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人数字化交互产品的模糊性设计研究

2019-11-23王克祥董端阳

艺术科技 2019年15期
关键词:老年人

王克祥?董端阳

摘 要:本文探讨老年人数字化交互产品的模糊性设计方法,以期利用一种更加包容的模糊性设计提升老年人交互体验,让老年人在满足高层次需求的基础上获得产品归属感。以老年人数字化交互产品边缘模糊性作为切入点,利用多元性、暗示性、渗透性三个模糊性特征,剖析老年人数字化交互产品体验中的模糊性诉求,并在此研究基础上,利用色彩感知心理的特殊性探索老年人心理模糊性诉求,进而研究数字化交互产品的设计方法。寻求老年人数字化交互产品模糊性设计方法,为实现老年人数字化交互产品的模糊性设计研究提供新策略。探索数字时代下老年人的模糊性诉求和数字化交互产品的模糊性特点,为解决老龄化与数字化交互产品的矛盾寻求新方法,从而满足老年用户在经济、文化、社会等外部环境下的高层次需求,推动社会文明进步与发展。

关键词:老年人;数字化交互产品;模糊性设计;色彩感知

我国人口老龄化一直呈快速增长模式,这种老龄化现象不仅代表社会人口快速发展,同时也标志著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数字化与多元化等社会思潮不断涌现,使老年人对生活方式与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无论是在生活娱乐,还是在社交处友方面都深受其影响。老年人作为社会文明发展的重要载体,在生理和心理方面逐渐体现与数字化时代的不合拍,他们表面混含与内心明确之间的不断运动、互相转换、彼此渗透的自身特征,使他们表现出抵触性、对立性、交融性的社会特征。在这种情况下,结合老年人身心模糊性需求与数字化产品交互优越性,需要以一种更加包容的方式对老年人数字化交互产品进行柔性处理,使数字化产品在满足功能需求的同时更加人性化,从而让老年人实现自我价值、自我归属并满足精神情感需求。

1 模糊理论与老年人数字化交互产品

模糊性意味着不仅在质量上没有确切的含义,在数量上也没有明确的限制。模糊性是事物本身的客观属性而不是混乱否定,它与准确性相对立,具有不确定性、完整性、互渗性和复义性的特征。当前,数字化技术的快速发展开拓了老年人产品的广阔市场,这些数字化产品在技术、功能、文化体验等要素上越来越繁杂,同时与过去时代不同。

如今,老年人在身体与心理功能衰退的同时,他们曾经用来理解世界的思维方式也逐渐被打破。数字化技术的复杂与老龄人群不断更替引起的模糊性,社会快速发展与老龄化进程引起的不确定性,以及社会总体人口与老龄局部人口引起的渗透性,不断促使老年人在社会丛林中的迷失,同时消费观念与审美风格也出现了巨大的差异,这就要求当代数字化交互产品要从模糊理论角度去理解老年人思想与观念的变化,在推崇实用主义与交互性的前提下,满足老年人情感需求与人性关怀。如图1所示,随着当下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与数字化产品之间交互的技术、方式和平台等都已发生巨大的变化,未来肯定是人的情感与某个更具有科技感的载体之间的交互,因此老年人数字化交互产品设计更要从情感需求和人性关怀角度出发。

2 老年人数字化交互产品的模糊性诉求

在数字化技术与多元文化影响下,新媒体互动已经逐渐成为老年人生活与交流的主要方式之一。与此同时,老年人身心发展与社会环境交集中出现的模糊性诉求使得数字化交互产品的形式和内涵也在不断拓展与外延,这些数字化交互产品作为提高生活质量的生活用品,同时也是他们享受生活、实现情感归属的重要载体。

2.1 基于生活的艺术模糊

数字产品功能多样性是指本身功能不是唯一的,且并不刻意地突出或者强调该产品能做什么,简单来说就是可以基本满足生活需要而不考虑其他用户的特殊性。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老年人在晚年生活中的情感艺术表达也逐渐丰富起来,由之前对基本生活保障的需求逐渐过渡到精神文化生活方面的寄托。针对这种生活上的艺术模糊,考虑从艺术的角度赋予老年人群更高的精神层次追求,在老年人交互产品中加入艺术设计,从而使产品富于人性化、情感化,在一定程度上消除数字化产品给他们带来的紧张感和冷漠感。将现代化的生活理念即生活艺术化融入老年人产品,使老年数字产品与老年人日常生活密不可分,在可交互的基础上以最具有感染力的艺术手段促进老年产品与老年生活的价值与艺术渗透交叠,以此让老年人实现艺术生活,使其艺术模糊诉求得到解决。

2.2 基于共性的个性模糊

随着社会文明进步,数字化产品在设计探索过程中逐渐趋向注重人性化与个性化设计。老年人的共性与个性是辩证统一、互相渗透的,主要体现在他们具有普遍的共性,即对产品的功能、安全、互动方面的基本要求,但又具有自身的个性,即他们性格、能力、情感以及审美方面的特殊性。数字化交互产品在设计过程中,需要从老年人的共性与个性入手,首先要考虑老年人的共性蕴含在个性之中,并通过个性化方式体现产品的文化多元、以人为本的思想;其次,在共性基础上,将老年人的个性以柔性化处理方式进行人性化设计,从而体现产品的人文关怀与情感尊重,让老年人在产品的共性中满足自己的个性需求。从老年人模糊性诉求来说,需要在老年数字化交互产品中强调用整体与辩证、共性与个性、普遍性与特殊性的方式去认识人群、解释产品和解决问题,并将其融入产品设计,促使老年人与数字化交互的关系充满柔性特征。

2.3 基于技术的情感模糊

在数字化交互产品的设计研究中,情感传达与交互设计两者密不可分,因此交互产品与老年人之间产生的情感体验尤其重要。如今老年人交互设计产品不应该只是满足功能需求,而应该激发出他们的积极情感,使产品与老年人之间建立情感联系。老年人的情感经过社会的发展与时间的沉淀已经变得稳定而又复杂,在这种情况下,可能会出现积极的情感,如喜悦、幸福、快乐等,也可能出现消极的情感,如失望、伤心、孤独等。伴随当今数字化技术的不断成熟,老年人交互产品在有技术支撑的基础上,开始慢慢寻求老年人的情感模糊诉求,将技术作为实现情感的重要载体而不是普通的工具手段,用具有情感的技术让老年人在享受高科技与智能交互的同时产生情感上的强烈共鸣,从而在最大程度上使老年人发挥正面积极情感,以消除社会发展给他们带来的敏感与焦虑。

3 老年人数字化交互产品的模糊性特点

以老年用户为研究对象,分析老年人使用数字化交互产品过程中的障碍,从交互方式的角度探索老年人数字化产品的模糊性特点,从而消除老龄化与数字化交互产品之间的矛盾,满足老年用户在经济、文化、社会等外部环境下的高层次需求。

3.1 多元性

产品内在意蕴的多元性,即产品形式和内容要素的不确定性。通过数字化产品形象外在的表现,难以确切地把握老年人情感内在的意义。随着数字化技术的普遍运用,传统老年人交互产品在形式上的老气陈旧逐渐被现代数字产品的外观艺术、内容多元替代,利用产品有限的形式来传达老年人的思想和内涵,把老龄人群长期以来的思想观念和情感最大限度地隐藏在产品中,在提供辅助、娱乐、方便的同时,满足他们高层次的审美需求,并通过产品本身呈现出来。因此,老年人数字化交互产品中的形式与功能在社会不断发展中互为相生、统一相存,其设计概念与界定也没有明确的界限,在社会推动的变化之中显得模糊而又多元化。

3.2 暗示性

产品蕴含的暗示性。在老年人数字化交互产品设计中,很多情感的意蕴不是由产品本身直接表现出来,而是通过老年人与产品之间的感性间接暗示出来的。不同的产品可以被设计蕴含不同的情感,反之不同的情感也可以被设计体现在产品中。产品的绝对完美是不可能实现的,因为它本身就是自相矛盾的,但是可以通过人与产品之间的交互被暗示出来,并且由于这一暗示,会出现一种无形的效果,甚至比任何有形的效果更高、更美、更有意义。交互产品本身就是一种传递情感、表达含义的特殊符号,借助产品向老年人传达思维及情感,以体现更好的指导与关怀,这种无形的暗示性在形式与内容界定上是模糊的。

3.3 渗透性

老年人交互产品通常是多维的审美综合体,可以从不同视角感悟其多重意义,这种产品属性与老年人自我特征的互相渗透状态就是模糊性的一种表现,从而使产品与老年人的关系不断发生转变。老年人的认知、行为、文化、心理等特征伴随数字化时代的来临也不再是单纯的个人属性,而更可能是产品的构成。因此,在老年人数字化交互产品设计过程中,不仅需要考虑老年人用户与产品之间的互相渗透,而且需要将之前强调产品功能实用的重心逐渐转移到让老年人自己创造、自己创新,使产品在满足功能需求的前提下结合老年人自身生理和心理特征,让他们能够实现自我开放、自己参与,以此让老年人群得到更好的人性化关怀。

4 老年人数字化交互产品的模糊设计方法

老年人交互设计中的模糊性诉求可以用来解决老年人与产品交互过程的模糊性问题,进而促进交互目标的顺利实现,并体现以老年人为本的设计理念。针对老年人模糊性诉求与交互产品设计目标,提出以下几个方面建议:

4.1 整体上进行混合搭配设计

老年人交互产品的整体性主要体现在其功能、形式、内容、操作的有机统一上,能够满足老年人基本功能需求及基础操作。然而随着社会进步与老年人模糊性诉求的不断增加,产品在保证功能的基础上要加上颜色搭配、材质纹理、文化元素等艺术设计元素,摆脱“实用主义”与“辅老娱老”的陈旧观念,在形式与内涵上实现设计创新与艺术审美,在老年人交互产品设计中运用模糊理论,打破传统产品的有形秩序,让更多老年人在无形的模糊诉求中体现个性特征,实现自我价值以及自我归属感。

4.2 产品上进行柔性情感处理

传统的数字化交互产品往往给人一种科技感与冷漠感,尤其是对生理衰退、内心敏感的老年人群,这些数字化产品无法使他们获得使用上的舒适感与愉悦感,反而会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他们的内心焦虑,产生不好的影响。因此,借助交互产品的模糊性特点,加以老年人视角特征,通过柔性处理,将传统数字化交互产品转化为老年人群喜于接受的产品形式。颠覆传统概念的老年数字化交互产品,在整体功能完善背后,融入以人为本、柔性情感的设计理念来获得老年人的认可,从而给老年人更多的呵护与关怀。图2这款类似手镯的智能穿戴式交互手环,完全摒弃了传统的智能手表外观造型,同时针对老年人贴心设计的功能更加齐全,包括智能感应、数据监测、及时反馈。图3是这款产品的设计概念分析图,它的背后是一个生态链式的服务,多方位、人性化地关怀老年人。网络调查发现,大多数老人担忧那些“看起来奇怪的设备”会让其他老人觉得“自己没能力照顾自己”,因此数字化交互产品在外观造型设计上一定要充分考虑老人年的心理情感反应。

4.3 视觉上进行创新思维设计

信息时代下,影响老年人用户体验的因素丰富多变,而老年人数字化交互产品形式与功能也多种多样,他们对视觉舒适度与视觉享受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交互产品是在交互过程中满足用户的功能需求,放在当今社会,它不再是传统的人机互动,更多是要增加视觉享受从而给人带来心理情感上的愉悅。色彩是设计学中重要的一个设计元素,它具有高度的感染力与渗透力。虽然老年人在色彩感知上不如年轻人敏感,但两者之间并无明显差异,因此将色彩积极运用到老年人数字化交互产品中去提升他们的视觉体验与色彩感知是极为重要的。运用色彩进行交互产品的创新设计,不仅能够满足老年人心理与情感的高层次需求,更是为老年人数字化交互产品设计提供了新策略。

5 结语

基于老年人数字化交互产品的模糊性设计研究,积极探索老年人产品的模糊性与老年人情感模糊诉求的契合点,深刻理解老年人群与数字化交互产品存在的个性与共性、单一与多元、柔性与互动特征,努力寻求一种新型设计手段帮助老年人在使用数字化交互产品的过程中体现自我价值及自我认同,从而为老年人数字化交互产品的模糊性设计提供有益思维及设计方法。

参考文献:

[1] 杨娟.浅析产品交互设计中的模糊性[J].美术大观,2017(07):134-135.

[2] 周飞,邓嵘,李世国.论产品交互设计中的模糊性[J].包装工程,2013,34(18):39-42.

[3] 陆泉.老年人产品的模糊性设计研究[J].包装工程,2015,36(18):74-77.

[4] 许迅,郑哲清.融入新媒体艺术的老年人交互设计策略[J].老区建设,2016(16):54-55.

[5] 杨磊.老年人智能产品交互策略研究[J].美与时代(上),2018(01):74-75.

[6] 邱俊晗.模糊的界限[D].南京艺术学院,2018.

[7] 余建荣,黄小林.论数字化时代老年人产品的情感化设计[J].数位时尚(新视觉艺术),2010(05):90-91.

[8] ?jabs . The Baltic Sea region:hard and soft security reconsidered,Māris And?āns&Ilvija Bru?e(eds),Riga,Latvian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2016,206 pp.,ISBN 978-9984-583-88-4[J]. Journal of Baltic Studies,2018,49(1).

[9] Arnis Vīksna . Kolē?a un drauga piemi?ai:Valentīns Grickevi?s (1933–2013)[J]. Acta Medico-Historica Rigensia,2016(10).

[10] Lilija Kova??uka,Je?ena Eglīte,Māra Zīālīte,Irina Lucenko,Ludmila Vīksna,Angelika Krūmi?a. Imūnìen?tiskās Izpausmes Laimboreliozes Gadījumā[J]. Proceedings of the Latvian Academy of Sciences.Section B.Natural,Exact,and Applied Sciences.,2016,70(4).

作者簡介:王克祥(1978—),男,江苏南京人,南京邮电大学传媒与艺术学院副教授,高级工程师,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研究方向:数字媒体艺术,文化遗产保护。

董端阳(1996—),男,江苏沭阳人,南京邮电大学传媒与艺术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数字媒体与艺术。

猜你喜欢

老年人
认识老年人跌倒
无“微”不至,才能让老年人更幸福
老年人再婚也要“谈情说爱”
老年人睡眠少怎么办
老年人噎食的预防、互救和自救
老年人崴脚之后该怎么办?
老年人,你为何得不到赡养?
老年人春节出行,如何保持身心愉快
老年人冬季起床应注意什么
越来越多老年人爱上网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