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的家风路径

2019-11-23赵子林陈丽莹

关键词:家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

赵子林 陈丽莹

摘 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是以先进思想掌握群众的内在要求,也是以核心价值观凝聚共识、构建认同的现实需要。优良家风的传承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具有内在的契合性,在此基础上传承优良家风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具有独特作用。落实在实践中,就要弘扬优良传统家风,助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涵育与生活化;塑造新时代好家风,融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内涵;借鉴家风的代际传承方式,全方位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

关键词:家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

作者简介:赵子林,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法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E-mail:zhaozilin2001@sina.com;湖南 长沙 410081);陈丽莹,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研究生(北京 100875)。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非意识形态化思潮对我国大学生理论自信的影响与对策研究”(14CKS019)。

中图分类号:D64;B82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398(2019)05-0015-07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也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要注意把我们所提倡的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年,第165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想文化发展,一项基础性工作就是要将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理念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有效衔接起来,使其融入并引领人们的生活,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家庭作为每个人成长的初始环境,是最基本的日常生活场域,因此要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活化,首先要借助并结合家庭文化,使之融入家风之中。家风是家庭文化、家庭精神风貌的集中表达,是家族或家庭世代相传的价值彰显,一般通过家规、家训等形式表现出来。家风作为一种影响力持久、润物无声的力量,发挥着滋养心灵,铸魂育德的作用。正是千千万万家庭的优良家风,才涵养和支撑起了整个社会的良好风气。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要高度重视家庭、家教、家风的基础性作用,以家风建设来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

一 传承优良家风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的双重契合

(一)优良家风的精神要旨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取向相呼应

传统优良家风倡导家国一体、愛国爱家,倡导恪尽职守、廉洁奉公,倡导诚以待人、信以立身,倡导扶危济困、乐善好施,这与核心价值观“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存在内在契合;传统优良家风倡导惩恶扬善、舍生取义,倡导尊德守法、隆礼重法,这与核心价值观“公正、法治”的价值追求遥相呼应;传统优良家风倡导恭俭持家、兼济天下,倡导以德传家、谦和礼让,倡导和衷共济、和而不同,这与核心价值观“富强、文明、和谐”有内在精神的共通之处。优良家风在千百年的岁月传承中,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积极的精神样貌,成为中华儿女世代承袭的价值操守与道德圭臬。当然,以唯物主义的态度客观审视传统家风,我们必须承认,传统家风“不能涵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全部,但它是人们的价值观形成和精神成长的重要起点,是我们国家和社会能够形成核心价值观依托的文化土壤”(陈晋:《从家风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4年第4期,第6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当代中国精神的凝结精华,要使其生活化,需要深入挖掘家风的优秀价值,找准优良家风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契合,借助与之呼应的现时代优良家风精神,从对家庭理想发展状态的追求到实现对中国现代化社会理想状态的追求,将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自觉奋斗的行动之中,使之生活化。

(二)家风传承的基本方式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活化手段相契合

家风是生活化的典范,作为家庭文化的生活化表达,它落细、落小、落实于家庭成员的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家人们的待人接物、明理处事之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日常生活,亦须在落细、落小、落实中方能实现,两者存有契合。

在《颜氏家训》和朱子的《治家格言》中,家风精神在日常生活细微之处尽显,其中既明确要求待人接物的行为礼节又提及洒水扫地等生活细节。而核心价值观要生活化,就需要在落细上下功夫,要将宏大的“理论说法”转化为细致的“生活做法”,将抽象的理论原则细化为具体的生活准则,将之融入家风的行为准则中,化巨为细,让核心价值观在形象化、具体化的日常行为上得以显现。

[JP2]“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是传统家风文化中对晚辈着眼小事、积微、慎微的提醒,家风对人品性的培育着手于一件件生活小事。社会核心价值观生活化要落小,家庭是其理想的承接载体之一,作为社会的组织细胞和个人成长的第一场所,孔融让梨、黄香温席等家风孝悌观凸显了优良价值观在生活小处的养成,同时又体现了幼小时期培育良好美德的重要性。“小”是“大”之始,塑造“小我”是以成就“大我”。小微之处暴露的问题要在初始阶段加以重视,及时处理解决,否则就可能成为重大的隐患。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要落到小处,要关注家庭这一微小且基础的初始场域,以发挥关注个体的优势特征来强固核心价值观的发展根基。

落细、落小都是落实的基本手段和内在要求,落实既需要依托外在载体,又要坚固内在信念。福泉史志中记载,道光年间时任嘉兴知县的杨裕深,虽屡处膏腴,不以自润,只因其以祖上“清白家风”家训律已。优良家风精神在个人的嘉言懿行中尽显,知行合一正是价值精神“落实”的关键一着。家风精神以家规、家训等外在形式为价值依托,为家庭成员明确了共同的价值观,并以此对其自身的操守和行为形成内在指引和约束。因此,核心价值观要落实,需以规则、规约的建立加强群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并正确践行。面对国内外纷繁复杂的社会思潮对主流价值观造成的冲击以及提升国民道德水平的要求,要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精神指引的社会制度的落实中凝聚社会共识,形成社会大众所能共同接受的价值“公约数”。当代家庭的精神风貌要彰显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精神,就要使家庭的行为守则契合现代社会的精神要求,在核心价值观的精神意识强有力的指导下使核心价值观真正武装群众头脑、扎根于群众的实际行动,让核心价值观生活化落到实处。

批判性继承,是我们对待传统文化的基本态度。为此,要积极保留传统家风中的优秀成分,深度发掘优良家风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契合的有益资源。孝亲敬长、尊老爱幼、睦邻友好、自强不息……这些传统家风中的积极元素,历经岁月淬煉却世代传承,经历时光冲刷依然熠熠生辉,一代代中华儿女在优良家风的沐浴下获取文化滋养,培育道德情感,磨砺进取精神。优良家风作为中国人精神成长的源头,“家风好,就能家道兴盛、和顺美满;家风差,难免殃及子孙、贻害社会”(习近平:《在会见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代表时的讲话》,《人民日报》2016年12月16日,第2版。)。传承优良家风,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的重要养分和重要依托。要积极挖掘优良家风的精神价值,打通其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联系,不仅要广泛宣传那些代表中华美德的脍炙人口的家风家训,而且要进行旧物翻新,从中挖掘、提炼出新的家风特质。全社会要齐心协力加强家风建设,明确家风建设应提倡什么,反对什么,引导人们在家庭生活中感受优良传统,体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和文化积淀。应在各地区深入开展文明家庭评选、培育活动,选取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精神要义的典型家风予以宣传推广,以此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弘扬。还可开展征集家训家风的活动,收集各地乡贤名士的家书家训,提取有益的精神养分,以丰富家风资源,涵养社会主义价值观,并以其特有的本土化优势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

2.发挥红色家风的价值优势,塑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载体。

红色家风承载着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共产党人精神追求的彰显和展示。无论是在革命、建设还是改革,共产党人始终不渝地扎根人民、代表人民,初心笃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在此过程中形成的红色家风蕴含着大量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度耦合的价值准则和道德规范,红色家风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精神实质和核心内容上高度契合,二者同根同质,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群众生活的重要载体和依托。

为此,要加大对红色家风资源的挖掘整理力度,讲好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红色家风故事,如毛泽东的家风,习近平的家风等等,充分发挥红色家风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引领和涵育作用;要践行全媒体理念,在媒体融合中加强和改进红色家风的宣传工作,打造全媒体、全方位、全覆盖的红色家风宣传体系,让红色家风处处可知、人人可为;要利用红色家风与人民群众革命实践历史的关联优势来凝聚社会共识,抵御错误思潮,将红色家风精神融入到城市、社区、乡村的文化建设之中,让核心价值观引领人们的精神生活;要实现红色家风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体系的融合,充分开发利用红色家风资源,发挥红色家风的立德育人功能,助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涵育与生活化。

(二)塑造新时代好家风,融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内涵

当今中国正处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时代,各项工作都要为实现民族伟大复兴,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一伟大使命服务。家风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性工程,也要与此相适应。传统的家风精神延续发展到今天,势必会与现代主流精神产生碰撞,出现一定的价值矛盾。解决此矛盾的方式正是以新的时代精神对其进行塑造,使其顺应时代发展要求。家风的内核是价值观,塑造新时代好家风,实质上是以新的价值观改造旧的价值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理念为价值指引,对其进行现代转化。

1.在现代性诠释中融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

所谓现代转化,就是赋予传统家风以新的时代内涵,融汇新的价值追求。有学者将“现代转化”概括为“现代性诠释和创造性转化”(欧阳康:《民族精神》,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10年,第192页。)。现代性诠释即是用现代价值理念、现当代话语表达赋予传统家风以新的内涵,创造性转化则是针对传统家风中已经过时的成分进行改造。尽管传统优良家风中保有其合理的道德价值,但溯其产生和发展的历史,传统社会的家风大都浸染了宗法等级观念。因此,推进传统家风的现代转化,需要梳理和萃取其思想精华,“作出通俗易懂的当代表达,赋予新的时代内涵,使之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适应”(《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人民日报》2013年12月24日,第1版。)。要充分认识到,新时代人们思想行为的独立性、选择性日益突出,人民群众的主体意识、民主意识、平等意识、权利意识等日益增强。与此相适应,家风应注重培育健全的公民人格和公民精神,既享受法治社会下的自由、平等权利,同时也要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和履行公民义务。

2.在创造性转化中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

一些被传统社会所容纳认可但却具有鲜明专制性、等级性的家风内容已不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要求,如传统家风下男尊女卑的等级观念和家长制等有违个性自由发展的陈腐观念要予以清理,但对于那些良莠并存,却又对现实社会尚能发挥一定积极影响的传统家风则要合理进行转化,剔除其糟粕成分,保留其合理内核,并赋予新的时代内涵。以孝道为例,中国人认为,百善孝为先,孝为家风之本。孝道几乎是传统家训家风始终一贯的基本内容,父慈子孝、孝亲敬长已然成为中华文明礼仪的一张名片,影响极其深远。但传统的孝道乃是生长于专制统治的土壤上,其内涵着名分等级观念,与现代社会的平等精神存在背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传统孝道观念的改造,就要使其回归子女、晚辈感恩和关爱父母、长辈的伦理本质,去除其封建性糟粕。而且,“现代孝文化应该是强调‘孝与‘慈相辅相成,义务对称;强调两代人平等、自由、民主相处”(肖波:《传统孝道与现代孝道》,《光明日报》2015年2月9日,第16版。)。

在这一转化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融入到家风中,借助优良家风的深层文化积淀和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的影响力,以润物无声、春风化雨的生活化形态,培育良善道德,塑造健全人格,引领良好社会风尚。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家风转化的过程,也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的过程。

(三)借鉴家风代际传承方式,全方位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

家风对社会核心价值观生活化的促进作用,不仅体现在优良家风的挖掘与传承,以及传统家风的改造与创新上,而且体现在家风代际传承的方式上。换言之,家风之所以一代代传承下来生生不息,其代际传承有赖于一整套切实有效、可行性強的熏染方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有机融入群众生活的过程中,也需要借鉴这套“情、身、易、重”的表达方式。

1.注重情感沟通,营造生活化氛围。

优良家风得以传承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家庭成员之间存在着血缘亲情这一情感纽带,使得家庭成员之间存在信任感与亲密感。优良家风体现了家庭乃至家族中家长与子女之间的关怀与爱护,家风家教指向家庭成员的成长,使整个家庭散发积极向上的气息,也让优良家风容易被家庭成员认同并得以代际传承。借鉴这一思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植根于群众中,实现生活化,应以良好的社会氛围的创设为前提,拉近社会成员之间关系、建立起彼此的信任感。社会转型所逐渐形成的“半陌生人社会”,使得邻里乡亲的信任感、家庭成员的亲密感逐渐淡化,而维系陌生人社会的法治与契约精神仍未充分形成。此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在与人民群众生活的紧密结合中发挥情感疏导与道德熏陶的作用,以非强制性的手段来塑造群众认知,搭建起人与人之间情感互动的桥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可以借助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等多种媒体合力广泛弘扬好人好事等正能量,在全社会创造友爱和谐的氛围。注重公益行动开展和公益组织的建设,深度进行采访调查,及时帮扶困难弱势群体,使其感受到友善与平等的温暖力量。

2.注重言传身教,潜移默化。

父母的言传身教是家风传承的重要途径。尤其对普通劳动人民家庭来说,许多家庭并没有名门望族那样成文的家书家训,而主要以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地影响后人。生活化的目的是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到实处,因此可借鉴优良家风的言传身教方式,通过在工作和生活中树立小范围内的行业模范和群体榜样,感染其他成员践行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行为规范,让价值观念外化于行。典范的树立不仅是告诉群众“我们要去做”,而且是“我们应该怎么做”。树立的典范不能仅停留在道德模范的宣导层面,而要更加注重方法指导,要以核心价值观精神为行动准则,根据群众行动出现的问题给予具体指导。优良家风利用父母与孩子亲密关系这一天然纽带,借助父母的权威引导这一优势发挥出家风独特的功能。那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活化,也可实施榜样力量的“就近原则”。例如挖掘宣传个体所在的社区、学校、单位的模范,以身边人的行动督促个人行动;发挥重点人群的示范作用,党员干部、公众人物、教师群体等要以身作则,积极塑造良好的个人品德、家庭美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为广大人民群众树立榜样;“由大变小”,抛开榜样行动被赋予的过于“高大上”的外表,将其转变成群众力所能及的普通行为,在榜样行动中树立自信、形成行为自觉,让群众主动行公平正义,讲诚信友爱,潜移默化地增强对核心价值观精神的认同。

3.注重生活化的话语表达,拉近沟通距离。

优良教训家风的话语表达一般都平易近人、通俗易懂。人们还常以戏曲说唱、故事演绎等方式进行家庭美德的弘扬,采用了具有大众性、趣味性的传播方式来吸引民众的注意力,借助表达语言的平实性潜移默化地传导家庭价值观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一种具有抽象性的价值理念,言简意丰。但群众的认知往往还只是停留在词汇识记层面,不少人都是只知价值理论之言,未解理论之意。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首先应创新语言表达、注重宣传的生活化,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并给以深入浅出的解读。要侧重情境创设而不是传统的理论说教,理论的生活化要用生活化的理论达成,生活化的理论必然产生于生活之中。例如,以创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撸起袖子加油干”等生动形象、贴切生活的群众语言激发群众干事创业的热情,再借以微博、微信等媒体力量合力宣导形成正确的社会价值导向;要多创作及时反应群众生活题材的作品,抓住当下群众关注的热点话题、利用公益广告、主旋律影视剧的演绎进行价值观引导,以价值语言的魅力营造价值观生活化的氛围。

4.注重实际需求,关切利益以达成共识。

家庭之中,父母对子女的爱是最坦荡无私的。“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王志刚:《战国策译注》,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年,第319页。)。正是这种对子女无私的关爱和为其前途殚精竭虑的情感为家庭教育及家风传承奠定了情感基础,也铸就了坚实的利益根基。好的家风家教要做到关心家庭成员成长的实际需求,家长期盼孩子未来要成为怎样的人进而关注到孩子当下应是怎样的人,家长帮助子女解决成长难题,引导其向上、向善,使得子女逐渐认可父母的教育,这种有效的互动使得家庭达成一致的共识,优良家风也可有效传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是凝聚共识的需要,而凝聚社会共识需要着眼于群众的现实诉求,契合他们的实际利益。“‘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286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引领社会思潮发展,凝聚和培育社会共识,就必须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优势,在察民情、解民忧、惠民生等方面全力以赴,积极作为,切实为群众排忧解难,满足群众不断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需求。让群众感受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确实能为他们生活创造利益与幸福,以增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并自觉践行。

The Way of Family Style of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sIntegrated into Daily Life

ZHAO Zi-lin, CHEN Li-ying

Abstract: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s integrated into daily life is an inherent requirement of arming the masses with advanced thought, and it is also a realistic need to gather consensus and construct identity with core values. The inheritance of good family style has an intrinsic fit with the socialization of socialist core values. On this basis, the inheritance of good family style has a special effect on the socialization of socialist core values. In practice, we should carry forward the fine traditional family style, promote the the cultivation and activation of socialist core values, shape a good family style in the new era, integrate the spiritual connotation of socialist core values into daily life, and promote the socialization of socialist core values in all aspects by learning from the intergenerational inheritance of family style.

Keywords: family style; socialist core values; daily life

【责任编辑 龚桂明】

猜你喜欢

家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
作文生活化教学指导策略
“则”与“择”:指向生活化学习的幼儿园数学活动实施的原则与选择
生活化美术教学的课程设置及实践应用
家风伴我成长
当好廉内助,树立好家风等
百家姓看“家风”
百家姓看;家风
在高校有效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探索
IP影视剧开发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