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之有法,让数学课堂更接地气
2019-11-23樊仙珍
樊仙珍
[摘 要]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引领者,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与教师的引导方式有关。但在当前的数学课堂中,教师不“导”、“导”得不准或者“导”得过细的现象时有发生,这都会影响学生的发展。恰到好处的引导,有助于学生加快内化新知的过程,促进良好知识体系的建构,培养他们的数学综合能力,实现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引导
[中图分类号] G623.5[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8(2019)29-0088-02
“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强调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主动探索问题,积极获取知识。这一理念已经被绝大多数小学数学教师接受,但很多教师在践行这一理念的过程中,仍忽视“导”的作用,使课堂变成一团散沙,教学目标无法完成。也有部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把知识讲得面面俱到,将所有知识“嚼碎”灌输给学生,致使学生变成了贮存知识的容器,缺少思考。这样的现象,教师应重视,要扭转这些做法,发挥“导”的作用,真正做到“导”得精、“导”得巧、“导”得妙,“导”出活力四射的数学课堂。
一、导入,让学生想学
导入是课堂教学的前奏,犹如一出好戏的序幕,对后续教学具有重要作用。好的导入环节可以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以精神饱满的状态主动获取新知。因此,教师应注重导入环节的设计,引爆学生的兴奋点,让学生自然而然地走进课堂。
在教学“长方体的认识”时,新课伊始,教师拿出一张A4纸,问:“同学们,请仔细观察一下这张白纸,它是什么形状呢?”学生不约而同地说:“长方形。”教师继续拿出了一张A4纸,然后将两张A4纸叠在一起,继续问学生:“这是什么形状?”学生们仍然说:“长方形。”教师追问:“现在考考你们的想象力,设想一下,如果在这些纸上再叠加三张、四张……很多张时,会叠成什么形状呢?”学生进入沉思中,这时教师趁势拿出了一包A4纸,让学生进行观察,学生很快想到当把很多张A4纸叠放在一起时,可以拼成长方体。紧接着,教师告知学生长方体是一个立体图形,并抛出了这样的问题:“长方体有什么特征呢?”教师让学生拿出身边的一些长方体物品,用手摸一摸,然后说一说自己的发现,让学生自然地进入了新知的探索中。
上述案例,教师从生活中常见的实物入手,让学生进行观察、想象,自然地引出新知。这样的导入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唤醒学生主动获取新知的欲望,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
二、导“思”,让学生会学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没有了思维,也就没有了数学。因为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要通过观察、分析、比较、整合等一系列的思维过程获取数学知识,这样的思维过程自然缺少不了最基本的思考。思考是行动的先驱,也是创造力的源泉。但小学生年龄小,他们的认知水平有限,对数学的感悟具有模糊性和局限性。因此,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导“思”,让学生沿着正确的方向有序地思考,从而达到解决问题、内化新知的目的,最终实现知识体系的有效建构。
在教学通分时,教师出示了这样的三组数:(1)[13]和[15],(2)[27]和[37],(3)[13]和[27]。让学生比较这三组分数的大小,前面两组分数,学生直接运用三年级所学的分数知识便可以顺利解决,但比较最后一组分数[13]和[27]时,学生犯了难,因为它们的分子和分母都不同,无法直接比较,怎么办呢?有学生提议,将它们转化成小数再比较,但立即遭到了其他学生的反对,因为它们无法转变成有限小数。课堂陷入了沉默。这时教师点拨道:“[13]和[27]是异分母分数,有什么方法将它们变成同分母分数吗?”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顿时有了思考的方向,可以将它们转化成分母是多少的分数呢?学生认为转化后的分母只要是3和7 的公倍数便可,可以是21、42、63、84……选择哪个最合理呢?学生讨论后认定应该选择两个异分母的最小公倍数作为转化后的分母。
上述案例,在学生的思维陷入困顿时,教师没有直接讲解,而是巧妙地点拨,使学生一直处于探索、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兴奋状态中,将思与悟、悟与行融为一体,使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感悟更加深刻、全面。
三、导“法”,让学生爱学
解题是数学课堂重要的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是教师的重要任务。很多教师对解题的认识存在误解,认为解题就是简单地做题,得出结果。其实不然,只有让学生经历解题的过程,他们才能掌握数学思想,灵动思维,提高数学素养。
在教学分数应用题时,教师出示了这样一道题:水果店运来一卡车苹果,已经卖了[37],还剩192箱没有卖,一共运来多少箱苹果?教师引导学生根据题意列出等量关系式:原来的箱数-已经卖掉的箱数=剩下的箱数。于是学生想到了运用方程进行解决,设一共运来x箱,卖出[37]x箱,列出方程:x- [37 ]x=192,x=336。学生运用方程解决了问题,但教师并没有满足于此,追问学生:“还有其他的解答方法吗?”在教师的追问下,有的学生将[37]转化成了3∶7,那么剩下的箱数与总箱数的比为4∶7,列出算式192÷4×7=336(箱)。还有学生运用对应策略,依据“卖了[37]”,那么剩下的箱数占总数的[47],可以列式192÷(1- [37])=336(箱)。
上述案例,教师依据教学中的难点,巧妙地导“法”,让学生从问题的起点出发,感受方程思想、转化思想、对应思想在解题中的作用,自然而然地实现了教师导学与学生悟学的有机结合。
四、导“评”,让学生善学
评价是课堂教学不可或缺的部分,评价的意义在于促进学生往更好的方向发展。评价不应该是教师的专利,也可以让学生参与其中,这有助于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启发学生主动探索,提升他们思维的独立性、深刻性。当然,在评价的过程中,学生由于受能力的限制,思维出现混乱的现象是常有的。因此,为了帮助学生客观地评价,教师应发挥“导”的作用,给予学生正确的评价导向,真正将评价演变成学生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过程,使学生更好、更快地成长。
在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时,学生在探讨如何计算长28米、宽15米的篮球场周长中,想到了以下计算方法:(1)28+15+28+15=86(米);(2)28×2=56(米),15×2=30(米),56+30=86(厘米);(3)28+15=43(米),43×2=86(米)。当学生列出这些算式后,教师并没有急于评价,而是让学生对这些方法进行互评。
生1:算式(1)根据周长的定义,运用的是连加的方法來计算周长,容易理解,但遇到较大的数据时,计算会比较吃力。
生2:算式(2)从长方形的特征出发,先计算两条长的长度,然后算两条宽的长度,最后算出它们的长度之和。
生3:算式(3)把一条长和一条宽看成一组,先算一条长和一条宽的和,然后乘2。
师:大家说得都不错,哪种算式最简便?
生(全体):算式(3)。
上述案例中,在学生探索出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后,教师没有简单地用 “好”“对”“了不起”等词汇进行评价,而是另辟蹊径,让学生自主进行评价,这促进了学生思考,使数学学习与评价自然地结合在一起。
总之,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参与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能面面俱到,但也不要不讲话,要“该出手时就出手”,注重发挥“导”的作用,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学习数学犹如生长一样自然、如呼吸一般顺畅。
(责编 黄 露)