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素养导向下高考复习建议与对策

2019-11-23孟凡正

学校教育研究 2019年19期
关键词:数学核心素养

孟凡正

摘要:“数学核心素养”下高考命题有了一系列的变化,特别是2019年高考数学试题全国卷,无论是在形式上,还是理念上都有很大的变化。文章根据高考试题的具体例子分析了这种转变——从强调“理解与应用”到强调“应用操作体验”。为2020的高三备考提供一种思路

关键词:“数学核心素养”;“理解与应用”;“应用与操作体验”

“数学核心素养”是2017年版课程标准首次提出的数学学科区别于其它学科的核心素养。包括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直观想象,数学运算,数据分析,等六大核心素养。

当今,教育部反复明确强调“数学核心素养”。我们想应该有它的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那么,之前没有明确,或者没那么强调“数学核心素养”。我们的数学教育教学,那么多年培养出来的学生就不具备“数学核心素养”了吗?恐怕也不是。那么现在强调的“数学核心素养”,与之前的教育教学目标与要求的不同之处,到底在哪里?这才是我们要关心的问题!

2017年版课程标准与2011年版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在内容上的不同。主要是指“数学核心素养”的提出,细化了2011年版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的目标与要求。由原来是“双基”教学,转变为“四基”与“四能”的教学要求。

“双基”主要强调:包括基础知识、基本技能。

“四基”主要强调的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四能”主要强调的是: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的能力、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从“双基”到“四基”与“四能”的转化。体现在高考上,或者是对人才的要求上有所转变。我们可以理解为:2011年版课程标准在高考中更加强调的是“理解与应用”;关于“理解与应用”:关键在理解上,对数学思想,或者是数学思维方面要求比较高;就是说,你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对这个问题所蕴含数学思想与方法你要理解,然后你才能应用数学的思想与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至于解决这个问题的操作强度一般比较低,过程也相对的简单。2017年版课程标准在高考中更加强调的应该是“应用与操作体验”。这种现象,尤其在2019年的高考数学全国卷中,体现的非常明显。

关于“应用与操作体验”与“理解与应用”的不同,关键在理解的基础上,强调“应用与操作体验”。这里的理解,一般应该是比较容易的,甚至于你不需要很高深的数学理论,更甚者,你有初中甚至于小学的数学知识就已经够了。那么,在操作方面的难度确实加大了很多,特别是对于数据的处理。这时我们的专家会不会想:因为生活的多样性,复杂性,表现在高考数学题目上的数据也应该是原汁原味的。然后通过这种方式来增强学生的生活体验。让考生在高考中体验生活的不易。然后,磨炼他对待复杂生活的顽强意志,培养他们不畏艰难的不屈精神。

关于“数学核心素养”就是要培养用数学的思想与方法来观察,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意识。具体的表现在

用数学的眼光看世界——这主要体现“数学核心素养”的“直观想象”,与“数学抽象”方面;

用数学的思维与方法思考世界——这主要体现“数学核心素养”的“逻辑推理”,与“数学运算”方面;

用数学的语言描述世界——这主要体现“数学核心素养”的“数学建模”,与“数据分析”方面。

分析今年的高考数学全国卷与历年来高考数学试卷的情况来看,2019年的高考數学试题,在“应用与操作体验”方面的考察强度,要远远高于往年。

在2019年理科数学高考全国卷试题中,对数学知识的“应用与操作体验”要求比较高而对“理解与应用”要求较低的题目还有很多,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不过,从这里可以看出:2019年理科数学全国卷与以往的理科数学全国卷在理念上的不同——2019年理科数学高考全国卷试题更加注重“应用与操作体验”!

至于哪种更加适合社会发展的需要,咱一个中学教师也不好评说。但是,我想:那要看他们是更想要培养会做事的人,还是更想要培养会想事儿的人!

既然高考的指挥有了大的转变。我们的数学教育教学也不能一成不变!

首先,我们要继续坚持,甚至于要加强双基教学的同时,增强学生的应用与操作体验。一定要培养学生不畏繁琐,死磕到底的不屈精神。

第二,既要加强“双基”教学的同时,又要增强学生的应用与操作体验。那么,时间上怎么安排得了!我们可以通过将重要的知识与方法,格式化,模式化。比如:对于高考中的重点与热点的问题或题型,例如:解析几何中的“联消判韦”,“点差(和)法”等。可以拟定一整套组合拳。对于基本题目,像那种在思想性,或者是在思维方面要求不是很高的题目。一套组合打下去,任务就完成了。这样的话,一个模块可以有几套组合拳,就可以形成一揽子思路与方法。这样这个模块基本上就可以搞定了!

第三,从2019高考数学全国卷中可以发现。思想与思维,也就是难度在降低,但是知识面,或者是知识的广度确实是增加了不少。那么,在我们的教育教学上,不能只注重知识本身。一定要从知识产生的背景入手,了解知识形成的过程,学会知识使用的方法与技巧,知道知识使用的范围与它的的局限性,还要探究知识的延伸与推广。以前我们说,一次高考,三年备考(从高一就要有这种意识)!现在看来已经不能满足当今的高考啦!那!可能要一次高考,十二年(从小学开始)备考啦!

猜你喜欢

数学核心素养
小学数学核心素养体系下的运算能力
促进深度学习,提升数学核心素养
结构化学习:数学教育的自然样态
从一道数学试题的命制过程分析数学核心素养的考查方法
培养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策略研究
基于数学核心素养引导学生有序学习探究
核心素养导向的小学数学教学思考
乐学· 自主·分享
新常态下高中数学教学策略之重
落实数学综合实践活动 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