019-11-23戴少朋

学校教育研究 2019年19期
关键词:献爱心班集体爱心

戴少朋

爱心是一个人的基本道德和社会的灵魂,培养小学生的爱心工作极其重要。现在我们学校的小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有爸爸妈妈爱着,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宠着。因此,相当一部分小学生养成了以个人为中心,事事先己后人,“自私心”比较严重。如果任其发展,以后的社會、国家将会变得不知如何。因此,我们作为学校的老师,尤其是学校的班主任、德育干部,更是重任在肩。那么,如何培养呢?我谈谈个人的一些看法。

一、在良好的班集体中培养小学生的爱心

必须建立一个和谐、充满正能量的班集体。有了这样的班集体,学生才会说正能量的话、做正能量的事,才不会只想着自己的好处,不管别人的痛苦,才有自觉自愿帮助别人的爱心。我是这样做的:一是把重心下潜到班级中,让自己在学生中树立富有爱心的高大形象;二是必须选拔出具有正能量、乐意关心别人的班干部;三是经常宣传、表扬好人好事;四是建立班级好人好事制度。通过这一系列的措施,让班级里的所有学生都能感受到来自老师、同学的爱心和正能量,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感受到班级的温暖,从而在良好的班集体中培养了小学生的爱心。比如:学校倡议的每一次爱心捐款活动,我们班都是捐款最多的;我们班的一些同学,哪怕成绩不太好,但只要同学有了困难,都会主动帮助......

二、在班级日常生活的小事中培养小学生的爱心

培养小学生的爱心,是素质教育的要求,离不开实际行动。做好事献爱心无分大小事,尽力而为就好。因此,我要求学生不要难为家里去做一些自己无能为力的好事,做好事并不是一定要金钱才可以的。因此,我们班学生做好事的方式得到所有家长的支持。比如:同学生病了,会有同学主动帮助补习落下的课程;同学脚崴了,不方便行走,会有同学扶着上下楼梯,接送上、放学;同学家里发生大的变故,影响到学习生活,同学们会主动倡议捐款帮助……

三、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爱心

课堂教学是对学生进行爱心教育的重要途径。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应该灵活渗透爱心教育,培养小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大自然、乐以助人、甘于奉献的良好品质。比如:我在教学三年级数学关于公共汽车座位的内容时,我会问同学们平时坐公共汽车时有没有给老人让座,让孩子们明白尊老爱幼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们献爱心的具体体现。通过我在课堂教学中的爱心教育渗透,我们班的好人好事蔚然成风,深受学校表扬,全校师生的赞赏。

四、在参加公益活动中培养小学生的爱心

让学生在参与公益活动中感受到爱心的伟大。根据我们学校制度,每学期至少组织三次公益活动。每一次去到敬老院,同学们都会主动帮助敬老院的老人剪指甲、清扫房间、洗衣服、与老人谈心等,看到老人们高兴的笑容,感受到老人的需要,自己献爱心得到的认可,同学们也收获了喜悦。他们纷纷表示,一定要把爱心活动一直做下去。通过参加爱心公益活动,从而培养了小学生的爱心。

五、在参加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中培养小学生的爱心

让孩子们在革命先烈的事迹中激发献爱心的意愿。我们学校每学期至少组织学生参观一次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孩子们通过听革命先烈的革命故事、看见革命先辈在艰苦的岁月中使用过的一些物件,感受到革命先烈的伟大,我们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后,同学们都会自发的组织一次献爱心活动,让学生在感受和体验中学会如何去爱别人,爱家乡,爱祖国,把革命先烈的精神化为爱心行动,让革命先烈的精神传承下去。

六、在“三结合”教育网络中培养小学生的爱心

培养小学生献爱心的工程,单凭学校是不够的,必须结合家庭、社会。家庭教育对学生的影响很大,家长们必须做好孩子的表率。同时,社会环境对学生的影响也很大。平时经常会听到,他爸妈是怎样的人,他孩子也好不到哪去;那村庄的风气很差,那里的小孩品质都不怎么好。可见,家庭、社会环境对小孩的影响是很大。比如,我们班就有这样的一位同学,他居住的村庄生活条件较差,村民的素质相对较低,小偷小摸、损人不利己的事在他村庄常有发生,他的父母也没读多少书,导致这位同学不但不肯帮助同学,还经常做些损害同学的事。据其他老师反映,这个村的孩子大都是这样子的。了解了情况后,我到学生家找家长交谈几次,到村委会找他们村干部交流。让他们明白充满正能量的家庭和村庄,对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尤为重要;让他们知道对孩子的教育,家长和社会都有责任,让他们懂得对孩子的教育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的紧密结合。村长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后,下了很大的决心和力气,使村风、民风得到较大的改变,孩子们在学校的表现也越来越好。现在我们班的那位同学,也开始做好事了。可见,培养小学生的爱心,社会、家庭、学校结合起来,效果会更快、更好。

七、学校必须建立培养学生爱心的机制

学校作为培养学生的主要阵地,必须建立培养学生爱心的科学机制。有了科学的机制,才能让老师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进行工作,在培养过程中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同时,让此项工作中取得好成绩的老师受到表彰,让献爱心的积极分子得到学校的表扬,让得到爱心帮助的学生学会感恩,并转化为爱心。比如:我们学校每学期都举行一次献爱心颁奖大会,让献爱心的积极分子和团队得到表彰,让他们成为学校的“名人”,激发师生献爱心的热情和精神,营造了良好的献爱心氛围,从而培养了小学生的爱心。

总之,培养小学生的爱心,要在课堂教学中、日常生活中、实践活动中培养;要结合学校、家庭、社会的教育,创设学生乐以“爱人”和“被爱”的环境,爱心的种子在学生的心田生根发芽;让献爱心的行动成为学生的一种自觉行为习惯;让献爱心的行为在学校中随处可见;让立德树人的精神在培养学生的爱心中得到真正体现。

猜你喜欢

献爱心班集体爱心
送温暖献爱心
献爱心的方式
爱心树(下)
人心齐,泰山移
中等职业学校班集体建设的策略研究
献爱心
爱心
温暖的班集体
提升学生自主管理水平 构建特色班集体
爱心的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